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理工类大学还是应坚守自己的“主业”

已有 2627 次阅读 2014-6-5 15:07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理工类大学不应忘记自身使命

 

理工类大学转型成所谓“综合性”大学及由此带来的女生激增现象,未见得是好事。如果这种转型是以牺牲理工科专业学生培养质量为代价,那就得不偿失。

■刘云

据教育部网站不久前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在各级各类学校女生人数统计中,全国女大学生人数已连续4年超过男生;女硕士人数连续3年超过男生;女博士的比例也每年在递增。数据显示全国在校女大学生数超出男生64万。

不少人对高校女生激增现象的解读是,这是社会进步与性别平等的现象,但从工科教育与工业发展角度讲,高校女生激增或许弊大于利。

虽说男女智力大体相同,但也有明显差异,一般来说,男性更擅长的是以数理化为代表的逻辑思维,女性更擅长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更多的是依赖语言。女孩在语言写作与表达上整体优于男孩,从小学到大学,女生在语文、外语方面的总体成绩一直优于男生,而男生在数理化方面总体成绩一直优于女生,所以在理工科领域是男性“一统天下”。高校中,工科专业女生所占比例约为20%,且多数“工科女”自我评价不高,也缺乏学好专业的自信。但以语言为基础的文科领域,女生擅长语言的天赋优势就能充分体现,在外语院校与外语专业的女生所占比例高达70%~90%。

高校女生激增主要是管理、法律、播音主持等热门文科专业过度扩招带来的。从入学角度讲,擅长语言的女生自然成为热门文科专业扩招的受益者,但从就业角度讲,未必对女生有益。不少文科专业就业行情已连年滑坡,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文科女”面临的不仅是热门文科专业就业难,还饱受就业性别歧视之苦。

就学校而言,文科扩招幅度最大的并不是有深厚文化低蕴的老牌文科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老牌文科专业,而是高校扩招之前并没有设置文科专业或文科专业不多的理工类大学,众多理工类大学通过新设立“五院”(文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传媒学院)的方式,摇身一变成为所谓综合性大学。

在浮躁心理驱使下,部分理工类高校己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不再自称自己是科学家与工程师摇篮,而是什么文科专业“来钱快”就设置和扩招什么专业。像新闻、播音主持等热门文科专业,因为其进入门槛低、投资少、成本低,所以扩招幅度之大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而热门文科疯狂扩招必然使这些专业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国家与家长的巨大投资均打了水漂,造成教育投资的巨大浪费。

对理工类大学来说,文科专业不需要配昂贵的实验设备,投入少,见效快,其培养质量根本无法与老牌文科大学与文科专业相比,因而在理工类大学新设文科专业就读的众多“文科女”未必从中受益,而“工科男”则成了不同程度的受害者。工科生培养所需实验设备配置与运转成本很高,其培养成本是文科生的7~10倍不等。任何一个理工类高校,其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用于培养扩招的“文科女”的教育资源过多,用于培养 “工科男” 教育资源就会相应减少,其培养数量与质量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既不利于培养出有较高质量的“文科女”,又影响“工科男”的培养质量,完全是舍逐末、本末倒置,使理工类大学扩招后“文科女”与“工科男”成为共同的受害者。

与热门文科疯狂扩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和社会急需的传统工科专业,特别是艰苦工科专业很少有女生报考,成为“工科男”“一统天下”,但不少理工类高校对这些“赔钱”性质的艰苦工科专业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毕业生数量与质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严重影响了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行业的发展。

因此,理工类大学转型成为文、理、工、经、管、法齐全的所谓“综合性”大学及由此带来的女生激增现象,未见得是好事。如果这种转型是以牺牲理工科专业学生,特别是“工科男”培养质量为代价,那就得不偿失了。理工类大学还是应坚守自己的“主业”,文科专业的扩招与文科生培应主要还应由老牌文科大学与综合性大学承担。借用一句老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制度经济学研究所客座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4-06-05 第7版    观察)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00682.html

上一篇:英报告称一项试管婴儿技术可能安全
下一篇:突围“更难就业季”
收藏 IP: 118.186.2.*| 热度|

4 蔡小宁 陈楷翰 杨正瓴 杨东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2 1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