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电商屡陷“假货门” “内外监管”要跟上

已有 1889 次阅读 2014-8-9 14:54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电商屡陷“假货门” “内外监管”要跟上

 

翟小芸供图

■沙森

近日,聚美优品、京东等电商出现的“假货门”事件,在奢侈品、化妆品以及电商行业引起了极大的波澜。事实上,这并非知名电商第一次陷入售假风波,公众对网购商品质量的隐忧一直伴随着网络购物兴起、发展的全过程。相比于传统的购物方式,网络购物B2B、B2C的销售模式的确具有新的特点,但在“打假”这个问题上却与传统购物方式无异,无非是外在和内部的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电商在中国发展的十五年,官方有关部门的“打假”行动从来没有中断过。就在今年6月19日,国家工商总局还发出通知,决定于7~11月开展2014红盾网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通过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可见电商自身,无论是在供货商资质审核、产品质量把关还是处理消费者投诉等方面,显然具有更加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然而事实却是,对于假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几乎成为行业内的共识。据媒体报道,制假售假普遍存在于各种给电商平台供货的公司,电商平台并非不知情。只不过这样的货物价格比较便宜,能给电商平台带来人气,同时又不是电商平台自己经营,就算被发现也能撇清关系,属于“互相利用”。说到底,还是牟利心态战胜了一切。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吸引消费者,部分电商平台,在选择供应商和进驻商家时,就会放松检验。事实上,即便不知道品牌商是否进行了授权,第三方的商品有没有假货,电商平台只需打几个电话、做几次检验确认就能一目了然。但对于部分电商平台而言,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对平台上商家的行为视若无睹。

不过对于电商来说,这种监管的难度也可想而知。以天猫为例,目前天猫有大约6万家商铺,经营着品类各异的产品,虽然天猫号称“假货零容忍”,采取严格的审核制度,包括对商家企业主体资格、行业资质、品牌及品牌授权资质、服务能力等进行系列审核,但实际上,假货的问题依然屡禁不止。电商平台监管难度高和监管成本大或许是两大主因。试想,即使是6万家实体店,要对其进行有效监管,保证不出假货,都是一件不易完成的任务,而天猫上的6万家网上商店都是虚拟的店铺,并且散落于全国各地,经营的项目五花八门,其监管难度可想而知。作为一家平台电商,是否有能力对其进行有效监管,须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内在动力不足,外在压力就应该跟上。

网络售假的违法成本相对较低,也是导致假货现象的原因之一。目前,对于绝大多数的无品牌授权、通过自营渠道销售奢侈品的电商,国内并没有相关法律约束。一旦发现销售侵权商品、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经营行为,工商部门只能依据《产品质量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处罚力度非常有限。对于平台上第三方商家售假,电商网站通常的处罚也只是关闭网店了事。因此,仍有不少商家为了利润铤而走险。要杜绝电商平台上的假货,就必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电商平台需要承担的连带责任。一旦出现售假行为,不仅要追究售假者的责任,还要追究电商平台的责任,这样就会迫使电商平台把好渠道关,减少造假、售假现象的出现。

《中国科学报》 (2014-08-08 第6版 观点)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18302.html

上一篇:朝克的文化“苦”旅
下一篇:吹口气便知身患何病
收藏 IP: 111.192.14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