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自然问题”与“人造问题”的迷思 精选

已有 8215 次阅读 2009-10-22 09:10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才培养, 应试教育, 自然问题, 人造问题

      常看到对中国人在科学技术领域创新能力的忧虑和对中国应试教育的讨论与批判,但这些问题讨论之后,除了把其根由归于体制之外,似乎也罕有别的高见了。而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究竟希望培养孩子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的能力,是“自然问题”呢?还是“人造问题”?我任务搞清楚这个问题很重要。

       所谓“自然问题”,就是自然界中人类尚没有确切认知的东西,包括对自然规律的发现和运用及对自然现象的合理解释等。所谓“人造问题”,则是部分人基于明确的目的专门为其他人设计的待解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自然问题和人造问题二者可能在一定的情况下出现交集,例如一个理科的导师把研究课题交给学生的时候,这个课题本质上是“自然问题”,但在经过了导师的思考和分析后变成了一个部分意义上的“人造问题”。

      我忽然很遗憾地想到,深陷应试教育之中的中国孩子们从小就一直被训练解决各种“人造问题”而非“自然问题”,为了应对考试,他们被安排购买并习练众多的复习资料和模拟试题,这些完全是老师们费尽心机编出来的“人造问题”。人可以编题,自然不难总结出解答这些“人造问题”的方法和窍门,于是就有了铺天盖地的辅导班专门讲授如何求解各种类型题,孩子们在掌握求解“人造问题”技巧的过程中提升着应对各种考试的能力,但可能同时在失去了解决“自然问题”所需的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对应用技术问题的兴趣可能也会同时失去。

     “人造问题”通常有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可循,更实际的“自然问题”也有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并且在近现代科学的发展中被逐渐地揭示并加以利用。但是,仍有很多“自然问题”却是从来就未被揭示的,这些“自然问题”之难并非因其有多艰深,而是因为它们太复杂,按照目前被细化后的分门别类科学手段和方法对其研究往往进限于某些局部或者较低的层次,这是一个很大的局限。在人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吸取的科学知识、提高能力,按说其解决“自然问题”的能力是逐渐加强的,但对“自然问题”感兴趣的广度和程度可能反而是逐年下降的。这是因为“人造问题”更容易给他们带来现实的利益和满足感,而对于“自然问题”,除非因为一下子解决了大的问题而扬名立万之外,那些对很多小“自然问题”的透彻理解可能只带来一点儿似乎不大的个人能力提升和自我满足罢了,尽管这种微小的能量提升和个人满足其实对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但却既不是主流,也未见受到多少重视。因为这些原因,我们的教育只会在表面上口头鼓励学生对“自然问题”进行探索,实际行动上却始终停留在培养他们如何去解决“人造问题”。

       我认为,要提高我们的创造力和未来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应该想办法多去自主探索“自然问题”,而不是沉浸在“人造问题”当中不肯自拔。这些人造问题,不单指孩子们在考试和训练中遇到的那些“人造难题”,也包括大人们在工作中人为创造和设置的各种“问题”。

    提出以上个人浅见,欢迎广大博友探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263983.html

上一篇:打造中国自己的学术期刊出版“航母”浅议
下一篇:人才的“流体力学”(四)——自由落体的悲哀
收藏 IP: .*| 热度|

21 姬扬 苏青 刘全慧 鲍得海 诸葛淑媛 陈儒军 吴飞鹏 曾纪晴 杨秀海 任国鹏 苗元华 柳东阳 高建国 曹须 齐霁 wavingdxy juscojack shuangyuefei lftkf zhangshufeng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