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iers of Physics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dy75

博文

协变夸克禁闭模型中D和Ds介子的遍举半轻子衰变

已有 2943 次阅读 2019-7-26 16:4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全文下载:

REVIEW ARTICLE

M. A. Ivanov, J. G. Korner, J. N. Pandya, P. Santorelli, N. R. Soni, and C. T. Tran, Exclusive semileptonic decays of D and Ds mesons in the covariant confining quark model, Front. Phys. 14(6), 64401 (2019)



协变夸克禁闭模型中D和Ds介子的遍举半轻子衰变


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SM)的基本要素之一是Cabibbo-Kobayashi-MaskawaCKM)矩阵,它描述了夸克混合和CP破坏相因子。因此,精确确定CKM矩阵元至关重要。在这方面,介子的半轻子弱衰变在我们对SM的理解中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它们允许我们从实验数据中直接抽取CKM矩阵元。介子的纯轻子衰变也可以用于相同的目的,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由于螺旋性压制,纯轻子衰变不像半轻子衰变那样在实验上更容易操作。 而且,相比纯轻子衰变,半轻子衰变过程会给出更丰富的物理结果,同时与非轻子衰变相比半轻子衰变在理论上更干净。

 

最近,由于新的、更精确的实验测量和理论研究的发展,介子的半轻子衰变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实验合作组给出更精确、可靠的测量,使得抽取CKM矩阵元|Vcd||Vcs|的精度越来越高。例如,粒子数据合作组(PDG)最近基于BABARBelleBESIIICLEO等试验对D→π/Keν半轻子衰变的更新测量,给出了矩阵元|Vcd| = 0.2140±0.0029±0.0093|Vcs| = 0.967±0.025。当然需要格点QCDD→π(K)的形状因子给出更精确的预言,这样才可以得到更精确的|Vcd(s)|实验值,同时Ds半轻子衰变还提供了一些更严格的约束,包括CKM矩阵幺正性、同位旋对称性、CP破坏和轻子味的普遍性(LFU)等。最近,在BESIII上首次测量了许多含μ轻子的半轻子衰变过程,这为检验轻子的普适性提供了重要数据,为检验标准模型及新物理提供了可能。

 

介子的半轻子弱衰变同时也可以用来研究强相互作用。虽然标准模型中弱相互作用的结构相对简单,但强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在理论上具有挑战性。因为我们不能采用微扰方法来计算强子跃迁矩阵元,原因很简单:强子之间的转变与束缚态效应和强子化有关,属于非微扰动力学。因此,需要非微扰方法来考虑这些衰变中的强相互作用。这些方法包括格点QCDQCD求和规则和夸克模型等。最近,Chien-Thang Tran等人研究了更多的Ds半轻子衰变,其中在D衰变的情况下,最终状态的强子是πρωKK*(892)ηη'等,而在Ds衰减的情况下,末态强子可能是φKK*(892)ηη'。在这些研究中,通过使用Chien-Thang Tran等人的协变夸克禁闭模型(CCQM),可以在动量传递的整个物理范围内计算形状因子。

image.png

 

鉴于BESIII最近对DDs半轻子衰变进行了大量新的测量,Monte S. Angelo大学Chien-Thang Tran教授等人回顾了这些衰变的理论描述和预测,总结了作者的协变夸克模型获得的结果,并讨论了其他理论预测和实验数据,除了在许多研究中已经研究过的分支以外,作者还提供了各种极化可观测量,另外还添加了一些新颖的唯象讨论。内容详见近期发表在Frontiers of Physics的综述文章Exclusive semileptonic decays of D and Ds mesons in the covariant confining quark model

image.png


致谢:衷心感谢FOPCo-Editor、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李海波研究员对本综述的邀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5136-1191197.html

上一篇:量子行走:12个超导量子位
下一篇:可压流体系统中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演化过程中的非平衡行为和形态学特征
收藏 IP: 223.104.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