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人是一个多么神奇的作品

已有 2740 次阅读 2014-1-17 12:14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人是一个多么神奇的作品


 
■本报记者 刘畅
 

《人体的奥秘》,隋鸿锦、于胜波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人体是高级生命生、老、病、死的全面体现。探索人类自身的结构、功能及生命历程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生物塑化技术的成熟,大连金石滩生命奥秘博物馆创始人隋鸿锦在自己的新书《人体的奥秘》中,带领读者探索生命的本质。
一堂生命科普课
 
生物学家认为生命是由高分子的核酸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具有的特有现象。哲学家认为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而人的生命则是指有意识的存在。“我们认为生命就是健康、多彩的生活。只有怀有对生命的敬意与感怀,它才会灿烂无比。”那么,如何珍爱生命、健康生活呢?这还得从认知生命的载体之一——人体开始。
 
“莎士比亚曾说:‘人是一个多么神奇的作品。’是的,人体是一个巨大的世界,是一个由自然界创造的精密而复杂的有机体。”隋鸿锦说。然而如此美妙的生命世界,竟由一个细胞演绎而来,即受精卵。它不断地增殖和分化,至成人时,人体的细胞总量已达20万亿个。
 
细胞是人体内最小的生命体,它们既分工又合作,以不同的形式汇集成四种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几种组织又结合起来,共同执行某一功能,即构成器官,如心、肺、肾等。若干个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起来,则构成系统,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脉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这些系统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人体。
 
《人体的奥秘》中,按照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等系统将人体的知识分类讲述,既包括日常的,又包括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理知识。“使读者获得知识的同时,从图片中又可以感受生命的神奇和健美。读者对自己身体的正常结构有所了解,对机体的异常改变有初步的认识,进而达到对常见疾病的早期认识、自主就医、自我预防保健的目的。”
 
“让读者对人体的脆弱性、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性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防治意识。”隋鸿锦说,除了为大众上一堂“生命科普课”,这也是本书出版的另一层意义。使大众能与医务工作者共同承担起健康的责任,自己掌管好健康的“钥匙”,更加关注健康,珍爱生命。
 
生物塑化:更直观的视觉展示
 
1994年,35岁的隋鸿锦带着“将人体标本从福尔马林中解放出来”的理想,受大连医科大学委派,以访问学者身份赴德国海德堡大学专修技术。
 
生物塑化是一种可以把组织保存得像活体一样的特殊技术。它通过一种真空过程,用硅橡胶、环氧树脂等活性高分子多聚物对生物标本进行渗透,所用多聚物的种类,决定了浸透了的标本的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塑化技术可以使标本的表面保持其原有的状态,并可在显微镜水平保存细胞的结构,塑化标本干燥、无味、耐用,可以长久保存,且易于学习。
 
“书中图片主要是以实物照片为主,国内外都没有用过。”隋鸿锦向记者介绍,通过专业的摄影、精心的编排,《人体的奥秘》将应用生物塑化技术保存的人体器官及整体标本生动而真实地呈现给读者,带领读者深入人体内部,认识自身的正常结构和异常改变。
 
在生物课上,很多人都见过人体标本。“以往的标本都是采用传统剥制技术,而现在全新高科技的生物标本保存技术,则是将生物标本塑料化,可以长期保存上千年。”
 
“所以这些图片才珍贵、独特,在其他书里看不到。”隋鸿锦说,这在解剖学领域是一项翻天覆地的变化。剥制标本原先只能将生物标本的外皮剥开,借助填充物等手段,展示出标本的外貌。而塑化后的生物标本可以更好地展示其内部结构。
 
隋鸿锦举例,在以前,博物馆里一只采用剥制技术制成的东北虎标本模型,仅能为观众展现其生前形态;而借助生物塑化技术后,可以更直观地将东北虎强劲发达的后腿肌肉展现给观众,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大自然给了东北虎什么样的捕食工具。而在棕熊标本中的脂肪展示同样令人吃惊,让人知道为何熊不怕冷,冬眠中也可以维持自身营养供给的原理。“人类也是一样,在脑的结构中,沟回越多这个人往往就会越聪明。在新型图片中,这些都有更直观的展示。”
 
作为“亚洲生物塑化第一人”,隋鸿锦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因为他不仅闯入了一个常人讳莫如深的文化禁区,更承担起了一份常人不敢承担的生命之重。虽然《人体的奥秘》的内容极具专业性,但隋鸿锦并不担心受众范围变窄。“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让中小学生和从事生物课程方面的老师和爱好者也能很好地通过这本书了解人体,增强对自身专业领域的认识。”图书出版后,第一次印刷的《人体的奥秘》很快售罄,读者对这本书的接受程度让身为编者的隋鸿锦颇感欣慰。
 
《中国科学报》 (2014-01-17 第14版    读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759964.html

上一篇:“极涡”来袭,今日北美成“后天”
下一篇:拯救,不到最后不罢休
收藏 IP: 122.198.13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31 1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