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撰写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过程让人收获满满 精选

已有 32756 次阅读 2019-2-27 16:1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撰写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过程让人收获满满

喻海良,2019-2-27

离又一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截止日期近了,感觉每一次准备自然基金申请书,都是自己一次知识的回炉熔炼再提炼,也有点像是为了提升自己“科研功力”的闭关修炼过程。虽然不知道今年准备的自然基金申请书是否会得到专家们的认可而最终基金委资助,但是如果不以是否获得资助的结果论英雄,个人觉得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过程就已经让人收获满满。

准备自然基金申请材料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充电过程。为了写好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我重新下载了大约80篇与基金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并对这些论文进行了阅读,从中挑选了一部分文献进行整理并写入基金申请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中。虽然平常我也是坚持阅读文献,但是阅读过程并不是非常的系统,有点是发现哪一篇论文有意思就阅读它。而此时阅读的这些文献,都是与课题内容相关的问题,通过阅读和整理这些文献,让自己有机会再一次深入系统地去分析国际上该领域最新动态。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平常工作的第一职责是教书育人。也因此,平常上班时间,一方面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课,另一方面要安排课题组研究生们的学习科研情况,同时还有报销、出差等很多的杂事需要处理。而寒假是一年中最集中、最自由的一段时间,也是大家最合适的“充电”时间。此时准备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正好将“充电”与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情。

自然基金撰写过程也是思考下一年度研究生们研究课题的很好过程。在撰写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内容”时,我们需要思考这个领域哪些东西是他人没有做过的,哪些东西又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我们要思考采用什么样的高科技手段去解决哪些重要的未知科学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思考这些研究内容是否可以顺利完成。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思考一些“绝招”,在高手对决的时候让他人知道自己的深厚功底。总而言之,我们既要考虑“顶天的事”,也要考虑“立地”的事项。通过这样一番“闭关思考”,当写完自然基金申请书时,我觉得研究生们的研究领域都有着落了。前几天,研究生学习成绩刚刚公布,再过几天他们就要面试了。如果招了研究生,就必须给他们安排研究方向。一个自然基金申请书大约要准备多个比较充实的研究内容,显然这些研究内容可以让上一学年入学的或者下一年度入学的研究生们去完成。在准备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时候,一并把这个重大问题解决了,何乐而不为呢?当然,也有人会说自然基金写了不一定会得到资助,如果没能获得资助就不可以安排研究生做。我个人觉得这种想法是多余的,只要自己想好了、看准了的科学问题,即使今年没能获得资助,也必须坚持做下去,通过进一步增强研究基础,迟早有一天会得到资助的。

撰写自然基金过程也是深入学习、了解国家科技政策最新发展趋势的一个好机会。我觉得每一次写自然科学基金都可以让人清晰地知道国家未来评价学术科研人员的走向。2018年自然基金申请书的个人成果栏,从以往的列出近五年所有论文转变为只列出10篇代表性论文。到2019年,再一次精简,只许列出5篇代表性论著。这让大家清晰地知道国内学术界已经到了有重视“论文数量”转变为重视“学术质量”了。同时,今年自然基金申请书中要求按照“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和“共性导向,交叉融通”四个科学问题属性进行说明。还有,自然基金申请书最后一页列出了一些基金申请时注意事项,比如学术不端问题的处理,警醒大家一定要遵守学术规范、学术公平,维护正义。国家层面的项目似乎很多,但是也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真正面向所有科技工作者的,我一直认为基金委在“维护公平”方面做得是最好的,现在看到基金申请书上的这些条款,更加相信这一点了。如果不是自己认真去准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平常应该不会去思考这些细节性问题。

自从2006年开始学着写基金申请书,基本上每一年准备一份申请书。从个人的经历来看,成功率远低于失败率。也因此,写自然基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锻炼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心态变得更加成熟,能够更加从容地去接受失败。当然,也让自己更加渴望获得成功,更加懂得去珍惜每一次机会。由于深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一个相对非常公平的竞赛场地,在这个赛场获得成功的话,能够间接说明前期研究成果得到他人的肯定,也让人更有信心去开展未来的科研工作。最后期待,新的一年刚刚开始,希望一切都顺利,秋季能有好收获。

*****本文纸媒刊发须联系作者本人*****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1164557.html

上一篇:博士生真的需要一天看20篇文献吗?
下一篇:我不是工作狂,只是觉得有些事情忙起来不觉得累
收藏 IP: 122.207.72.*| 热度|

31 郑永军 黄仁勇 丁凡 谭军 黄坚亮 卜令泽 赵维俊 蒋敏强 苗君 李帮建 徐枫 王启云 陈毅红 檀成龙 刘明超 吴斌 周文博 张阳阳 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 李欣海 魏泉 韩玉芬 杨金波 孙长庆 梁庆华 韦玉程 卢冰 耿爱莲 张占辉 李哲林 李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