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歼20的高调首飞意义何在?

已有 6712 次阅读 2011-1-13 22:28 |个人分类:军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保密, 透明, 隐形战机, 歼20, 首飞

前天,咱中国那架外表黑黑的四代机(简称“黑丝带”)在万众瞩目之下首飞成功。这架以歼20为型号的战机外观很诡异,它具有酷似歼10的无平尾鸭式布局但有一对儿全动V形垂尾,浑身黑黑的涂装、棱角分明的机体和暗淡的尾喷管又明白无误地说明这是一架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隐形战机。

与以往中国尖端武器(例如歼10)的研制、列装和公开的程序完全不同,歼20的首飞很高调。我还清晰地记得在2006年底歼10战机突然亮相CCTV的新闻联播所产生的震撼,当时我曾在自己的sina博客上写过2篇博文【12】。我在分析了促成歼10猛龙战机比较快地公开的各种因素后认为歼10猛龙战机的公开,是我们对自身军事力量变得自信的一个开端,它可能是我们对待先进装备的保密和宣传这对矛盾的处理方式发生转变的一个新起点。 2】但这一次歼20的公开,居然做得比其大哥歼10当年已成军后才公开亮相来得更迅猛,这倒是颇令我感到些意外的。

今天我在博文里分析歼20高调首飞的意义,其实已经是“炒冷饭”了,因为相关的议论已经铺天盖地地进行了一个星期,很多话都已经有军事观察员、时事评论员、军事发烧友等说过了。不过即使难免唠叨的嫌疑,我还是想说几句:

(1)20的首飞即公开,意味着我国已经对自己防务装备研发和生产有了很强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因为已经有了连续多年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我们已经有实力打造出可与竞争对手一较高下的高技术装备,这时候既无须靠秘而不宣悄悄准备一把不为人知的“暗器”,也不再强求那种“撒手锏”绝招的效果,而是堂而皇之地直接“亮剑”准备“单挑”。既然美国可以在“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就敢在媒体上公开讨论下一代的武器和战法,俄罗斯也敢在T-50首飞之后不遗余力地报道,正在高速追赶的中国自然也不甘示弱,开始在首飞阶段即昭告世人。这样做表达出的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要和美苏(俄)欧同台进行现代化军事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竞争而不再自甘落后。我们必须明白,这是观念的重要转变。

(2)警示对手,振奋人心。歼20的首飞即公布,并由最高层直接证实,显示了我国在国际军事交往中“透明度”的增加,虽然有些国家在口头上总是抱怨我们的“透明度”不够,但心里却难免会极度厌恶这种可怕的“透明度”。在以往的“韬光养晦”年代,很多兵器的研发和装备程度是处于“朦胧”状态,那些以我们为“假想敌”的国家必须想尽办法去获得情报进行分析,才能判断我们的装备水平和作战能力。或许因为敌手不知道我们的真实能力而绝对不敢轻举妄动,但同时国人也会因为不知道本国军队的装备水平和战斗力而常常陷入对敌手先进武器和战法的恐惧之中,所以虽倍受欺辱也不敢轻言反击。当我们老百姓知道那些所谓最先进的武器其实已经做到了“你有我有全都有”,当然也就可以“路见不平一声吼”,然后便“该出手时就出手”。也就是说,日后的战争将不再是掌握了先进兵器一方来唱“独角戏”登台表演“灭绝剑法”之时,领先N多年的先进武器的威慑作用就会大减,城下之盟将不再那么容易被迫签订。与之相反,这时候谁再敢轻易挑起战端,都可能被力量相近的对手打得大败或者被拖入“持久战”的泥潭,此时大家才有机会享受由军事力量平衡带来的和平。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的“透明”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它明白无误地告知那些意图欺辱中国的国家,我们是有反击能力的,同时告诉国人——别害怕,“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其中就包括咱自己的“隐形飞机”。

***************************

参考:

1】自信的老师:谈谈歼-10猛龙的公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33952010006nt.html

2】自信的老师:再谈歼10猛龙的公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33952010006uk.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404214.html

上一篇:妙笔生花——我也收到了“青花瓷”笔
下一篇:“牛”与“不牛”,从氮化硼说起
收藏 IP: .*| 热度|

15 武夷山 刘洋 诸葛淑媛 陈儒军 蒋永华 曹广福 王修慧 吉宗祥 杨正瓴 李学宽 李永丹 武京治 ffy liangqiang tuner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