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面段落已经说到了一种2年制硕士生论文选题的一种方式,那就是上下届连贯的延续和发展。对于不打算按照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可能需要确定新的课题。我个人通常不采取学生一下实验室就让他们自己去找新课题的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有一个固有的缺陷,那就是对学生的个人素质要求太高了。我自己读硕士阶段曾经在正式开始参与实验工作之前通过大量的查阅文献自己找过课题,在用了1个半月时间、把当时图书馆里近15年的CA查了个遍、找到了当时能找到的所有原文浏览了一个遍之后,手写了一份长达17页半洋洋万言的开题报告,写了份很有内容的研究计划,但下实验室后,发现只有其中的半页多是当时的实验室条件能做的,其他部分几乎是空想。从本科学习成绩看,当时我绝对不是同届同专业8名同学中天分最好、素质最高的(素质最高的几个在忙着考托福和GRE搞出国),但却是做科研最早(大二暑假开始下实验室)和开题调研最认真的,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课题是有点儿找多了,在当时那种不了解具体的实验条件情况下就比较盲目地寻找课题,可能找到的是没条件做的课题。
当然,现在的实验条件和文献资源要比十几年前好许多倍了,也许找到课题而做不了的情况虽然还有,已经没那么困难了,但也绝对没发达到啥都能做的阶段,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还是没法避免一些理论上的或实验技术上的障碍横在研究生和导师的面前难以逾越,所以对课题的可行性把握仍很重要。确定研究生课题可行性(这个对不同的学生还不一样)的办法之一就是让新生在没有明确课题要求的阶段就介入科研,在这个过程中让他提升能力、熟悉环境和资源,同时导师和师兄师姐可以评价新生的实际能力和特长,“学徒”期满后,根据其特点先确定一个近期的、有一定发展潜力的题目,在完成这个短期课题的过程中,能力强、开窍快的学生自己就会找到以后一年做的课题并逐渐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案,即使能力稍差的学生,也不会一直迷茫下去。课题的确定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急不得,导师也恼不得。当然,这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案,适用性有限,可能仅限于我这种胸无大志的BN导师和出身卑微的BN学生所做的低水平研究工作,一些最具创新性的课题应该另有更好的方式。
我的这种模式实际使用效果很不错,许多学生能在硕士期间发表至少一篇有些水平(SCI检索)的文章(虽然这不作为硕士论文的绝对标准和决定性因素),这在那些名门大学培养出来的高才生留在本校读研当然不成问题,但像我们这样以诸多“考研专业户”大学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课题组还是很值得我们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