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Zenas 公理:他人类似观点(汇集)

已有 3426 次阅读 2020-3-4 09:24 |个人分类:科学 - 艺术 - 社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zenas, 公理, 实证, 同行评议, 局限性, zenas, zenas, zenas, zenas, zenas

与我们的纯真想象相反,近年欧美大数据实证:

   (1)真正的高价值论文,难以在顶级期刊发表。

   (2)包括诺贝尔奖成果在内的大多数高价值研究论文,并不是高引用论文。

   (3)基金申请书的同行评议优劣判断,与基金的研究结果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4)短期评价指标,阻碍科技创新。 

     

Zenas 公理:他人类似观点(汇集)

           

一、Zenas 公理
   2012-05-03 14:23,俺提出:
   Top Journals :一般不发表Top的研究结果,因为这些Top 开始时不可避免地不完美、有风险。
   等到完美、保险了,Top Journals 开始考虑了,Top 的创新期、原始性已经过去了。
   Zenas 公理:
   Top Journals do not publish Top resul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44-1394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44-13949.html

          
   可以说,Zenas 公理已经被近几年的西方大数据实证研究所证实。详见《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和改进之策》(科技中国,2019-1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6879.html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7562
      
二、Zenas 公理与《Nature》主编
   2017年05月,《自然》杂志主编坎贝尔(Philip Campbell)先生说:
   如果问问科学家们,他们最引以为傲的研究发表在哪里,他们回答的往往是其他一些不太知名、不太被引用的期刊。
   换言之,《自然》以及其他一些在选择上比较挑剔、又有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仅代表了重要科研文献一小部分

   引用自:《科技日报》 2017-05-25,改变科研评估规则,现在是时候了,《自然》总编辑 菲利普?坎贝尔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7-05/25/content_370085.htm?div=-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7413.shtm?id=377413
  
   If scientists are asked where they are most proud of their research, they tend to answer a list of other less well known and less cited journals. 
   In other words, "nature" and other journals that are critically selective and have high impact factors represent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important scientific literature.

   引用自:http://www.bestchinanews.com/Explore/4926.html
Editor in chief of nature: it's time to change the rule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真傻评论:
   《自然》、《科学》这样的高影响力期刊,会发表一些重要的“大科学”,如2016年7月《科学》发表LIGO检测到引力波(gravitational-wave)。因为这样的“大型实验结果”是众望所归的,基本上没有风险。“没有风险、完美”,是人类长期艰苦探索后的结果。是结果,不是开始。爱因斯坦的引力波,1936年发表在《富兰克林研究所所刊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所以,赫胥黎说:“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
   Thomas Huxley:
   History warns us that it is the customary fate of new truths to begin as heresies and to end as superstitions.
https://www.brainyquote.com/quotes/thomas_huxley_403887
   真正的“Top的研究结果”,依旧不能在“Top Journals”发表。即2012年5月3日中国人提出的“Zenas 公理”。

                
三、Zenas 公理:2018年诺贝尔奖得主本庶佑 Tasuku Honjo 的表述

   与许多人的想象不同,真正一流的工作往往没有在顶级刊物上发表。这是因为,一流的工作往往推翻了定论,因此不受人待见,评审员会给你提很多负面的意见,你的文章也上不了顶级刊物。迎合时代风向的文章比较容易被接受,否则的话,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获得认可。(2000年)

   如果你的研究不能推翻定论,科学也就不能进步。当然,你的研究也不会载入史册。学术的世界是保守的。如果你不按现有的定论来写论文,你的论文就很难获得肯定,你也会吃到不少苦头,但能够载入史册的研究都是这种研究(2013年)

   我认为,发表在《细胞》《自然》和《科学》上的工作未必就是好研究,倒是被《细胞》《自然》和《科学》拒绝的时候,你的研究或许才是真正一流的工作。(2000年)

   可惜没有找到原文。感谢您的指教!

                

四、英国 REF 2019/02 评估

https://www.ref.ac.uk/news/uk-higher-education-funding-bodies-publish-final-guidance-and-criteria-for-ref-2021/

https://www.ref.ac.uk/

   207. No sub-panel will use journal impact factors or any hierarchy of journals in their assessment of outputs. No output will be privileged or disadvantaged on the basis of the publisher, where it is published or the medium of its publication.

   大意:

   不用期刊影响因子或其它期刊分级来评价成果。不用出版者的标准来评价成果。

                    

五、2012年12月16日《旧金山宣言 DORA》、2015年4月23日《莱顿宣言 The Leiden Manifest》

   知乎,《旧金山宣言》和《莱顿宣言》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8497636

        

六、近年关于“同行评议”局限性的大数据实证研究论文(汇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99462.html

             

七、我国一位大专家的论述

   1957-01-27:“自古以来,没有先进的东西一开始就受欢迎,它总是要挨骂。

   1957-02-27:“为了判断正确的东西和错误的东西,常常需要有考验的时间。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人们一开始常常不承认它们是香花,反而把它们看作毒草。”

   1962-01-30:“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事实,起初,真理不是在多数人手里,而是在少数人手里。”“历史上的自然科学家,例如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他们的学说曾经在一个长时间内不被多数人承认,反而被看作错误的东西,当时他们是少数。”

   1964-03:“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八、2017-04-20,诺贝尔奖获得者谴责“缺乏想象力”的研究资金模型

Nobel laureates condemn ‘unimaginative’ research funding models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nobel-laureates-condemn-unimaginative-research-funding-models

   理查德·罗伯茨爵士(Sir Richard Roberts)是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他声称决策者更愿意将钱分配给他们知道会取得成果的研究,因为他们“主要是希望再次当选(拿到资助)”,而不是资助那些“对国家好的”研究。

   Sir Richard Roberts, joint winner of the 1993 Nobel Priz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claimed that policymakers prefer to assign money to research that they know will get results because they are “mainly interested in getting re-elected” as opposed to funding what’s “good for the country”.

   哈佛大学贝尔德科学教授Herschbach教授表示,继续以这种方式资助研究将“抑制年轻科学家的成长”,因为他们将“没有自由跟随研究项目的发展方向”。

   Professor Herschbach, Baird professor of science at Harvard University, said continuing to fund research in this manner would “inhibit development of young scientists” because they won’t “have the freedom to follow where their research project leads”.

   因此,理查德爵士说,创新很有可能会枯竭,或者美国和英国等领先的研究国家将落后于中国等新兴国家。(傻注:好消息!)

   Consequently, Sir Richard said, there is a “good chance” that innovation will dry up, or that leading research nations such as the US and the UK will slip behind emerging nations such as China.

               

九、1978年华罗庚:早发表,晚评价。努力在我,评价在人。

http://www.cas.cn/zt/rwzt/JNHLGSS25ZN/HLG25YL/201006/t20100611_2879861.html

   1978年他在中国数学会成都会议上语重心长地提出:

   “早发表,晚评价。”

   后来又进一步提出:

   “努力在我,评价在人。”

   这是科学的规律,即科学工作要经过历史检验才能逐步确定其真实价值,也是他人生的体验,具有现实意义。

               

十、2012-06-03,丁肇中:专家评审是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http://js.people.com.cn/html/2012/06/03/114111.html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0/305802.shtm

   “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是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十一、Nature自然科研,2019-01-11,史上引用次数最高的100篇论文有多少是诺奖级别的?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261950

   发现高温超导体,确定DNA双螺旋结构,首次观测到宇宙膨胀加速……这些科研突破都收获了诺贝尔奖和国际声望,但是报告这些发现的论文却无一跻身有史以来引用次数最高的百篇论文之列。

   NATURE, 2014-10-29,The top 100 papers, Nature explores the most-cited research of all time.

https://www.nature.com/news/the-top-100-papers-1.16224

   The discovery of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s, the determination of DNA’s double-helix structure, the first observations that the expansion of the Universe is accelerating — all of these breakthroughs won Nobel prizes and international acclaim. Yet none of the papers that announced them comes anywhere close to ranking among the 100 most highly cited papers of all time.

               

十二、2019-02-13《Nature》的“Large teams develop and small teams disrup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0941-9

   该文对1954—2014年间超过6,500万篇论文、专利和软件产品,以颠覆性指标(Disruption)作为科技成果的创新性量化指标,分析后发现:3人以下的小团队创新性明显比大团队高,即提出新的想法、发现新的机会;反之,大团队往往跟随在小团队后面进行后续的研究。

   进一步对2004至2014年发表的论文分析发现:小团队得到资助后,其论文的创新性变得和大团队类似。这可能是保守的资助评审过程(conservative review process)扼杀了小团队的创新性。

   


             
十三、进一步的担心:科技“同行评议”引发美国《大停滞》? 
   同行评议扼杀大创新 → 科技回报率下降 → 美国经济大停滞”,不会真的存在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8480.html

   万一这个链条是真的,我们该怎么办?

   因为还有人早就发现了:

   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人们一开始常常不承认它们是香花,反而把它们看作毒草。哥白尼关于太阳系的学说[1]达尔文的进化论[2]都曾经被看作是错误的东西,都曾经经历艰苦的斗争。—— 一九五七年六月十九日。

       

 相关链接:
[1] 张志东,2008-01-05,Top Journals 是标准吗-1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44-13949.html
[2] 人大经济论坛,2013-12-28,Zenas公理
http://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action=printable&tid=2811402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1692.html

上一篇:趋同进化:再谈低风速风机的叶片
下一篇:[转载] 《旧金山宣言》和《莱顿宣言》
收藏 IP: 202.113.11.*| 热度|

4 郑永军 杨学祥 伍赛特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4: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