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警惕“隐形杀手”室内氡污染

已有 2619 次阅读 2014-7-10 09:45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
警惕“隐形杀手”室内氡污染


 

潘自强

■本报见习记者 赵广立

“至今为止,人类所受的辐射绝大部分仍然是来自天然本底辐射。近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室内氡气浓度增加,这需要警惕。”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作上述表示。

氡是由镭、钍衰变产生的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没有颜色,也没有任何气味。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估计,美国每年因氡而死亡的人数高达3万。上世纪80年代,美国卫生部宣布氡是诱发肺癌的第二大因素。

潘自强说,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针对室内氡气含量做过调研和测量,而2005年的一篇文献报道了对我国26个主要城市室内氡浓度再次测量的结果,发现数值明显高于以前的调查。

“近期调查结果高于前期的原因可能有三个。”潘自强说,一是季节和采样时间的误差未考虑。之前基本上是在白天抓取样品测量,而白天室内氡气浓度相对较低。二是近十几年来,安装空调的房间逐年增多,这些房间的换气次数远低于自然通风房间(有调查表明,在开窗状态下换气率达14.7 次/小时,而在关窗状态和使用空调时约2.1次/小时),故其氡浓度会明显升高。三是我国利用粉煤灰、煤矸石和矿渣等制造的建材大量增加,这些建材中镭和钍的含量普遍较高。

尽管如此,潘自强认为,这一调查采用的测量方法是累积测量,也是在统一的安排下进行的,有明确的质量保证措施,“应当认为文献报道的26个城市室内氡浓度的调查结果是可信的”。

“如今房屋的密闭性要比原来好,室内氡更难排出去。我认为应该在国家层面引起重视。”潘自强说,美国每年都有一个“防氡周”,“类似于我们的‘安全运动月’,这期间宣传要特别注意防止氡的危害。”

美国全国防氡行动周(NRAW)起始于1990年,采用由白宫发表总统公开信的形式,鼓励美国公民对来自氡的健康危害采取预防行动。

潘自强告诉记者,我国目前对氡的危害的重视还不够,实际上“有些措施还是比较容易采取的。”

“矿渣中镭含量比较高的矿渣只占1%左右,制定一个标准,这1%的矿渣废弃不用就行。”潘自强说,如果没有这条规定,这1%的镭含量较高的矿渣还是会被掺进原料堆中导致室内氡浓度升高。“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而且其实也容易做到。”

此外,潘自强告诉记者,地下矿山里面的氡浓度也很高。“‘文革’期间,云南有一处矿区肺癌发病率高出其他地区近百倍,当时作了很多研究。”他说,直至今天,我国地下矿山中氡气浓度仍然是一个大问题,“现在有的矿山条件很差,也没有辐射防护措施”。

“超标浓度的氡致肺癌,也是个辐射累积的效应。”潘自强说,“天然辐射水平在不断地变化,严格地说,不存在固定的天然辐射水平。应正视,而非盲目恐慌。”

《中国科学报》 (2014-07-10 第1版    要闻)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10540.html

上一篇:核电站“入地”是否异想天开
下一篇:“哈勃”发现大量气体流入银河系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1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