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话说“模式” 精选

已有 5338 次阅读 2010-10-22 20:25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模式, 摸式, 漠视, 抹试, 默试

    刚才在QQ群里聊天,有博友表示希望看到我的新作,这时我才想起我已经有多日没怎么正儿八经地写博文了(前两天那篇拿几条“围脖”凑起来的博文不算)。为了不让关注我、支持我的博友们失望,也为了在周末帮自己放松一下,静下心写篇新博文。

     这个题目其实是受前天刘广明老师的博文【1】启发,我曾把刘老师博文中的“中国模式”弄成了“中国摸式”,后来又想到了“漠视”、“磨试”、“抹式”、“默试”等一系列词语(有些可能是我新造的),现在如果我这些词加工一下,串起来时就凑成了这篇博文。

“模式”这个词,出现的频度好像挺高的。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2】:模式(Pattern)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模式是一种指导,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你完成任务,有助于你作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显然,按照这个解释,“模式”的层次是很高的(方法论级别的)。在形成“模式”之前,显然要先有若干(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确定这些解决具体问题有用的办法的过程,大抵是需要摸索一番的,因此邓总曾提出要“摸着石头过河”。把这些方法加以归纳并提升到理论高度,才会最终形成“模式”。考虑到这个全过程,在没有最终定型成真正意义上的模式之前,或许先有个“中国摸式”也不错,这样至少可以很形象地体现出咱们的努力探索,既没有僵化保守无所作为,被既有模式限制死,也没有简单地去照搬照抄。

其实,已经有个好的“模式”那是最好,在这个模式的指导下去做就是了;如果还没有足够好的“模式”,就此去探索搞个“摸式”似乎也不坏。做事情、求发展,真正怕的是“漠视”,即对各种问题,无论是非常明显的还是隐藏很深的,一概装作看不到而无所作为。

如果不漠视那些问题,有点儿作为,具体的做法也是有区别的。其中一种可以采取的做法是“抹式”,也就是“和稀泥”,或许符合中国的中庸传统,也能让众人基本上都可以接受(至少短期之内),但似乎不是长久之计,选择“抹式”就如当了“泥水工”,是比较辛苦的。

有所作为的另一种做法是“默试”,即悄悄地摸索,默默地尝试。少说多做,“悄悄地干活,声张地不要”,这样或许短期内外人听不到多大的动静,也看不到多热闹的场面,但实际却是外松内紧,这样可以减少很多外来的压力和干扰,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解决关键问题上,或许能收到“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奇效。当然,这种“低调做人,高规格做事”的风格,似乎不太符合当今的潮流。对当事人来说肯定是一种“寞事”(寂寞的事)。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改革所做的尝试,很有可能会成为“磨试”,即需要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和耐力去慢慢地“磨”。这种“磨”,意味着会在不同人、不同思想、不同体系之间发生的“摩擦”,或许会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地“磨合”和“试探”中最后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大概要像伟大领袖曾经说过的那样——“不要急,慢慢来。”(武夷山老师提醒,应该是“不着急,慢慢来”)

====================================

刘立老师的精彩评论:

发表评论人:liuli66 [2010-10-22 20:56:15]  
对“模式”,
不能采取“漠视”的态度,
更不能采取“抹式”(抹布擦掉)的态度,
采取“默试”(可做不可说)和“磨试”(磨合试验),是好的。

~~~~~~~~~~~~~~~~~~~~~~~~~~~~~~~~

参考:

1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是慎提中国模式的好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5066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7878.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376009.html

上一篇:用“精彩点评”去织“围脖”
下一篇:陈辉vs曾庆平,谁更出彩?(外一则:本人300篇博文纪念)
收藏 IP: .*| 热度|

21 武夷山 诸葛淑媛 余世锋 陈儒军 赵明 王德华 刘雯 刘立 刘钢 苗元华 张天翼 李学宽 高建国 李泳 曾庆平 刘晓瑭 丛远新 刘广明 曾新林 ffy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