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world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bwxy197301 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心得。

博文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年龄分布

已有 11822 次阅读 2015-10-11 15:38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诺贝尔文学奖

   根据创立者的个人遗嘱,诺贝尔文学奖金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1900年经国王批准的基本章程中改为“如今来创作的”或“如今才显示出其意义的”作品,“文学作品”的概念扩展为“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即包括历史和哲学著作。文学奖金由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基金会统一管理,由瑞典文学院评议和决定获奖人选,因此,院内设置了专门机构,并建立了诺贝尔图书馆,收集各国文学作品、百科全书和报刊文章。诺贝尔奖每个得主除了得到一张奖金的支票外,还得到一张奖状和一块塑有诺贝尔头像的金质奖章。如果获奖者拒绝领奖,或者在次年10月1日前未能按基金会的要求兑取奖金支票,奖金都将自动并入主基金。这样的事发生过三次,其中两次是文学奖得主,分别是苏联作家鲍利斯·帕斯捷尔纳克(1958年)和法国哲学大师让-保尔·萨特(1964年)。

   (以上摘自:thttp://baike.baidu.com/view/30507.htm)

   截止2015年,已经有111位文学家、诗人等获得该奖项,其中,女性有14位,约占13%。1918年、1935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共6个年份没有颁发该奖项。

   1935年,瑞典学院的院士们因无法在表决会议中达成协议而停发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样做虽然不同寻常,却是符合规定的。因为按照诺贝尔奖颁奖章程:“瑞典学院可以每五年停颁一次奖”。193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停颁,其焦点就在对奥尼尔这一人物的争论上。在瑞典文学院里,“奥尼尔支持派”和“奥尼尔反对派”形成了对峙。(摘自: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ED_fd6o1dW2rOe3Xzn5InFwWufVRd_9l3QNmgN_4hy-z5LsGug_Owv3MbF2r2JUx32X4MG4DDN62nPUX_FZWCK)

   

   图1 1901-2015年获奖人数分布

       从图1看,文学奖只有4次是“双黄蛋”,其余都是只有一个人获奖。


图2 1817-1955年出生的人数分布

其中,出生最早的是1817年出生,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Christian Matthias Theodor Mommsen(特奥多尔·蒙森),他是德国古典学者、法学家、历史学家、记者、政治家、考古学家、作家。目前出生最晚的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的莫言,出生于1955年。

图3 1817-1955年出生的人数分布2

图4 1817-1955年出生的人数分布3(除开始和结尾两个时间段外,其它都是以12年为一个周期)


获奖者出生年份对应农历属相(仅按出生年统计)


图6 获奖者获奖时的年龄分布

  相比自然科学领域,文学奖有获奖者获奖年龄整体偏大。目前,获奖时年龄最小的是1907年获奖者,英国小说家、诗人Joseph Rudyard Kipling(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获奖时为42岁。获奖时年龄最长的2007年获奖者,英国女作家Doris Lessing(多丽丝·莱辛),获奖时已经88岁。


图7 93位已故获奖者的年龄分布

在111位获奖者当中,有93位已经去世。其中年龄最长者是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Bertrand Russell(伯特兰·罗素),终年98岁;年龄最轻者是法国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1957年获奖者Albert Camus(阿尔贝·加缪),年仅47岁。已故获奖者平均年龄为79岁。


图8 获奖者国别分布

 与物理学、化学、生理或医学奖相比,文学奖获奖者的国别分布国家数最多,达到了40个;排在前四位的仍然是法国、美国、英国和德国。

高行健祖籍江苏泰州,1940年生于江西赣州。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1987年移居法国,1997年取得法国国籍。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华语作家。

1938年获奖者赛珍珠是美国作家、人权和女权活动家。出生4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

获奖者信息摘自:http://baike.baidu.com/view/30507.htm及百度百科等。


推荐链接:解读诺贝尔奖“大”数据:想获奖先搬家

http://tech.sina.com.cn/d/i/2015-10-11/doc-ifxirmqc5012638.shtml



诺贝尔情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3146-927350.html

上一篇: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年龄分布
下一篇:多源信息融合、高被引论文与“睡美人”论文引用曲线
收藏 IP: 60.170.236.*| 热度|

2 蔡小宁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