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和大西洋发现大量花岗岩说明海底扩张不存在
The granite found in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Atlantic show seafloor spreading does not exist
梁光河
一、南海海底发现花岗岩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100 万永暑礁幅(C49)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用拖网于西南海盆水深约3000 m 的1yDG测站(11°29′N、114°04′E)、水深约2800 m 的2yDG 测站(11°47′N、114°56.6′E)和水深约4000 m 的3yDG 测站(114°20′E、13°28′N)获得了一批宝贵的花岗岩和各类沉积-变质岩的样品(邱燕等,2008)。
这些花岗岩和变质岩样品的测试分析表明,它们的形成时代为109.7 Ma-120 Ma,属于早白垩世晚期。其岩性和地球化学特征与珠江口盆地早期勘探揭露的海底岩石相同,表明它们同属于华南东部中生代花岗岩带的组成部分。
1yDG 测站拖网获得的体积较大的花岗岩岩块,岩性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1yDG 测站位置远离大陆,水深达3000~4000 m,基本可排除岩块是由人工或水流搬运而来的可能性。花岗岩岩块直径超过20cm,顶面有类似青苔的黑色附着物,表明该面是岩石的暴露面, 附着物是岩石长期与海水接触的结果。2yDG 测站拖网获得了大量直径为3~15cm 的岩石碎块(图1),碎块表面颜色为黑色或褐黑色。碎块成分较杂,主要有石英砂岩、石英岩、云母石英片岩、花岗岩等。3yDG 测站同样获得了块体较大的花岗岩样品,但其岩性与1yDG 测站的略有不同,属于花岗闪长岩(图1)。
位于所谓“古南海洋中脊”附近的3yDG 测站发现大量古老(约110Ma)花岗岩和变质岩,是海底扩张不能给出合乎逻辑解释的,请注意这些花岗岩都发现在斜坡部位,作者推测它们是古华夏陆块曾经在此向北漂移所遗留下来的遗撒物(或同期在陆块尾部形成的产物),它们曾经浅埋在深海海床上。
白垩纪花岗岩主要分布在浙闽粤沿海地区。南海北部陆架至少有10 口井钻遇到白垩纪花岗岩,其中珠江口盆地珠一井在1744~1750 m 处见粗粒肉红色花岗岩,同位素年龄73~76 Ma;珠二井在2270 m 井段处见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同位素年龄71~76 Ma;珠三井见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同位素年龄69~70.5 Ma(金庆焕,1989)。此外,莺歌海盆地的莺9 井、琼东南盆地的崖13-1-1井等也钻探到中生代花岗岩。
二、大西洋海底发现大量花岗岩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3/0508/c1057-21407835.html
中新网2013年5月8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8日报道,巴西地质学家宣布,在距离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约1500公里的大西洋海床上发现大片花岗岩,可能证明类似“亚特兰蒂斯”的失落大陆确实存在。
巴西地质勘探局一名高级官员桑托斯说,研究人员两年前在巴西及国际水域之间的一处海底山脉“里约大海隆”(Rio Grande Elevation)进行挖掘作业时,采集到一些花岗岩样本。
此次调查使用了日本海洋研发机构的载人潜水器“深海6500”,是载人潜艇首次在南大西洋展开调查活动。最终在水深910米处发现高宽约10米的岩崖。经过影像分析确认为花岗岩,此外其周围还有大量无法在海底形成的石英砂。
根据地幔对流模型,大洋中脊是地幔上升岩流顶托大洋地壳裂开形成新洋壳的地方,距离大洋中脊越近洋壳越新,而且大洋中脊附近的新洋壳都是玄武岩。但是,除了以上新发现,前人大量的观测事实证明,大西洋中脊附近存在古老的花岗岩和浅水灰岩(在大西洋中脊附近发现有15-16亿年前的花岗岩、中侏罗世浅水灰岩)。按照海底扩张,整个大西洋洋底的岩石年龄不应该超过两亿年,而这些镶嵌在大西洋中脊上的浅水灰岩和花岗岩的年龄却高达几亿年乃至十几亿年。这些观测事实用板块构造难以给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不符合事实的海底扩张假说模型
大洋中多处发现斜长花岗岩,传统观点认为这些斜长花岗岩是玄武岩分异结晶成因。但在南印度洋发现的斜长花岗岩地球化学投点显示,它们大多落在大洋盆地构造环境中(Koepke,2007),因此Koepke认为所谓的分异结晶可能并不存在。如果按照新大陆漂移模型来解释,就比较简单,这些斜长花岗岩是玄武岩与沉积岩混溶成因。
阅读下面链接中的文章也许会改变您很多看法:http://hi.baidu.com/liangguanghe1
参考文献:
(1)邱燕, 陈国能, 刘方兰, 彭卓伦,南海西南海盆花岗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地质通报,2008,No.12:2104-2107
(2)金庆焕.南海地质与油气资源[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151-21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