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青岛的秋迥然不同于北方其它城市的秋。青岛的秋是独一无二的,既弥散着多彩的异国情调,又有独特人文所散发的氤氲之气。青岛之秋尤为值得浓墨重彩的书写。
青岛之秋,用一个词表达,就是“唯美”。青岛之秋,宛如画卷,徐徐展开,沧桑厚重。民国期间许多文化名人在青岛工作和生活,留存了丰富的文化遗迹。近现代历史文脉的沉淀构筑了青岛的城市底蕴和内在美。
青岛之美,体现在独特人文、自然环境因素与建筑等城市固有艺术品味的协调。人文建筑随时间沉淀而成为美的底色和音符;而自然环境则是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美的张力和韵律。
“碧海青天,不寒不暑;绿树红瓦,可舟可车”。青岛兼有以巴洛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等欧陆风情为基色的古典式建筑群和现代建筑群。火车站、教堂、八大关等各处建筑浓缩了近现代青岛的城市历史。西式建筑与层林共染,现代建筑与蓝天相齐。构成了既古典又现代的青岛城市和谐与自然美。
青岛之秋,既有“千里江山图”的富丽与高调,又有“清明上河图”的自然与繁华。“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红瓦、黄墙、绿树、碧海、蓝天,多彩纷呈。沙滩、浴场、帆船、栈桥、码头,一片忙碌。黄岛金沙滩,细浪翻滚。夜晚前湾港,灯火通明。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青岛的浅秋,则是别有一番风情的,恰如秋韵之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秋叶风姿,灼灼其华。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恼人的秋风,制造了离别的忧愁,才有秋韵的哀怨,抑或灵魂里也充满了诗情:“在颤栗,在倾诉,在寻觅,恍如梦中”。
青岛之秋,紫色喇叭花穿着小裙子在小径悄悄盛开;红叶石楠挥舞小红旗在秋风中熠熠生辉。九月树叶开始发黄。十月秋色渐浓,红枫由绿变红:初如额头上的朱砂,再如脸颊上的腮红,后如满脸的嫣红。即便立冬后,哪怕万木凋零、哪怕叶落大地;纵使化作污泥,纵使化作烈火,初心却也不改、不变,秋色也丝毫不减、不褪。
青岛的秋,如诗,如画,如染。中山公园的深秋浓墨重彩;八大关的秋天则风情万种。爬山虎在静静的阳光中闪耀着红光。居庸关的银杏、嘉峪关的枫树、山海关的梧桐,阵阵海风袭来,纷纷扰扰,排兵布阵。黄的银杏、红的枫叶,落英缤纷,翩翩起舞。
最美的银杏路包括大学路、居庸关路、湛江三路。银杏叶如落在绿茵茵的草坪上,像调色板上的油彩,重重地添上了秋的色彩;如落在马路上,如黄金铺地,在夜晚的灯影下更是浓墨浓彩。这只是百年银杏,看千年银杏则在庙宇中。道教圣地崂山,深涧幽谷、苍松竞茂、层林尽染。太清宫里、华严寺上千年银杏树枝繁叶茂,呈现苍老的金黄色,落叶随风零落,厚厚地铺满大地,为青岛秋色添上重重一笔华彩。郭沫若在《银杏》中写道:“你才是特别的喜欢,是因为你美、你真、你善。”“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你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
中山公园在深秋时季樱花树叶黄中带红,在蓝天衬托下,色彩斑斓。每年的深秋菊展,百花斗妍;中秋时节,桂花园丹桂飘香。汇泉广场的红枫,热情似火。汇泉角和太平角就像八大关伸出的双臂。小鱼山窥尽青岛全秋,山不在高却可远眺,登山俯瞰,栈桥、小青岛、鲁迅公园、汇泉湾、八大关景区、前海美景尽收眼底。
傍晚夕照的时光,背靠在路上黄色的长条木椅上,面朝大海,海风徐徐吹来,海面上波光粼粼。沙滩上情侣或紧紧依偎,或手手相牵。海堤上的游人如织,人头攒动,在海面的倒影构成一幅幅墨色的剪影。海鸥或翔集或四散,发出嗷嗷声;时而栖落停歇在海面上,任凭潮涨潮落;时而悬停在游人前面,发出叽叽之声。
特别是夜晚,散步在八大关细细密密的秋雨中,那是一种悄无声息、弥漫如雾的小雨。似乎蛩吟减少了唧唧,寒蝉静默了嘒嘒。可以听到自己的怦怦心跳,丝丝气息流过鼻尖的呼吸声,脚踩到树叶发出的脆脆声。远处的波涛声似乎也已疲倦,有气无力地拍打那突兀的海岸;有如呼呼入睡的打更人,漫不经心地追逐那流失的时光。年青的情侣手握着一只纤纤手,撑着同一把雨伞,漫无目的地游走,耳鬓厮磨、窃窃私语。偶尔几滴凉凉的雨珠飘落到长发上、睫毛上、红唇上。虽然有丝丝寒凉,回眸一望,轻轻一吻,但却忘记了时光,忘记了来路,也忘记了归程。
树叶飒飒,霓虹灯在树影下若有若无,光影透过浓浓的枝叶,斑驳陆离。偶尔有汽车缓缓地行驶,在微雨中留下几道多彩光路。雨滴飘飘扬扬,如舞女穿着轻纱,随风曼舞招展。路面上的红叶发出闪闪的星光。空气中弥漫着大海的腥腥味。
总体说来,青岛的秋则是浓艳的,静谧的,大气的。浓艳如西洋的水彩画,大气如大家闺秀,无需修饰,令人一见倾心。
借用青岛诗人赵平先生的《浪淘沙·秋雨》结束本文:
寒雨落空庭,寂寞残更。萧萧草木不堪听。可恼西风偏得意,做尽秋声。
冷酒对孤灯,诗句愁成。山盟海誓本无凭。桂影菊香留不住,徒自多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