|
埃博拉病毒专家的意外死亡 |
■天吾
威利失踪后半个月,中非突然出现了本世纪第一次大规模的埃博拉病毒暴发事件。
目前,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正在肆虐。美国疾病控制与防治中心主任弗里登近日表示,埃博拉病毒的确在某些西非国家“失控”。
与病毒作战,少不了科学家的努力。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的首席医生谢赫·奥马尔·汗就被这种恐怖的疾病夺去了生命。
科学家的死亡可能会使彻底攻克某种疾病的希望变小或时间延长。事实上,就在十几年前,埃博拉研究学界就曾经历过一位权威人士的离奇死亡。
2001年11月16日凌晨,美国孟菲斯当地警察在“费尔南多·德索托”大桥上发现了一辆空无一人的轿车。车门没上锁,钥匙还插在点火开关上,故障应急灯也没有开,而且油箱也满着。
这是一辆租来的汽车,租车人的姓名迅速被查到——唐·威利——世界顶级病毒学家、国际公认的埃博拉病毒研究权威。
威利的失踪令警方感到非常蹊跷。事发前一天,威利还出席了一年一度的圣乔治儿童研究医院年度科学顾问委员会会议,并和同行们一起在当地一家饭店用餐。这家饭店离事发地仅有几个街区的距离。
威利1971年获得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博士学位,此后就一直在哈佛大学工作,在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流感等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威利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流感病毒与人体细胞关系的结构模型。
不过,让威利扬名业界的还是他对“埃博拉”的研究。
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突然袭击了刚果(金),导致埃博拉河沿岸数百人神秘死亡,病人死状恐怖,这种病毒后来被命名为埃博拉。
这种病毒在不流行的时候潜伏在哪里?它们怎样引起这些破坏性的症状?这些不解之谜深深地吸引着威利。
为了寻找埃博拉病毒的动物宿主,威利率领研究小组深入非洲腹地,冒险到埃博拉最盛行的金矿里至少捕捉了500只蝙蝠。
威利和许多科学家认为,埃博拉病毒的天然宿主是动物,如啮齿类或猴类,因为人们经常和它们接触,因此蝙蝠有可能是最早的感染源。不过,威利等人后来又通过实验证明这一推测很可能是错误的。
埃博拉的真正宿主等问题一直是威利的研究主攻方向。
此外,威利等科学家通过对科威特埃博拉死者的尸检,发现毛细管内皮严重受损。为了找到受损原由,威利及其合作伙伴一起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养了表达埃博拉蛋白GP(GP蛋白是病毒的外壳蛋白)的内皮细胞。
研究表明,如果将编码GP的基因直接表达在人或猪的血管上,血管在48小时内就会丧失大部分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变成流动的液态,这与埃博拉患者人体内脏最后化为血样液体的症状不谋而合。
按照威利的研究方向,本来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制作基因工程疫苗。就在失踪不久前,威利在采访时还表示,一定要真正研究出有效的疫苗,人类才有可能战胜它们。
威利失踪的地方是当地的自杀圣地,但许多证人都表示,威利在离开宴席的时候情绪相当不错。其家属也表示威利绝无自杀的可能。其神秘失踪的原因一时间让外界感到扑朔迷离。联邦调查局特工沃尔纳曾表示:“由于威利教授非同寻常的生化病毒学研究造诣,联邦调查局对他的失踪非常关注,特别是在‘9·11’事件之后。”
可怕的是,埃博拉致死率超高,达50%至90%,所以一旦恐怖分子弄到这种病毒,那么恐怖程度可想而知。更为蹊跷的是,威利失踪后半个月,中非突然出现了本世纪第一次大规模的埃博拉病毒暴发事件。这与威利的失踪有没有关系呢?
正当外界猜测不断的时候,12月20日有人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上发现了一具男尸。经过证实,这正是威利。
不过有关部门进行尸体检验后的结论有点让人不可思议——威利是不小心从桥上掉进河里淹死的。
威利驾驶的那辆汽车车门上有一些黄色的油漆,车的右前轮毂盖也不见了,这表明威利也许开车撞上了桥上的一块施工牌。警方分析,威利当时可能下车检查汽车损坏情况时,一辆大车驶过桥并引起了巨大的气流,使威利教授失去平衡,落入河中。
警方的结论和分析让人感到难以置信,而且也未就此完全平息外界的猜测。
就在威利刚刚失踪之后帮助警方核实其身份的圣乔治医院行政副院长米罗就曾表示:“假如威利真的遇到什么最可怕的意外的话,那么真是太不幸了,对于科学界来说是一大损失。”
无论真相到底如何,意外已经发生。更糟的是,如今埃博拉病毒又卷土重来了。
不过我们或许不必悲观。据报道,近日美国宣布派出最少50名卫生专家前往西非,协助对抗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威利已不在,但与病毒的攻防战之路还会有人继续走下去。
《中国科学报》 (2014-08-08 第12版 视界)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