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建华,2015. 从“丘”、“墟”到“虚”的转化考释与思考,http://www.vgelab.org.
【从“丘”、墟”到“虚”的转化考释与思考2015V1.2.pdf】
从“丘”、“墟”到“虚”的转化考释与思考
龚建华,2015/7/25
在虚拟现实与虚拟地理环境概念中,“虚”是一个关键的词。在2001年出版的《虚拟地理环境-在线虚拟现实的地理学透视》专著中,作者对于“虚”的字源及意义进行了如下阐述:
据李实(1999)对虚字的甲骨文的考释:
虚是土、丘的意思。进一步,虚,是“墟”的古字,可跟“墟”相通,而墟可指故城、废址,即表示曾经繁华、热闹,而如今废弃、残败、荒凉之地(辞源 1987)。这样,从古文字学看,虚包含有如下涵义:表示曾经有过、存在过,而如今不在场的事物或现象。如在时间上从“过去”扩展到“未来”,那么,虚还可表达:现还未到场、将来要出场的事物或现象。完整地考虑“过去”、“现在”和“将来”,虚可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在场(未出场)的世界。这里,现在的不在场世界,是指人无法直觉感知的、但与当前可感知事物或现象相紧密关联的世界。
近来,在北京王府井的三联书店偶然阅读到著名华裔美国美术史家巫鸿教授2007年关于“废墟的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与审美”一文,感到特别亲切与受启发。原先,作者对于“虚”的观点,是从甲骨文以及古字“虚”与“墟”相通分析而来的,从当时能获得的文献来看,一直没有发现有相关资料能证明或佐证我们观点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从艺术史角度,巫鸿教授关于“墟”涵义认识,则表明了我们专著中关于“虚”的含义分析基本是合理可靠的,是可以接受的,并同时大大深化了我们对于“丘”、“墟”和“虚”的关系理解。
巫鸿(2007)对于“丘”与“墟”进行了仔细的解读,认为中文里表达“废墟”最早的词汇是“丘”。“丘”,本义是自然形成或人为造成的土墩,但也有第二语义指乡村、城镇或国都的遗址。中国最早的百科词典《广雅》说,“丘,空也”;同时,在商代卜卦铭文里,丘被写成 或 ,即含有两个土墩或小山等立体形状的象形文字。张立东认为这个象形文字源自废城留下的残垣断壁的形象。所以,“丘”,作为一种独特的废墟概念与形象,可以包含二种含义:建筑物遗迹和空虚的状态(巫鸿,2007)。
巫鸿(2007)认为“墟”字,则在东周时期,逐渐成为表示“废墟”的第二个主要词汇。虽然“丘”和“墟”经常交互使用,但“丘”,首先是指一种具体的地形特征,而“墟”的基本含义是“空”。从“丘”到“墟”的变化转向过程,巫鸿认为是对“废墟”的内化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对废墟的表现日益从外在的和表面的迹象中解放出来,而愈发依赖于观者对特定地点的主观反应”。“墟”,是摧毁了的木质结构留下的“虚空”,可以更多地想象为一种空旷的空间,可以作为一种“空”场,在那里,前朝的古都建筑曾经耸立。所以,“墟”,不由外部特征的识别,而被赋予了一种主观的实在,而激发情思的是观者对这个空间的领悟(巫鸿,2007)。
而关于“虚”字,依据“虚”的甲骨文考释,“虚”是丘,又与“墟”字相通,所以,从“丘”,到“墟”,再到“虚”,则也可以认为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进一步变化转向。“虚”,则更多地远离了“废墟”的情景,转向了更广义的“空”和更主观的“想象”实在,更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但应该指出,中文“虚”字,含有的对于往昔已逝事物的追忆,“废墟”留下的遗迹、痕迹,则隐约地留在了“虚”的深层涵义世界。
所以,在《虚拟地理环境-在线虚拟现实的地理学透视》专著中,我们认为中文“虚”字,是面向过去的,是回忆式的,是静的,是“空”的;而西方的“Virtual”一字(具体解释见《虚拟地理环境》专著),则是面向未来的,是动的,具有面向显现的生机与潜在活力。“虚”与“Virtual”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某种细微差异性特征。
作为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类,“过去”与“未来”一样重要,东西方文化的“虚”与“Virtual”必然也必须相遇、相接、相融;作为一个整体,“虚/Virtual”共同完整地昭示人类虚拟文化的多元基因基质,以及“虚”与“Virtual”交融后人类未来虚拟世界发展的源动力特征。
参考文献:
龚建华,林珲,2001. 虚拟地理环境-在线虚拟现实的地理学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
巫鸿,2007. 废墟的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与审美. [美]巫鸿著,梅玫,肖铁,施杰等译,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pp31-82,201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