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 |
以“标准化”战略推动产业跨越发展 |
|
邓中翰
■本报记者 冯丽妃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国发展集成电路面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现在每年进口芯片达到2000多亿美元,超过石油的进口额。”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邓中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邓中翰指出,我国表面上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随着国际产业转移而来的,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市场实际上远远小于近2000亿美元的集成电路进口额。而且即使在这个不大的市场中,我国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劣势,很难与国外巨头竞争。
在他看来,要改变现状,制定并实施自主国家标准是高效配置市场资源的重要抓手。国内外经验表明,实施标准化战略,可以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创造市场需求、引导社会资源、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发展。特别是对集成电路及其相关产业,很有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创造出巨大市场需求的几个重要时期,也都与当时推行自主国家标准息息相关。”邓中翰表示,譬如通过推广第二代身份证采用自主IC卡国家标准,涌现出一批优秀集成电路企业,相关技术也被银行卡、社保卡、手机SIM卡等其他一些领域所采用;再如在移动通信领域,推广TD-SCDMA国家标准,直接促使展讯通讯等集成电路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崭露头角。
他建议,在关系国防建设、国家安全等不受WTO规则限制,且我国具有一定优势的领域,培养和形成国家层面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制定并公布推广应用相关国家标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从而引导和配置市场资源、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向重点领域集聚。借标准带动应用、以应用催生市场、从市场创造需求,最终实现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与此同时,邓中翰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那些在国内外市场或标准方面具有优势的国内企业支持力度,培养国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促进我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或者取得某些领域的“非对称优势”,从根本上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跨越发展。
“无数经验表明,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和应用,就是发现并创造新需求的过程。”邓中翰说。在较长时期内,有必要继续加强对集成电路产业的研发投入,以及人才和技术的引进,提高产业的“供给”能力。与此同时,在通过“需求”引导产业发展方面可以进一步挖掘潜力,只有“供给”“需求”两翼齐飞,才能实现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发展。
“我们要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创造‘跨越式’的新需求,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他说。“这也是美、欧、日、韩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发展集成电路的一条基本经验,不仅要在研发方面紧跟国际前沿,更需要通过需求的‘跨越’实现产业的‘跨越’。”
《中国科学报》 (2014-03-27 第1版 要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779559.html
上一篇:
马方有无能力主导残骸碎片打捞及鉴定下一篇:
分类高考恐难解决职业教育深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