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小——图书馆 精选

已有 6892 次阅读 2012-2-10 20:31 |个人分类:生活感悟|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大学, 图书馆, 阅读, 学习

    不久以前,我搞了一篇善哉博文——“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小——食堂”,标题是模仿YC老师的的“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少”系列起的。沾YC老师的光,骗了不少点击。昨天评论YC老师的博文,她在回复中建议我续写“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小”,俺很愉快地接受了她的建议。不过,我的经历没有YC老师丰富,兴趣没有YC老师广泛,文笔更没人家好,真的想凑成一个系列,难度相当大。思来想去,决定这第二篇写写上大学时的图书馆。因为,年轻人上大学,第一重要的是生存,所以吃饭肯定是第一位的,不吃会饿死;吃饱了饭之后,就应该读书,而读书最重要的去处便是图书馆。其实,教师和教室也很重要,但那叫听课,不叫读书,既然我们老百姓愿意把接受教育称为读书,我们就不妨说说读书。

二十多年前以及更早的我,是非常喜欢读书的。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很喜欢去图书馆读书,也挺喜欢从图书馆借书回来读,其实当年大部分的同学都是这样的。当年吉林大学的图书馆就在理化楼的右侧,是一幢面对着解放大路的T形旧楼,据说曾是伪满洲国的煤炭部所在地。记得当时理科和外语外借书库在一楼,社科阅览室在二楼、社科外借书库在三楼和理科图书和杂志阅览室等四楼;在一楼半还有一个接出去的大厅,是学生的自习室。

当年借书并不像现在这样方便,既没有计算机检索,更谈不上联网或下载电子图书,能用来进行图书检索的是借阅室的一排排一列列的抽屉里面穿在一起的图书卡。要想查找一本书,就需要通过卡片查找到索书号,填写在索书单上,再请图书管理员老师到书库中去查找,找到后搬运出来。当年的图书管理员老师非常辛苦,一天要往返前台和书库不知多少次地搬运书籍,所以臂力都是不错的,结果学校每年运动会上的教工组的拔河比赛,冠军经常被校图书馆夺得。因为图书检索本身也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乱翻乱找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在入学教育那几天里曾经专门请了图书馆的一位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图书检索课,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索引方式的使用。想想当时我们的学习热情还真是很高,在学过之后不久我们就跑到图书馆去借书,而且一下子就借满了5本。当时的借期是一个月,对于一般的书籍,一个月是够用了,但对于一些参考书或习题集来说,因为整个学期都要看,一个月的借期是不够的,有时只好同寝室的同学连续去借。除了习题集和参考书,我还经常到三楼的社科书库去借“闲书”看,闲书除了小说,就是军事或历史方面的书籍以及人物传记等。

二楼和四楼的阅览室也是当年我经常光顾的去处。每当下午在理一阶或理三阶听完第六节课,或者在理化楼的实验室作完了实验预习(当时的实验课是下午有两节预习,晚上或次日上实验课),剩下的时间经常被用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当时阅读的兴趣很广泛,既有《物理》、《大学物理》、《物理通报》和《现代物理知识》这些和本专业相关、自己也看得懂的专业杂志(当时《物理学报》之类太专业的杂志因为一时还看不懂而基本不看)或专业参考书,也有跟自己专业毫无关系的《无线电》、《电子世界》、《史学月刊》、《文史哲》等“闲书”,以及历史军事类的书籍。现在还很怀念当时图书馆阅览室的那种静静的阅读环境,虽然桌椅以及很破旧,在冬天窗户还会漏进冷风,也不曾破坏阅读时的心情。

外文专业期刊阅览室虽然在我读本科期间基本没有光顾过,但它却是我读研究生阶段论文开题前每天必去的地方。当时,我们被导师告知,将给我们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文献调研和开题报告撰写,然后进行开题报告。我充分利用了那段时间,每天几乎从早到晚地泡在图书馆,把15年间的《化学文摘》(CA)搬了个遍,针对我积极开展研究的课题查了很多文献,写了长达17页的开题报告(全部手写哦)。不过,后来因为研究工作需要,导师安排我去做新的研究课题,这个开题报告的文本被我留给了和我做同一个方向的同学。

图书馆一楼半的自习大厅,也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有趣场所。这个自习大厅以前可能是个礼堂,所以在最里面居然有一个近一米高的舞台,不过舞台上面早已不再有人歌唱或者舞蹈,而只是摆放了若干阅读桌和木椅,供同学自习时使用。因为“舞台”离地近一米高,所以上下都须踩着两旁的步梯,加上这个大厅的地面是铺设了实木地板的,所以有人走动时声音清脆响亮,自习者若无足够的定力其实很难静心,让人觉得这里实在不是一个很好的自习场所。因为离我们的宿舍很远,所以如果不是找不到自习位置(理化楼的三个阶梯教室都有课或者报告),我们是很少来这里自习的。

随着年龄渐长,特别是工作以后经常杂事缠身,图书馆以及很少去了。此时自己实验室、办公室和家中的图书在日益增多,但却很少再像青春年小时的那些潜心阅读了,看来“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参考:

1】吕喆: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小——食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52747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536171.html

上一篇:“休假式治疗”与“美国放宽中国公民签证”
下一篇:从关于师生关系的三句“老话”说起
收藏 IP: 61.167.60.*| 热度|

46 王涛 邓旭坤 武夷山 边媛媛 刘艳红 曾泳春 肖重发 刘立 曹周阳 罗汉江 蔣勁松 沈海军 王修慧 曹聪 贾伟 唐凌峰 赵凤光 蒋继平 王德华 褚海亮 麻庭光 李宁 秦四清 刘洋 许培扬 刘用生 肖海 张志东 赵明 张玉秀 黄晓磊 苏德辰 王启云 庄世宇 朱志敏 张珑 余昕 徐耀 陈国文 李毅伟 李伟 anonymity zhangcz07 crossludo zzjtcm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9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