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两周参加了两次保研生的面试。这些成绩领先的学生们,虽然考试成绩都还不错,有的课程成绩甚至接近满分,但有些学生在面试过程中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这种现象也引发了我一些思考。
每次研究生面试,我都被分在主要负责考察学生科研经历和科研能力的第一组,每次面试,我经常问的第一个问题永远是“你在本科阶段是否参加过课外的科技活动?”虽然在博客中直言不讳地把要考察学生的问题抖露出来似乎有些不妥,但我要说,这是一道最不怕泄密的“考题”。因为,这道“考题”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所谓的答题秘笈或者攻略,它充其量只是个“引子”,可以用以引出后边的一系列问题,对那些问题的回答情况才能真正反映学生科研能力。要想解答好这道题,取得近乎满分的好成绩,需要的不仅仅是面试前的“临阵磨枪”,更需要在大学的前三年做很足功课、并在面试过程中有一个完美的发挥。
对于这个问题,以前很多学生的答复是“没有”。这个答案并不奇怪,也不意味着学生如何不堪。因为对于一些出自名气不大、科研条件和氛围不大好的普通院校的考生,即使他们自己有这个“心”,学校也没这个“力”。对于处在科研条件很好的大学中的本科生,在五彩缤纷的大学生涯中,也不是人人都对科技活动感兴趣,更何况愿意指导本科生“玩科研”的老师其实也不见得有多少,除非这个学生铁定会跟其继续读研究生,否则“裁自家的花布为她人做嫁衣裳”的事儿,不是人人都会乐此不疲的。
最近,学生们对这个老问题的答复有了可喜的新变化,已经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回答“有”或者“参加过”了。这个转变的推动力源于“本科生创新实验计划”等项目的开展,以及学校在本科生科技创新方面投入的加强(正常情况下,申报的课题几乎都能被批准,差别只是项目级别和资助经费的多少),再加上2个“创新学分”必须取得才能毕业的硬性规定,我们学校的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已经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但是,仅仅“参加过”,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做了神马(什么)?具体是什么原理?进展或完成情况怎样?实际效果如何?个人从中收获多少?却是随后值得关注的更为重要的若干问题。
有些学生,在参与这些课外科技活动时会选择做“神”,而不是做“马”。确切点儿说就是“仰望星空”、“神游万里”地想像偏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具体工作偏少。想想可能很容易,真做到多半很难,至少对没有实践经验的本科生来说是很难的。因为“想”的可能不切实际,实际“做”的又不够,所以许多学生仅仅是“参加过”,而远远没有做到“完成了”。换句话说,许多科技创新课题在学生手中“半途而废”了。这种课题“中道崩殂”的原因和教训有很多,我不在此详述,以后会找机会专文论述。
那些真正能完成科技创新课题既定目标的学生,的确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很多经验教训,真的能够帮他们迈出科研的第一步,也给其未来的学术研究生涯打下一个不错的基础。如果在完成之后还能够及时总结,检讨整个过程的,对个人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回到对这道“面试题”的解答上,每年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够给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这样的学生,至少具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和很清晰的思路。相比之下,有些学生做完了,却没有理清头绪,不能用自己的话清楚地表达出自己完成的工作;有些学生不但没做完,甚至不能把最初的设想和进展情况讲清楚,更别说从主客观各角度认真总结失败教训了。
事实上,要“解答”好这一道面试题,或许真的需要用三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用自己的眼睛去仔细地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努力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勤奋地工作,最后还要能够用自己的嘴把整个过程清楚地表达出来(至少要能够把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回答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