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在回国前,一位同实验室的好友,开玩笑式的说,从此告别job,开始career了。
言者未必有心,听着也未有深切体会。
自此之后,我也开始了我的career生涯。
直到今年回老家过春节,突然发现,原来career和job还是有太多不一样的。
我老家在冀南的农村,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这里,也就掀起了自发工业化的道路。很多个体户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以纯农业为生的人数逐渐减少。上世纪90年代末又掀起一股外出务工潮,各个学历段的人员都有,不过由于地理原因,绝大多数成为北漂。
外地闯荡者,绝大多数会回老家过年。应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景,多日不见的亲朋好友相聚,除了吃吃喝喝,自然还要攀比一番各自的成绩。正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可以量化的年收入则成为攀比对象,同时,衣着车驾,则成为攀比条件。总之,能拿出攀比的,都要攀比一番。
作为一个在国内上大学,读博士,方圆十几公里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农村学生,春节期间,自然也被成为攀比的对象。从上高中开始,先是从乡亲嘴里夸奖的天才,到人人羡慕的真正大学生,再到读书无用的博士生。直到博士毕业,海外找了个博后职位,才仿佛解脱了“读书多,挣钱少”的舆论氛围。于此同时,我也找到个不回老家过年的正当理由,脱离被参与舆论评比的好借口。
回国了,一切又开始了。比较幸运的是,顶着个高级人才的帽子,工资可以养家糊口。但是,回到熟悉的舆论之下,依然又是“读书无用论”的代名词。读了21年的书,赶不上初中毕业生。
我很惆怅,有些怀疑人生,同时也促使我思考人生。
人活着,为了什么?作为理工男的我,说不出大道理。但作为在国内接受过21年教育的我,依然保持着为中华而崛起而读书的童心,我是不是too young,too naive。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其途径主要为挣钱,无论条件如何,因此家乡的水、地、空气受到严重污染,也属于情理之中;
事业,是为了实现理想,其途径主要为衣食无忧后的事情,即所谓“饱暖思淫欲”,只是“淫”解读不同。好的理想,可以让一些人,甘愿忍受工资低?两弹元勋们、众多科研工作者们,我还在起步,无从知晓。
记得儿时的思想品德课本,教育我们要成为“四有”人才,即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现在看来,道德、纪律、文化都有现成的课本可以学,唯独没有理想没有教。难道我们是缺少理想的一代?
中国梦,我也不知道要梦什么?
新的一年,还是祝愿人人都有好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