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两个重量级国际会议的感受(一):带着学生跑世界
喻海良,2012-09-27
好几天没有在科学网活动了。先是去克拉科夫参加了行业的重量级会议:Metalforming 2012;然后赶回卧龙岗参加并参与组织了另一个行业重量级会议:AMPT 2012(担任大会秘书)。也因此,最近10天,减肥超过6斤。虽然这几天有些忙碌,但体会很多。希望用接下来的几天,想写写参加和举办国际会议的感受。
在波兰参加Metalforming国际会议期间,和一位老师谈论起他所在学校教师为什么只有他一人参会时,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为什么国内很少有人出来参加国际会议,主要是因为“钱”太多。的确,出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开销不少。以我参加该国际会议为例,注册费$700,机票$2700,住宿$400。如果考虑的其它旅游等费用,估计要超过$4000。
在这种背景下,很少看到有中国内地的教授带着几个学生一起参与。但是,让我好奇的是,两个会议中,我都感受到韩国和日本的教授带着一大帮学生参与。然后,根据对卧龙岗大学的博士生的了解,和他们进行了一些交流。凡是卧龙岗大学的博士生,都有机会参与一次境外国际学术会议。也因此,我们组里的学生,大部分都出国参加了一些国际会议。以今年的TMS为例,我们组就派出了3个高年级博士生,Metalforming 2012也有一个博士生参与。当然,我们自己举办的AMPT2012国际会议,博士二年级以上学生都被要求参与。和我交流的韩国和日本学生们,也是相同的待遇。几乎每一个博士生都能够到境外参与一次国际会议。境内,那就更多了,自己愿意,每年可以参加两次左右。
为什么他们的教授都愿意带着几个学生一起出国参加国际会议,而我们的教授自己也很少参与交流呢?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
(1)学生也需要开阔国际眼光。有时候,看到某些会议的论文,的确不敢恭维。即使某些被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也不都是“精品”。然而,参加国际会议,听学术报告和看论文完全不是两回事。在现有的论文里面,大家很难看到一些现场录像,一些动画模拟,特别是一些细节讲解。而这些,都能够极大地增强对某些研究问题的认识。特别是,有时候看某些人写的论文,觉得“很差”,但是,听他们报告的时候,就可能觉得很精彩(有很多人不是做的东西不好,而是写的东西不好)。也因此,通过听各种各样类型的人的学术报告,能够极大地开拓学生的眼光。而学生们都处在科研的第一线,因此,当他们再回到自己研究课题的时候,很有可能用更快的速度、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要逐渐走上国际学术舞台。在Metalforming国际会议上,我和帝国理工某教授聊天时,对组委会安排他刚刚毕业的学生担任某小组的chair表示“抗议”。这里说的抗议,并非不同意她担任小组的chair。的确,我08年也参加了这个会议,当时就见过她。那时候,她还是一个学生。由于很多时候,该教授都带着她参与国际会议,因此,她已经知道国际会议的流程,并有能力组织好一个分会。能力足够,何乐而不“挺”之。也因此,我抗议的是,我也参加了这么多次国际会议,为什么就不能让组委会安排我也当一个小组的chair。在我的抗议下,他同意下次会议的时候,给予考虑。试问,不多参与一些国际会议,如何有机会走上国际会议chair的位置?因此,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应该多带他们参与这些会议。
(3)学生要建立将来发展的“关系网”。很多人博士毕业后,都会考虑做一站或多站博士后。现在,国内的学生大部分需要通过导师推荐、联系。也因此,经常看到某一个老师的队伍里面都是另一个老师的多个学生。但是,很多时候,并非所有博士生导师都能有好的关系网。而国际会议,则是一个建立关系网的重要方式。如果学生能动性比较强,可以在会场上和那些有名的教授交换名片。如果自己做得报告非常精彩,一些有名教授可能给出一些点评。然后,可以借报告后,和其交换名片。等将来毕业后,就可以对这些教授说,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一起参加过某某会议,对他们课题组的研究很有兴趣。询问是否能够有机会加入他们的团队,等等。也因此,这将为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
值得一提的时,由于导师带着学生去参加学术会议,也因此,很少有导师离开会场去从事其他事情。由于导师在听学术报告,这些学生也都会认真地听学术报告。这些更能够推进举办学术会议的原始目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7: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