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文章为什么我选择在PLOSOne上发表
喻海良,2014-09-10
今天是教师节,首先祝看到本篇博文的所有老师、朋友节日快乐。
自2006年成为一名大学教师之后,感觉自己逐渐“老”去。外国人肯定不知道为什么“大学教师”与“大学老师”是同一个意思,就连我自己也不是很懂,“教”=“老”?当然,无论时间过了多久,我依然会记得自己留校答辩时解释的似懂非懂的“为人师表”,虽然这些年在这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但是成为教师之后“好为人师”这个缺点倒是养成了。君日不见科网海良之作,可断教育界相安无大事。
昨天发表了一篇《我为什么拒掉这些论文?》,介绍了一下自己论文评审过程遇到的一些“困惑”,再前一些天,写了一篇《第100篇学术论文被正式录用感言》,总结了从硕士撰写第一篇学术论文开始至今录用的所有论文。似乎这些天一直在讨论这些事情。当然,这些博文写完之后,也不都是好评。昨天王云才老师把某博主在其博客上的留言给我发了过来,部分内容如下:“他的“第100篇学术论文被正式录用感言”乍一看来,很是震撼、佩服,细一品味,远非如此。从对国家的科学贡献而言,学术论文是必要的,因为,即使是普通期刊论文,也有助于各种信息交流,促进科技的进步。但我们应提倡较高级别的期刊,这样更有助于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信息沟通,更有助于提高中国学者的知名度。像此人所罗列的《锻压技术》、《热加工工艺》、《钢铁研究》、《有色矿业》、《有色金属》等期刊,即便有英文摘要,外国学者是不看的,拿这些核心期刊还有一些会议论文来凑数达到百篇,显然含金量不足……”。虽然我不知道这个博主为何方圣神,如此看不起中文期刊,但是,我想说,我写的每一篇论文都像自己的孩子,有些发表在“低级别”的期刊,有些发表在“高级别”的期刊,对于我自己而言,都是“她们”的父亲,手心手背都是肉,无所谓好与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阶段会发表不同档次的论文,这些期刊,我研究生期间写的,至今我也不觉得丢人。
时间再往前一点,回到2014年5月7日,我写了一篇《发Plos One,基金就给评“差”?》。在这篇博文中,我系统分析了在PlosOne期刊发表论文的主要大学,惊讶地发现在PlosOne上发表论文的大学与科研院所全部为国际知名大学,包括中科院、哈佛大学、法国科学院等等。在那篇文章中,我在最后写了一句话,“通过今天的分析,或许哪天我自己也投一篇到Plos One上。或许,有一天大家会认为Plos One的论文不能太多,但是不能一篇都没有的。”
时间才过去4个月,我参与合作的一篇论文终于在PlosOne上发表了,题目是“Experimentaland Theoretical Study on Minimum Achievable Foil Thickness during AsymmetricRolling”下面是具体链接: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106637
这篇文章是2014年6月30日投稿,接受日期是2014年8月8日,发表日期是2014年9月9日。应该说,从论文投稿到最后正式发表,只花了2个月零10天,速度是非常快的。下面谈谈我为什么选择把这篇文章发表到PlosOne上。
1)很多牛人都在上面发过文章。在分析了Plos One发文单位的情况下,我个人觉得这个期刊在国际上还是比较认可的。这个期刊在澳大利亚ARC期刊栏目是A类期刊,在欧洲也是放在了第二档期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查看过好些大牛的简历,这些人Nature、Science一大堆,但是,也在PlosOne上发文章。
2)学术评价的趋势将由“期刊影响因子”转为“单篇论文评价”。就这一点而言,应该是挡不住的。这些年,我眼见了学术评价的变化。一开始,我们认为论文只要是被SCI检索了,档次就够。再接着,很多人开始批评SCI检索,认为里面也有一些比较差的期刊。也因此,就有了期刊影响因子之分,很多人专注发表高影响因子的论文。现在,影响因子的弊端已经显露无疑,这种评价体制在今后几年中必将得到改变。也因此,关注“论文”本身的评价方式一定会得到推广、应用。就我们发表的这篇文章而言,我自认为质量上还是很不错的,不信的话,可以下载看看。
3)Plos One的审稿、出版周期确实比较快。我们这篇论文从投稿到论文发表只花了2个月10天。期间还经过一次修改。应该说,这个速度是惊人的。我最近有一篇论文在某传统期刊接受并发表,但是从投稿到论文最终发表花了一年多时间。确实太久,我的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发表到这个期刊上,但是考虑到周期,还是选择了前者。
4)作为教师,我希望的写的文字被更多人看到。学术界是一个很“矛盾”的团体,有些人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发表到顶级期刊,但是不希望他人看到,担心他人学走自己的“技术”。然而,我自己希望我写的东西被更多的人看到。前些天,有一个意大利某公司的研究员给我写信,希望我提供曾经发表的几篇论文。当然,我毫不犹豫,把他要的以及其它相关的论文一并发给了他。也因此,发表到开源期刊上,以后就不存在他找不到的情况了。
5)不敢吃螃蟹的人永远不知道螃蟹的滋味。作为科研人员,应该多方面发展,特别是对于新生事物,不能过于排斥。这几年,我已经陆续在ScientificReports和PlosOne发表好几篇文章了,感觉这些文章的浏览量还是很多的,基本上都能达到几千次,对于一个相对冷门的学科而言,很多传统期刊的下载量也就只有几百次,所以,这个改变还是很大的。下面是我发表的Scientificreports上的阅读情况:
· A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hardmetal surrounded by soft metal during roll forming,Scientific Reports,2014年5月发表,截止浏览次数:2297次。
· Asymmetric cryorolling forfabrication of nanostructural aluminum sheets, Scientific Reports,2012年10月发表,截止浏览次数:3686次。
· Fabrication of ultra-thinnanostructured bimetallic foils by Accumulative Roll Bonding and AsymmetricRolling, ScientificReports,2013年7月发表,截止浏览次数:4460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