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科学网上又流行谈理想,而且谈得上纲上线、炮火连天的,很多和理想本不搭界的东西都混了进来。作为一个曾经把一份理想HOLD了将近30年才开始有点儿摇动的科学家伙,此时不说两句显然会让人觉得比较OUT。其实,在科学网博客上看帖2年半以上的博友也许还有人曾经注意过,我早在2年半以前就谈过“理想”,当时那篇博文不但谈了“理想”,而且还很有“主义”的【1】。先把旧文的文本贴上,然后再说今天的观点。
我看“理想主义”
刚才看了王晓明老师的博文“寒春、吴飞鹏和我:三个理想主义者”【1】,我在评论中写到:
理——理性
想——思想
主——主张
义——道义
现在,我就详细地说说我是如何解读“理想主义”的,因为我或许勉强也算个“理想主义者”所以才会有看到这篇文章后便突然爆发出写写“理想主义”的冲动。当然,由于很多人都主张学者应该“多钻研问题,少提些主义”的,“主义”说多了容易让人厌烦,甚至还可能被人给扣上“XX主义”或者“N毛党”的帽子,所以我干脆先把“理想主义”断成四个独立的字,然后再组词详加分析解读。
(1)理
“理”是“理性”的“理”,也是“道理”的“理”。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理想主义者”比较怪,他们可能与世俗的普通人想法很不一样,所想多是空想,所说多是胡说,所做所为就更加“不切实际”了,因此不免会对“理想主义者”敬而远之。我想说,“理想主义者”其实首先是“理想”的“注意者”,他们是真正重视自己理想的那种人,而不是随便地说出很时尚的“理想”,然后又迅速忘掉甚至背叛自己“理想”的人。这些“理想注意者”的既然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必有其原因,通常他们的“理想”是在理性地充分思考过自己的状况、研读过历史、分析了现状并考虑了未来之后树立的,多半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最优化的选择,所以也应该是有他们的道理的。当然,也许会有人说“理想主义者”是被人“洗脑”后变成了“一根筋”,可问题是,“一根筋”那么容易被“洗脑”么?后面没有深刻的“理性”作为根基的“理想”,可能会很善变。
(2)想
“想”是“思想”的“想”。前面我已经说过,真正树立理想的过程其实并不简单,应该有一个“思想”的过程,“理想”本身是思考的结果。同时,由于“理想”要到未来才能实现,所以注定了它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也只能是一种思想。由于这种思想是虚的而不是实的,换句话说可能会被认为是很虚妄的,却不会立刻带来实际的利益,正因为如此,能不为眼前利益所动、始终坚守理想的人才会那么少。
(3)主
“主”是“主张”的“主”,也是“主动”的“主”。很多“理想主义者”不会停留在自己树立理想、让这种思想永远埋藏在自己的脑海底部的阶段,他们会把这种理想表达出来,或写或讲,通过立言让它作为一种主张流传于世,影响更多的人。他们还会主动地把思想付诸行动,让“理想”得以实现,而这正是。“理想主义者”与空想家甚至妄想狂最大的区别所在。
(4)义
“义”是“道义”的“义”,也是“义务”的“义”。“理想主义者”往往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他们关注人类社会的“道义”,会主动把解决人类面临的困难、改善他们希望改善的那部分人的生活状况作为自己的义务。
实际上,芸芸众生之中,很多人可能是“利想主义者”,利益是他们经常思考的东西,也是他们行动的动机所在,时常因“利令智昏”做出些蠢事。相比之下,“理想主义者”似乎永远是少数,但他们却很可能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最重要的来源。
~~~~~~~~~~~~~~~~~~~~~~~~~~~~~~~~~~~~~~~~~~
参考:
【1】王晓明:寒春、吴飞鹏和我:三个理想主义者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5863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336079.html
我认为,对于每个人(特别是普通人)来说,理想有一点儿就够了,不能完全没有,但也不能过多或者过大。
完全丧失了理想的人,将从此没有人生的目标,搞不好就退化成了尸位素餐的行尸走肉。
有太多、太大理想的人,固然可以很有目标,并且每天都充满激情地学习和工作,但是为了实现太多的理想和目标会让自己每天都很忙很辛苦,可能会因此疲于奔命,这种状况很难长期保持住。理想如果太大,脱离当前的现状太远,可能缺乏可以走得通的途径,便可能时常碰壁,又是几乎无法实现的。为了太多、太大的理想而奋斗,需要非常强悍的意志和毅力才能够坚守住,也需要非常好的体力才能拼搏尽可能长的时间。实现理想的过程,是一次人生和事业的“长跑”——马拉松或者万米(只可惜长跑已经被取消了)。实现理想就如跑到了“终点”,人可能一下子就累倒了,更多的人可能在长跑的过程中就已经耗尽了体力或者失去了信心而中途退场。
如果理想不是太多太大,而仅仅是“有一点儿”,则更像是去跑个100米、200米、400米甚至800米、1500米,如果不要求在奔跑的速度上去直追博尔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可能很多人都能够跑得到,跑一跑还是可以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甚远大的这“一点儿”理想,可以让他们有个目标和“奔头儿”,每天都能很充实地活着工作着,还能在付出一定的努力后实现这个小小的“理想”而获得些成就感和心理满足。在以自己正常的、没有透支的体力达到一个近期目标并实现“一点儿理想”之后,他们可以有信心去树立新“一点儿”理想,而且有体力去实现这下一个理想。
最后讲个故事:
我们的井孝功教授在前些年搬进了新楼,可惜给他们家分的是5楼。井老师的夫人赵老师腿脚不是太好,始终担心爬楼梯太累,认为自己不能一口气走进家门。我们这位长期主讲《量子力学》、还编著若本《量子力学》教材、对量子力学做过很多独到研究的井老师问赵老师:“你可以爬上半层楼不?”回答是“这当然没有问题!”“那好,你爬上半层楼,然后在缓台处站住歇一会儿,然后再爬半层楼,再歇一会儿,。。。这样半层半层的走,你就可以到家了。”看看,“量子力学”教授把上楼的过程搞了一次“量子化”,就基本解决了上楼的问题。
理想,或许也是可以这样“量子化”的。
参考:
【1】 吕喆:我看“理想主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336079.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