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0年11月21日)早上看CCTV-2《第一时间》栏目的读报节目,读报人“光头”王凯在读到一条关于药品说明书的内容时提到,现在很多药品的外包装上注明的单位是“克”,而里面说明书上的服用剂量部分却写着“毫克”,如果使用者搞不清楚二者的关系(和米与毫米一样,是1000倍的关系,中学和大学物理课上都讲过的),就容易出错。我不知道是否真有很多人在这个地方有过困惑甚至出现过问题,但我想,如果真的有很多人搞错了,那确实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不但关乎个人健康,更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素质教育”的成败。因为在我看来,会阅读说明书、能按照说明书去正确地使用各种产品,应该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人的基本素质。
其实,我们每一次要去了解一个新的物品的基本原理、掌握它的使用的时候,当我们每一次面对一个新闻事件,想理解其来龙去脉和所能产生的影响的时候,当我们每一次遇到棘手的问题,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都是在参加一次“素质教育”的“考试”。成功的“素质教育”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可以利用他们多年所受教育获取的知识和长期工作实践积累的经验,从容地应对这些“考试”。相反,失败的“素质教育”,有可能在并不太长的教育阶段在学生的头脑中以“填鸭法”灌入大量难以“内化”的知识,这些知识在短期内是一种负担,压得学生难以喘息,考试拿到成绩之后就会立刻被“卸载”(没办法,学生要给自己减负),在长期看可能也只是一片片过眼浮云,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这样的模式培养出来的人,由于不善于运用学过的知识,而难以通过那些每天都在进行着的“素质教育”的“考试”。
事实上,虽然现如今我们无比重视“素质”和“素质教育”,但如果没有时间和兴趣对知识进行“内化”,没有努力去做到真正的消化吸收,就不能在需要的时候正确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因此也就会造成很多人会犯一些低级错误,偶尔还出现个别受过长期教育、拥有高学历的人被没啥学历的人成功忽悠的案例。如果连正常的科学文化教育所能培养的这部分素质都没法保证质量,何谈其他素质?当然,或许其他方面的“素质”在社交活动等方面更有“显示度”,但它们只能算是一些“加分”的因素,绝对不是最基本的“素质”,如果最基本的素质存在不足,这些“分”也将无处可加,这就好比是高中生手里握着几十分的“加分”却没有参加高考一样没有太大的意义。
作为一个“前素质教育时代”培养出来的学生,我的中小学阶段没有经历过目眩神驰的“素质教育”,因为没机会像大多数八零后那样参加过各种班,所以不会专业意义上的画画、弹琴、打各种球、唱歌和跳舞。我之所以还能够以相当业余的水平去白描人像,能跟着自己的乐感在电子琴上瞎按鼓捣出个调调,敢在K歌时吼几嗓子自己觉得过得去的歌曲(总被那个据说是唐骏发明的打分系统鼓励为“有培养潜质”,囧!),能用电子元件搭出来一些自己想用的简单电路仪器,全凭自己的天赋、兴趣和不需要减负的童年。我自信可以通过我所说的这种每天进行的“素质教育”的“考试”,是因为我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各种新问题的挑战,用比较短的时间把握关键环节,进而通过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因为缺乏系统的“素质教育”,我很可能根本没法通过别人定义的“素质”基本测验。但这并不会让我感到如何悲哀,因为能有自己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而非盲从迷信,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无需去模仿别人,已足以让我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