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应用研究OR实用研究

已有 4722 次阅读 2012-8-21 08:00 |个人分类:科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应用, 实用, 实际, 适合, 应该

吴飞鹏老师昨天给没中基金的童鞋们说了句安慰话——“没中基金的科研也应该有出路”【1】,捎带手重申他对发文章套路的“应用基础研究”BS。今天早上,看到镜大侠(Mirror、米拉)说——“咋一看,没中基金的科研也该有出路是句安慰话”,并认为应用基础研究的提法并非不好,而是被国人“糟蹋”了。在后面提出“暂时废除应用研究的说法,改用实用研究,也许会更明确一下资金投入的目的。”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提法,值得俺这种喜好咬文嚼字的人写篇博文分析分析。

应用研究,从字面上去剖析解词,大抵可以理解为“应该”被“用上”的研究。实际情况是,应该用,很多冠以“应用”标签的研究结果,限于技术成果本身的不成熟性或环境、成本、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却未必真能马上用得起来。至于很多“应用基础研究”,堪称“鸡雏”级的,要长成能下蛋的“老母鸡”或者能打鸣、有战斗力的“大公鸡”,也都需要些时日。如果在技术和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处于某种急功近利的目的“硬”是要推进所谓的“应用”,那便是“硬用”了,后果也很难说。可能是“蝇”、“萤”至多是“莺”级别的(前几天看奥运会,至多还有“蝇级拳击比赛”,借用一下),没有太大的力度、光亮和动静的。如果做得足够完善,或许能够达到“鹰级”,有高度、有力度、有竞争力,那才叫真正的“赢用”或者“盈用”研究。譬如我们小学练习的那些“应用题”,算个给水箱注水放水之类的东西再加点儿略显复杂的容积计算,是“应该”在我们理解大雨造成内涝现象时“用上”的基础知识,有多少人用,用到了什么程度,用上后是否真的能很好地理解这些现象,其实也是个问题。

实用研究,若也从字面去分析,不妨理解为能够实际使用、而且事实证明适用的研究。在当前的中国,做实用研究的主力军实际是以处于生产生活最前沿的那些人为主,主要解决那些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或者探索可以提高产量产率、降低成本,以增加利润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在实用研究层面,目标相当明确,成效也可以非常清楚,可能“应用”根本不是问题,在哪儿用、怎么用、用到什么程度,才是问题的关键。然而,“实用”虽然是大家都很关心的,甚至老百姓见到俺们这些在大学或者研究所里面工作的人,总不免要问问“你是搞啥研究的?”“你研究的东西能干啥用?”“俺们啥时候能用上”等等问题,但是,真正作为老百姓最关心的那类研究,却一般不会被学术界太当回事儿。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科学原理清楚(这会被认为不难),没啥科学问题值得研究,更谈不上多大的创新点,也可能是技术问题和影响因素过于复杂(无从下手),三下两下还真搞不定。企业界对实用研究的成果技术最关心,希望能够拿到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为自己争得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他们要的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实用部分,通俗点儿比喻,要的是“蛋”或者出栏成鸡的“肉”,对养应用“鸡雏”是没啥兴趣的。其实也不能怪人家急功近利,毕竟“鸡雏”(基础)的成长周期很漫长,中间的变数太多,当然,倘若应用的“鸡雏”如果自己陶醉于有饲料吃、有水喝这个童年阶段,甘于当永恒的童鞋而刻意回避长了去“产蛋”“打鸣”“角斗”,也是很没出息的想法。

 

参考:

【1】    吴飞鹏:没中基金的科研也该有出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814-603964.html

【2】    Mirror(李维博客):没中基金的科研也该有出路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id=60424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604279.html

上一篇:手机电话号码本GB码-UTF8码转换程序
下一篇:预告:今天黄安年老师的博客点击量将破1000万
收藏 IP: 219.217.246.*| 热度|

12 李伟钢 刘全慧 李学宽 武夷山 刘洋 李汝资 陈小润 赵凤光 曾庆平 wgq3867 dulizhi95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 2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