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夏季防中暑:风油精清凉油不是法宝

已有 3389 次阅读 2014-6-18 19:59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夏季防中暑巧用药

 

■成洁

今年的天气热得迅猛,在毫无防备中就“蹿升”到了夏天。

高温高湿天气下人们非常容易中暑。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的急性疾病。

轻度的中暑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那么,防暑解暑在用药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风油精清凉油不是法宝

有人中暑头晕时选择涂抹一些风油精在太阳穴或鼻孔里,以为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

但专家认为,涂抹风油精或清凉油对中暑症状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但没有多少实际功效。

风油精有清凉、止痛、祛风、止痒的功效,可用于蚊虫叮咬、伤风感冒及其引起的头痛、头晕等。

如果仅仅是感到头晕,往太阳穴上涂涂清凉油或者风油精都可以缓解病人的不舒服。但如果已经中暑晕倒了,那么这两种物品就没有用了,只能起到提神的作用。

已经中暑晕倒的病人,最需要的是降温,物理降温最好。例如可以在病人腋下、腹股沟、头部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或用酒精擦浴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风油精和清凉油对于降温几乎毫无作用。

另外,风油精中的樟脑等成分,具有挥发和渗透作用,会影响胎儿和新生儿安全,故孕妇和婴儿禁用。皮肤有烫伤、损伤、溃疡、外擦后皮肤出现皮疹和瘙痒者也应及时停用。

假中暑用十滴水

夏天的高温常会“逼着”人们吹空调、喝冷饮,甚至洗冷水澡,在炎热天气下,人体毛孔开放,一旦这些纳凉避暑的方式过了头,很多人就会“假中暑”。

除了和“真中暑”相同的发热症状,假中暑还会有畏寒头痛、鼻塞流涕、四肢酸痛,或伴有呕吐、腹泻等表现,中医学称之为“阴暑”。这时候可以使用十滴水来治疗。

十滴水由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组成,还添加有辅料酒精,闻起来气味芳香,其实比较辛辣,服后可温水漱口,或含个糖块。

药店里还有十滴水软胶囊,服用相对方便,只是药力稍逊。十滴水服用方法为每天3次,每次5毫升,小儿为2毫升;软胶囊则一次1~2粒。

十滴水用来治疗的中暑,属于暂短的急性疾病,病程仅数10分钟或数小时,故在发病时服药即可。

烈日暴晒后补水加仁丹

如果在大太阳下晒了很长时间,出现了头晕、头痛、目眩等中暑症状,人们该如何应对呢?

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因此真正中暑的人体温都会升高,暑邪伤津耗气,所以人们会感到口渴、乏力,还会有头昏、动作不协调等表现。

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做的是尽快离开高温的环境,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

同时要注意补水。可以吃些西瓜,或者喝西瓜汁。西瓜含有大量的汁液和糖分,既能补水又能补能量。条件允许时可将绿豆、薏米、菊花、金银花等偏凉性的药物,煮汤后服用,也可以起到补水祛暑的作用。

另外,这种暴晒中暑的患者还可以服用仁丹。

仁丹含有薄荷、砂仁、冰片等中药,具有清暑开窍的功能,还有小茴香等成分能缓解由中暑带来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可以含化或用温开水送服,每次10~20粒。

服用仁丹时要注意,因为它含有檀香、朱砂等成分,因此,儿童、孕妇、年老体虚以及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暑湿入体 用藿香正气

夏天不仅气温高,很多地区的湿度也会很大,在人们疲劳体虚时,暑邪和湿邪常会相伴侵袭人体。

感受暑湿时,人们会感到头痛胸闷、浑身酸沉、胃口不好,甚至上吐下泻。这时候,藿香正气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藿香正气有多种剂型,但其主要成分并没有变化。由藿香、紫苏、大腹皮、茯苓、白术等组成的藿香正气,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主要用来治疗“暑湿”所致的中暑、感冒和肠胃疾病等。

藿香正气各种制剂各有特点,其中,藿香正气水虽然口感较差,但疗效最明显,服用时可在药水中冲入适量热水趁热喝,10分钟后再饮一杯热水,使身体微微有汗最佳,服药后避风。

由于霍香正气水药效比较迅猛,小儿和年老体虚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还要注意的是,酒精过敏者应慎用藿香正气水,可选择其他剂型。

另外,含有藿香、苍术、厚朴、茯苓等成分的保济丸与藿香正气作用相似,可用于暑湿感冒。

总而言之,如果夏季中暑了,中暑用药须谨慎,掌握夏季中暑怎样用药才有效,才能更好地治疗夏季中暑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仅适用于轻症中暑病人,如果中暑症状比较严重,例如大量出汗失水、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等,就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急救,不能耽搁。

《中国科学报》 (2014-06-18 第8版    医药)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04500.html

上一篇:“哈勃”出手拯救“新视野”
下一篇:从食管炎到食管癌有多远
收藏 IP: 122.198.133.*| 热度|

2 郑小康 johnnashzh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4 1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