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试尽,方见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ynn 思索当下

博文

创新与生命的长度:享受生命,也享受死亡

已有 2267 次阅读 2014-6-17 20:10 |个人分类:得意之作|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新, 进化, 寿命

摘要:过于长寿的人种或许存在过,但是可能不适应环境而逐渐淘汰掉了。所以对于人的寿命更为理智的做法是:享受生命,也享受死亡。

每天早上起床,迎接崭新的自己和新的一天,良好的睡眠功不可没。但你有没有想到过睡眠对于人进化的意义有多么重大?反过来想,如果人不睡觉将会怎样?有些时候确实是这样,工作还没有完成,或者某个好的点子还没有实现完成,如果不睡眠就可以恢复体力该有多好?或许这样的方法可能会实现,或者可能已经在某个军事研究所实现,只是我们普通民众还没有普及。但是睡眠对于人的意义远不止恢复体力这么简单。

我们将连续的过程和间断的过程叫做:活跃——休眠——……。清醒的时候就是持续的阶段,睡眠就是休眠的阶段。在休眠阶段,人的大脑会进行修复,会消化这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并将之内化。这个过程是自发进行的,以至于人几乎无法感受到它的存在。它对人的身体和思维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活跃——休眠的过程对人的进化的意义还反应在人类种群层面上。个人的生命大概是60年,现在人的寿命依靠营养和医学的发展可以到80年左右。人类一致在追求更长寿,还有更极致的追求长生不老。然而过于长寿对于人类来说是灭顶之灾。老人逝去,新人诞生。不仅是肉体上的新旧交替,新人在接受老人留下的精神遗产时候也会进行归纳总结,去粗存精,实现更高层面的进化。肉体不更新,思想的僵化将是不可避免的。新人进行教育的过程就是类似睡眠的“间歇”过程。这是人类自然的过程,也是进化的结果。远古神话和资料都有记载非常长寿的人,比如亚当活了500岁,它的后裔也能活300多岁,只是更远的后裔才逐渐与现代人的寿命相当。中国记载彭祖活了800岁。另外,动物界活的比人类长寿的动物并不少见。所以,人的寿命可能是进化的结果。过于长寿的人种或许存在过,但是可能不适应环境而逐渐淘汰掉了。所以对于人的寿命更为理智的做法是:享受生命,也享受死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458-804171.html

上一篇:【读书】生活,也让别人生活(叔本华)
下一篇:生活的热力学定律
收藏 IP: 159.226.15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