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来科学网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姜文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博文

在路上,永不停止 精选

已有 2909 次阅读 2024-6-12 09:56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在路上,永不停止

姜文来

 

我们每天不是在路上,就是准备在路上。人生就是不断地在不同路上行走。

出差、上学、上班、就医、去菜市场在路上自然不必说,这路实实在在,需要你用脚步或者交通工具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还有一种路,是你的精神、名誉和素质等看不见的路。前者的路是现实的,需要付出所以感受到真实,后者的路比较隐蔽,不知不觉。

人出生之前已经在路上,父母谈情说爱都是你来到这个世界铺路。妈妈的肚子只是你暂时的住所,为你前行做各种准备。你出生呱呱落地,开辟属于你的新纪元,急急忙忙奔向一个新里程。婴儿抬头、翻身、坐起、站起给爸爸妈妈带来无数个惊喜,勇敢地迈出自己人生第一步,第一声“妈妈”让父母异常惊喜。进幼儿园有了新朋友,学了不少儿歌,身体迅速增长,智力增加,不断完善独立的自己。学龄前快乐成长,无忧无虑,应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可惜此时你不知道这段美好的时光含义,因为你急着长大。不管你是否愿意都得离开幼儿园,必须走向一条新的求学之路。

求学之路漫长,如果你博士毕业,按部就班需要苦读22年,在这二十多年求学路上,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学习。学习成绩优良及可让你惊喜也让你失眠。小学毕业去读初中,是一个重要选择,初中的好坏对你后来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爸爸妈妈为你提心吊胆,甚至为了你前程违心蝇营狗苟。初中毕业中考更是你人生第一大考,将决定你下一步行程是否更精彩如意。即便上了理想高中的路上并不平坦,老师家长经常说的“985”“211”“双一流”既让你向往也让你心烦,学习压力的增大,失眠、焦虑甚至厌学心理时常折磨自己,每天和自己斗争是最艰难的战役。经过无数个日夜苦读,做了无数套试卷,带着疲倦和不安,终于忐忑地走进人生分界岭——高考,结束了高中生活,从此同学天各一方。有的如愿进入了理想的高校,开始新的生活,有的失意地走向并不理想的未来,同学之间的差距渐渐拉开,各走阳关道或者独木桥。进入高校后又开始了新的长征,或者苦读考研,或者谈情说爱放纵自己释放多年的压抑。新的路上各有各自的精彩,也有各自的寂寞和无奈。本科毕业又面临这考研和工作的选择,经过复试等多个环节走在攻读硕士或者博士的路上,为了一个问题苦思冥想,为了发一篇高质量论文费尽心机,为了和导师磨合煞费苦心,为了学位论文盲审瘦了一圈儿。带上硕士帽或者博士帽欣喜若狂,高兴没有几天,就匆匆地奔向工作新路。

工作了,各种工作关系让你头痛,头三脚难踢让你品尝工作不容易。没有求学之时的快乐,此时回忆求学时遇到的烦恼都是小菜一碟。发论文、汇报工作、争取课题工作、评职称、升职等等诸多烦恼一个一个袭来,父母年迈、孩子哭哭闹闹求抱、夫妻关系等系列问题涌来,压得你喘不过气来。各种诱惑不时向你招手,考验你抵制诱惑的能力和智慧。修身律己平安,贪婪求财落马。经过多年的磨练和兢兢业业,或许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风光无限。但好景不长,退休时间不约而至,转眼到了退休年龄,恋恋不舍离开工作岗位,一切荣誉和名利随风而去。退休后之路更是不平凡,不再在意这长那长,在意的是孩子是否有出息,在意的是身体是否健康,在意的是家庭是否和谐幸福。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医院是长跑的地方,曾经特别吸引你的食物也寡然无味,父母、伴侣相继驾鹤西游,孤独的你还有几颗牙自己都说不清。看着日出日落,心如静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最后闭上双眼离开这个世界,走向西天之路。

但此时你仍然在路上,遗体需要处理,后世需要办。你可能在人们的记忆里很快消失,这才是真正的死亡,你也可能再生一段时间让人铭记。但无论如何,最终都会消失在茫茫的世界里,找不到任何你曾经来过的痕迹。

人生不容易,人生的路很短也很长,无论长短都是你的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大部分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就是你来过又走了,都是看看这个世界的过客。即便曾经留下点印记,但时间也将其彻底消灭掉,最终什么都没有留下。我们要做的是在每一段路上都要过得更精彩,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妻儿,对得起兄弟姐妹,对得起朋友,对得起工作,对得起上级,对得起祖国。我们无瑕地来,也要保证无瑕地归去,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笑着与世界告别,不带半点云彩。

路没有尽头,止善才是终点,善始善终。我们只要自强不息,就能地给人生之路添上色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92-1437832.html

上一篇:研究生不读书,是喜还是忧?
收藏 IP: 159.226.205.*| 热度|

8 王从彦 孙南屏 周健 崔锦华 周忠浩 尤明庆 徐芳 籍利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