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去王宝山老师的博客上看新博文【1】,顺便“秒杀”他在上一篇博文【2】中承诺赠送的“集手写、绘画功能于一体的最新款名牌‘笔记本’”(还带手写签名的)。这次王老师提到了师生交流中经常出现一个场景,即学生(主要应该是研究生吧)常会追问“做这个课题有啥意义?”看来,现在如果导师说不出足以让学生“信服”的课题研究意义或价值,那么有的学生就很可能会“罢工”至少要有“怠工”情绪,这时课题的进度(如果不是自由探索的题目)也必然受到影响。面对这种学生,其实导师也应该反问一句——同学,你不做这个课题打算做啥?
是的,就是“打算做啥”。在这里,“打算”可以认为是“打算盘”,当然这个说法很“老土”,因为现在善打算盘年轻人不多了,都按计算器或者直接编程序了。通常情况下,导师要打导师的大算盘,他要考虑一个课题组的全局,谋划N个人参与的课题,更像编一个“软件系统”。学生也在打自己的小算盘,他们在从自己的视角去主动评价所做课题的学术价值、对社会的意义甚至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会考虑在做这个课题中自己的利弊得失(做到什么?得到什么?学到什么?),这有点儿像编若干个“子程序”或者“函数”等“模块”。如果学生认为自己所做之事“没意义”,工作结果可有可无,无关紧要,干活就是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消耗自己的体力,就不会主动去干,就算在导师的“威逼”(不干就别毕业)和“利诱”(干了就有钱赚)之下做了,也难免会有只出工不出力(或不出大力)应付了事。其实,这个“意义”,看似有了结果才能被证实其真正存在,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处在被培养的状态的学生来说,“过程”才是真正重要的,“意义”应该体现在过程之中,正如宝山老师所说,一个课题更多时候是在“做”的过程中才发现其真正意义与价值。你不做,就没有意义,说啥意义啥价值都是骗人的鬼话。可以说,任何安排给研究生去做的课题,最保底儿的“意义”就是可以训练研究生,提升其科研能力。
如果说一个课题在研究生开题时能说出些“意义”,这些意义通常来自于导师的讲述和文献的启示;在做的过程中会品出一些“意义”,这是研究生对所做工作的切身感悟;如果做得认真刻苦,在最终结题时应该还能讲出更进一步的“意义”,此时所说的不是过去的、别人告诉你的意义,而是你自己要告诉别人你的工作的“意义”,它可以去启示、教导后人。所以在课题结题时,通常不但有对已完成工作的结论,而且会有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现在导师和学生经常面临的问题是,难免有学生会在拿到课题时就一口咬定课题“没意义”而不肯做,也时不常地会有个别导师会拿一些并不“新鲜”的或者不切实际的课题方案要学生去做,学生自然会很抵触,以致直言“没意义”。面对着两种情况,就有了说出标题那句话的必要,这也就有了本文存在的“意义”。说出这句话的场景,可能导师被学生不断追问“意义”纠缠得不行之时,所以发出这种无可奈何反问,才把寻找课题的“皮球”踢还给拒绝课题的学生。学生如果能接住这个“皮球”,真提出自己的想法找出一个课题出来,和导师深入细致地讨论是否值得做(有意义)和怎样做,这个问题就算得到了圆满解决。这样算是比较好的结局,学生在自主寻找课题的过程中可以得到锻炼,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如果有幸碰上真正有能力的研究生,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没准会帮导师开拓出一个新的更好的研究方向呢,绝对是大家期待的“双赢”。
但是,如果学生自己不能提出课题,甚至根本没打算做啥,只是一味地以“没意义”为名否定和拒绝导师派发的课题,在心里面打算做的其实是烤脱附鸡阿姨出国、上网游戏人生、谈恋爱、当“小资”享受生活之类与研究生培养和做课题无关之事,如之奈何?脾气好的导师只能苦口婆心地劝说、许诺点儿好处哄着学生尽量去做,做一点儿是一点儿,期盼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出兴趣并真正认识到工作的意义,最终回心转意把课题做好。如果导师不太讲求工作方法、性情有些急躁,恐怕就会以延期毕业甚至退学走人相威胁了,学生如果个性再强些,难免出现“针尖对麦芒”的激烈交锋的场景,结果可能是双输——课题没做成,学生也没培养出来。
关于导师给的课题有无意义和研究生自己能不能说清楚自己想做啥的问题,时时困扰着导师和研究生,似乎没有终极的最佳解决方案。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还有得双向选择,学生选导师,导师招学生时都应该慎重考虑类型是否“匹配”这个问题【3】,如果木已成舟,学生已经招进来了必须培养,那就要靠“勤沟通、说实话”【4】来争取最完美的结局了。
(本文为应和王宝山老师博文“老师,做这个课题有啥意义”之作)
~~~~~~~~~~~~~~~~~~~~~~~~~~~~~~~~~~~~~~~~
参考:
【1】 王宝山:老师,做这个课题有啥意义?
【2】 王宝山:做一个厚道的“四有”博主– 写在百万点击量之际
【3】 吕喆:研究生如何选导师
【4】 吕喆: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应该多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