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水葫芦难变“宝葫芦”

已有 10293 次阅读 2014-1-20 09:02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南方水域遭水葫芦大范围“入侵”,有没有办法使其变废为宝?在专家看来,目前用水葫芦净化大面积水体存在控制难问题,而对其进行资源化处置又面临经济效益困境——
 
■本报见习记者 倪思洁
 
最近,浙江省富春江成了“水葫芦江”。大批带着腐烂臭味的黄褐色水葫芦聚集江面,在富春江大坝附近形成了一条约半公里长、两三个足球场宽的“水葫芦带”。
 
富春江与水葫芦的“纠葛”并非首次。早在2005年1月,水葫芦就一度将富春江大坝上游5.6公里长、平均宽度约500米的江面变成“大草原”。
 
“不仅在富春江,我国南方19个省市的水域里,水葫芦都随处可见。”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程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对于南方而言,水葫芦“入侵”现象十分常见。
 
当众人将“罪魁祸首”的矛头指向水葫芦时,一些科研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水葫芦的益处和资源化处置方式。
 
那么,水葫芦究竟是“宝葫芦”还是“坏葫芦”?能否实现对其资源化利用?对此,《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攻占”南方水域
 
“中国十大外来入侵植物名单”上赫然列着“凤眼莲”,而“凤眼莲”就是令南方水域管理者挠头的“水葫芦”。
 
“水葫芦原本生长于南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将水葫芦作为饲料引进。”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农业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倪钟吾告诉记者,“水葫芦喜欢温暖有水的地方,所以主要生长在南方,一般在长江以南。” 因为生长能力强,而且产生危害多,水葫芦又被称为“水中绿魔”。“一旦大面积暴发,水葫芦会消耗大量的氧,影响水中其他植物和动物的生存;水葫芦的大量聚集,会阻塞航道,影响水电站的安全;在冬天,水葫芦枯萎腐烂还会发臭,对周围的经济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程军说。
 
“随着养猪户不再用水葫芦,水葫芦的消耗就成了问题。”倪钟吾感慨,“在很多分散的小河湾、小池塘里,水葫芦往往是没人管的。”
 
河湾池塘里被“遗弃”的水葫芦,渐渐成了暴发的源头。“大江大河里的水葫芦基本上都是小池塘、小河沟里排出来的,南方汛期结束后,很多周边水体里的水葫芦被冲到大的流域里。”倪钟吾说。
 
坏葫芦?宝葫芦?
 
对于水葫芦,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李伟抱有看似矛盾的态度。
 
2002年,李伟向湖北省科技厅申请的科技攻关项目“城市湖泊水质修复与保持技术”获准立项,他所在的课题组筛选了数种水生植物进行研究,水葫芦是其中的一种。
 
如今,回顾起该研究,李伟感触颇多:“如果能够有效地加以控制,水葫芦对净化水体确实能起到作用。”
 
对此,倪钟吾表示赞同。“只要水葫芦的生长情况能够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比方说能够组织人员对其定期打捞,用它来净化小范围的景观水体还是完全有可能的。”倪钟吾说。
 
但是,在李伟看来,水葫芦又不能说是真正的“宝葫芦”。相较于水葫芦,他更推荐乡土植物来净化水质。“一方面,作为学生物的人,我对入侵生物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另一方面,水葫芦很难控制。因此,作了这么多年的研究,我越来越不建议用水葫芦来做净化。”
 
“降魔者”的烦恼
 
如果说水葫芦是“水中绿魔”,那么程军就是不折不扣的“降魔者”。
 
将“水中绿魔”变成可利用的生物质能源是程军一直在攻关的问题。2013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与他一起负责的一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刚刚结题,题目正是水葫芦的能源资源化利用及综合治理。
 
然而令他扼腕的是,现如今遇到水葫芦暴发危机,相关部门采用的措施仍然是“临时抱佛脚”式的打捞、填埋。“填埋的措施是很应急的,而且后果一是资源浪费,二是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程军说。
 
除此之外,程军表示,困扰他的还有技术产业化问题。“对水葫芦进行能源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在于提高经济效益。不管是作为燃料还是作为饲料,水葫芦的利用只停留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不能像其他产业那样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程军说。
 
对此,他建议当地政府应积极引导,对水葫芦能源资源化利用及综合治理进行主动规划和整体设计,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通过政策性补贴,吸引企业积极投资,由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创造从上游打捞、运输和收集,到中游处理和能源资源化利用,再到下游产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
 
《中国科学报》 (2014-01-20 第4版    综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760616.html

上一篇:荐书
下一篇:科学家就私人南极科考研究价值表示质疑
收藏 IP: 221.217.232.*| 热度|

2 陈楷翰 王洪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