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li030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li0301

博文

从社会贡献到社会认同与社会关怀

已有 3146 次阅读 2013-11-13 19:5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从社会贡献到社会认同与社会关怀

昨日下午“被学习”了宁波大学赵振宇教授沟通学的讲座,其中赵教授讲了自己在火车站遇到小女孩乞讨,讨要三元的例子,以此反应乞讨的艺术与技巧。

今日中午午餐,突然想到了这个例子,同时脑海中出现地铁上的一对残疾夫妻乞讨的画面,为了行文的准确性,检索了是上海地铁几号线的这对夫妻,结果发现竟然是假装残疾(http://www.voc.com.cn/Topic/article/201202/201202031030356853.html),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探讨这种社会现象,因此在此不予评论。

回到主题,我由这对“残疾夫妻”想到了曾经看过的一则报道,讲的是非典期间的那些医护人员,特别是被感染尚未痊愈的医护人员的生活现状,只能用“苦难”两个字来形容,检索到那则报道《SARS六护士的苦难生存现状》(http://tieba.baidu.com/p/129293374),文章的首段摘录如下:“在最危急的关头,她们恪尽职守,付出重大牺牲。当危急过去后,所有人过上寻常日子时,她们却滞留在那个可怕的病症中,承受着不为人知的伤痛。”

因此,从中午至今脑海里一直浮现着如标题所示的这句话“从社会贡献到社会认同与社会关怀”,并有不吐不快之意。

很多年前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讲人的价值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对社会索取了什么,而在与他对社会贡献了什么,这就是社会价值,人的价值是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个人价值从属于社会价值。因此,我一直将社会价值等同于社会责任与社会贡献,上述六位护士绝对是社会价值的践行者,但时过境迁,有谁还知道昔日的天使,有谁知道她们的现状和苦难生活,恐怕只有当事人知道其中的辛酸与悲伤、其中的苦与痛、其中的血与泪。真正理解关心、真正呵护照顾她们的恐怕只有她们的至亲至爱。除了她们,还有很多人在为社会贡献,比如见义勇为者、烈士等。

但我觉得这个群体绝对属于小众,而且可能逐步缩小,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关怀。为什么要加“真正意义”这个定语,因为,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领导某节日走进下岗职工家庭给予慰问;某某领导走进癌症村与村民共同进餐等等。但我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的深度。

说到了问题,当然离不开解决的方案,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社会认同,从精神层面上塑造大众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举一个例子,是不是有人认为见义勇为的是傻子,如果有,是很少一部分人,那是这些小众群体的价值观,但如果是很多人都这样认为,那么这就是社会认同的大问题。因此,我认为,政府要将社会贡献者的光芒展示出来,这种展示并不是评选,不是选典型,而是需要将每一个社会贡献者的社会贡献都展示出来。比如可以根据贡献程度不同(我认为贡献不分大小,但从实际操作出发,暂且用“贡献程度不同”一词),从国家一级开始表彰,然后省市县,然后是乡镇村,这个过程要深入、要广泛、要持续。特别是对这些社会贡献者居住小区或乡村都需要进行宣传与表彰,首先从思想上塑造人们对这些社会贡献者的认知与认同,让人们从心底把他们当成勇士、英雄,而不是残疾人、可怜人。

其次,就是社会关怀要跟上,这种社会关怀并不是领导节假日送几百元钱,烈士子女高考加个十分、二十分,而是社会大众的关爱,真正从生活中的细节、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出发关爱我们的社会贡献者,其实他们要的很少,有时只是一张工伤、伤残认定书。因此,我建议县市乡镇村要认真、仔细、全面的统计社会贡献者,了解他们实际生活中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要增加解决这些问题的力度与频率。此外,要呼吁人们力所能及的为他们做些实际的事情,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作为个人,他们为社会付出了太多,他们承受了太多。是时候,我们和我们这个社会该为他们做点什么了,该为他们撑起一片天空了。

                                                                                         ——李栋(理科男) 2013年秋于同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7190-741480.html

上一篇:窗外
收藏 IP: 222.66.1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