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试尽,方见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ynn 思索当下

博文

【读书】生活,也让别人生活(叔本华)

已有 3249 次阅读 2013-9-16 14:29 |个人分类:得意之作|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叔本华

承认别人的存在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的事。当两个人平等时还好,一旦不平等出现,占优的一方就会趾高气扬的把别人踩在脚下。这种“弱肉强食”的现象成为社会进化论的基石,被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所证明。因而,我们可以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从“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思考中,我们重新审视意识形态的斗争、宗教斗争和社会上种种人性的显露。那些妄图压制人性、改造人性的荒唐之举,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叔本华用死物来锻炼这种耐心。这实际上是科学研究:你无法改变物质的规律,你发现它,然后利用它。物质是客观的,“人性”也是客观存在的。


附录:

生活,也让别人生活
           叔本华
在这世界上生存,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宽恕能力合乎我们争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伤害和损失,后者则为我们免除了人事纷争和吵闹。
谁要是生活在人群当中,那他就绝对不应该摒弃任何人—只要这个人是大自然安排和产生的作品,哪怕这个人是一个最卑劣、最可笑的人。我们应该把这样一 个人视为既成的事实和无法改变:这个人遵循一条永恒的、形而上的规律,只能表现出他的这个样子。如果我们碰到一些糟糕透顶的人,那就要记住这一句话:“林 子里总少不了一些怪鸟。”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我们就是不公正的,我们也就等于向这个人发出了生死决斗的挑战。原因在于没有一个人能够改变自己的真实个性,这包括道德气质、认识能力、长相脾气,等等。如果我们彻底地谴责一个人的本质,那么,这个人除了把我们视为他的仇敌,别无其他选择,因为我们只在这个 人必须脱胎换骨、成为一个与那永远不可改变的他截然不同的人的前提下,才肯承认这个人的生存权利。
为此原因,要在人群当中生存,我们就必须容许别人以既定的自身个性存在,不管这种个性是什么。我们关心的只是如何使一个人以本性的内容和特质所允许 的方式发挥他的本性的作用,既不应该希望改变,也不可以干脆谴责别人的本性,这就是“生活,也让别人生活”这条格言的含义。这种做法虽然合乎理性,但具体 实施却并不容易。谁要是能够一劳永逸地躲开那许多多的人,那他就是幸福的。
要学会容忍别人,我们不妨先利用死物锻炼我们的耐心。物件由于机械和物理的必然性顽固地妨碍着我们。每天我们都有这样练习的机会。在这之后,我们就 可以把在这种练习中获得的耐性应用在人的身上了。我们让自己习惯于这样的看法:别人拂逆我们的心意,妨碍我们的行动,但他们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一种严格的发 自本性的必然性,它与物体活动所根据的必然性一般无异。所以,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向一块横在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对于许多人,我 们最聪明的想法就是:我不准备改变他们,我要利用他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458-725371.html

上一篇:我们的科学研究如何反思?读“臺灣生物醫學研究的省思”
下一篇:创新与生命的长度:享受生命,也享受死亡
收藏 IP: 159.226.159.*| 热度|

1 严海燕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