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工作快一年了……这一年可以说是我从学生到一名全职科研人员的转变期,体会很多,感悟很多。一篇博文说全了,容易写成流水账。今天挑个题目,学术界的导师与博士生。
学术圈里,院士常常带出院士学生,很多人认为,一定是大树底下好乘凉,或者更极端一些地认为院士在很多利益和荣誉分配上照顾自己的学生等等。我不否认可能有这种现象,但是我更愿意用一种积极地观点去看待这个现象:优良学术和科研习惯的传承。虽说有句老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我认为这句话有些片面,如果师傅领进门,修行只在个人,怎么还有名师这一说那?拿我自己说事,我不是什么牛人,也并不优秀,但是我自己深知,如果读博士期间没有遇到那几位老师,我会更加不优秀……
我读博士期间有两个半老师:大老板是院士;小老板是我们课题组年富力强的青年科研骨干;还有半个老师是我到物理所后带我的老师,博士论文的封面上没他的名字,但是我心里一直认为他也算我的老师,姑且算半个指导教师吧。
三个老师,对我的影响各不相同。比如大老板,硕士和博士期间,先生身体一直不好,接触不多。但是在博士课题的最后阶段,先生以73岁的高龄,坚持每天为我修改博士论文5-6个小时,就这份精神就让我折服。比如物理所的老板,从毕业,到工作,甚至到爱人工作,都在替我着想。
但在我博士期间,影响我最多的人,还是我在哈工大时的小老板——李老师。
李老师年纪不大,比我大10岁,我算是博士一年级才认识他。博士三年级开始,我在物理所做课题,接触变得很少。所以他给我的影响基本在前两年的时间。两年时间虽然不算长,但细细总结起来从李老师的身上真真切切地学到了很多东西。
1. 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从小就在听,但直到碰见李老师,才知道一个规划可以帮你多少忙。回想那个时候,李老师让我做学期规划,包括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一个学期下来,发现原来效率是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规划有如此大幅度的提升的。从李老师身上学到的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到今天。其实今天回头想,才慢慢理解规划的作用为什么会这么大。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每天都会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包括其他人的想法,老板安排的工作,媒体的影响等等。在如此多的信息充斥下,人们很容易陷入彷徨和迷茫,迷茫久了,目标就没了。人生如是,科研亦如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一个规划在,只要这个规划正确且合理,那么它将保证你坚持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原始的路线前进,直到达到最终自己最想要的目标。不难想象,如果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在规划的指引下,少走了很多的弯路和回头路,效率自然大幅度提高。
2. 写作。这个东西其实对科学网上很多朋友都不是事,这个网上写作高手太多了,但对我来时,这确实是影响我很多很多的一个东西。所以在这里说一下,大家就当是看着玩吧。说实话,从小到大受重理轻文的影响,我写东西的能力实在是一般。读博士期间,自己写了第一篇文章,屁颠屁颠拿去找老板看。几天后李老师说,写得不错,发表应该不成问题,但是要修改。当时我乐坏了,那滋味美得没了边了,就以为李老师给我随便处理下投稿了。可事实上,这篇文章在李老师和我手里传了至少10几遍。每一遍改完了,李老师都会耐心仔细地给我讲,这句话为什么要这么改,我之前的写法有什么不好,这样写为什么比较好。说心里话,开始的时候自己还有点不服,可慢慢改过几次后,对比着手里的稿子和最初自己写得东西,孰优孰劣,立竿见影。再到后来,李老师写自然科学基金,我跟师兄在旁边跟着帮忙。两件事情下来,让我看清楚了要想拿出一个让自己满意文字材料,需要多少心血,里面又包含了多少技巧。
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太多,有些太细,有些我自己至今也没有吃透,就先只讲上面两个影响自己最深的方面吧。以后要是有时间,再把自己没完全消化掉的拿出来跟大家讨论讨论。
现在经常看到身边,有很多人已经40多岁,甚至50多岁,依然常常不忘自己读博士期间的老师。老师过生日,老师需要帮忙等事情,依然尽心尽力。这或许是我在国内学术圈里看到的最温情的一幕了。有人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自己在孩提时,是父母教会了我们走路、说话、要有教养等生活技巧;自己进入了学术圈,是老师教会了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给了我们很多可以受用终生的技巧和习惯。博士生导师对于一个博士生的意义,其实远远超过了小学、中学和大学辅导员的意义。
希望所有有志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学能够碰到一个尽职负责的导师,希望我的几位老师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