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侃”比“砍”好

已有 5586 次阅读 2010-4-30 11:26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心理, 社会, 爆发, 郁积, 发泄

     又“砍人”了!这次是在江苏省的泰兴,砍伤的是28名上幼儿园的幼童、2名老师和1名保安【1】。很难想象,在一个来月的时间里,中国竟然出现了多次针对孩子们的暴力伤害事件。惨案的发生地点不同,但背景相近,大抵都是长期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郁积久矣的情绪的总爆发,都有“偏执的心理倾向”,也都喜欢把“自己遭遇这种不公待遇”“完全归结于他人、社会。”【2】对于这些事,对于这样的人,我的建议是“侃”比“砍”好

     “侃”就是侃大山,在东北也叫唠嗑,也就是找人聊天说话;“砍”则是用有形的或者无形的刀子去砍人砍物。对待自己不满意的事物,人们可能采取的措施有N种,有软有硬,彼此之间的层次不同,效果不一。对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不平事”,最硬、最极端的方式是动刀子去“砍”这样的“武力解决”,砍的对象有时却不一定就是直接施加迫害的人,因为有时找不到这个具体的人,结果就会拿其实不相关的人作为伤害对象,最近的几起大案,就是这么回事儿。“砍”的后果很明白,真正负有责任的人可能只是心有余悸一下,与之无关的很多人受到了巨大的伤害,而“砍人者”也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这相当于是自杀式的恐怖袭击的套路,总的来说是一种“两败俱伤”。比较软的一种措施是找人“侃”,也就是在和别人聊天说话的过程中把自己的遭遇和前因后果讲出来,通过这样一侃,如果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会得到同情和安慰,施加迫害者会受到谴责。当然,必须承认通常情况下这些全是“虚”的,仅仅能得到些民意支持而已,失去的利益并不会在聊天中自己回来。

      之所以说“侃”更好些,是因为一个人通过找人“侃”,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把自己的不平的情绪宣泄出来,这大概算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一种“话疗”法,做得多了,或可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投资少(就占用点儿时间)、见效快,而且绝对比治疗癌症时用的“化疗”的副作用小多了。“侃”确实不能解决所以问题,但它至少可以避免两败俱伤而自我毁灭的结局。其实“侃”得多了,问题可能会得到关注,在民意的推动下,很多不公正待遇多少能得到一些纠正。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偏执但尚能转变的人,旁人在侃的过程中所作的分析、所讲的道理一旦听进去了,或许可以从“牛角尖”里面退出来,可以避免走上极端。

      不可否认,“侃”和“砍”一样需要对象,而且要达到效果(侃可救人,砍必伤人)都要有一定的深度。从目前的案例看,“砍”的伤害对象是比较弱小而且不大懂事的孩子,如果要通过“侃”来避免“砍”,那“侃”的对象就得是心理素质过硬、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洞悉世道人心能循循善诱地讲明白道理的人,他们应该既有耐心又有爱心,能听得进去喋喋不休的抱怨和牢骚,能从中理出头绪,抓住问题的关键进行深度分析,再用通俗的语言把道理掰扯清楚。有了此等“高人”的倾听和点化,那些本来一门心思地打算跑到小学幼儿园门口埋伏、抡刀砍人的凶徒的戾气才能化解,或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其实社会上的“砍人者”和“被砍者”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着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的。“砍人者”下决心拿着手中有形之刀去“砍人”之前,可能一直认为自己是被旁人心中的无形之刀砍了许多刀。要想避免被砍(受伤害),自己先别砍(伤害人),防范“砍”最好的方式是“侃”,也就是沟通和交流,尽量让别人知道自己真实的体会和想法,并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相信社会上“侃”的渠道多了、畅通了,“砍”的事件就会明显减少。

    

~~~~~~~~~~~~~~~~~~~~~~~~~~~~~~~~~~~~~~~~~~~~~~~

参考:

【1】江苏泰兴中心幼儿园发生持刀行凶事件31人受伤http://news.sina.com.cn/c/p/2010-04-29/124220177056.shtml

【2】学者呼吁媒体应冷处理江苏泰兴幼儿园行凶事件http://news.sina.com.cn/c/2010-04-30/074320181944.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317954.html

上一篇:也说为何曹操不用火箭射孔明的“草船”
下一篇:“给他投票”应改为“给博主投票”
收藏 IP: .*| 热度|

30 武夷山 王进 黎在珣 诸葛淑媛 郭战胜 陈儒军 蒋永华 曹广福 曹聪 吴飞鹏 曾纪晴 王修慧 卜王辉 刘立 王宝山 杨正瓴 吕乃基 苗元华 张天翼 耿文叶 李学宽 申瑞杰 侯成亚 吕新华 张旭 饶海 丛远新 王永林 张肖飞 夏飞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