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guanghe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guanghe1

博文

全球山脉高原成因之谜?

已有 14905 次阅读 2013-10-7 20:08 |个人分类:全球山脉|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大陆漂移, 全球山脉

大陆漂移与全球山脉高原成因关系的研究

梁光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Email:lgh@mail.iggcas.ac.cn

   要:全球山脉高原分布具有极为明显的特征,大多分布在板块汇聚的边缘并呈带状分布。当前关于山脉高原的成因一直是沿用板块构造和海底扩张的模式解释的,但这种模式存在很多无法解释和相互矛盾的地方。本文结合作者提出的大陆漂移的源动力-板块自驱动模式,给出了另外一个全新的成因模式,该模式说明当大陆板块漂移时,会在板块运动的前方产生刮蹭堆积及挤压形成山脉高原,在其后方形成深海沉积。通过对北美落基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东非高原、南非高原的对比发现,该模型与实际情况吻合很好。该成因模型为我们重新认识全球地理环境成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同时也给出了特提斯闭合的动力机制。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inental plates drifting and the origin of Global mountain range and high plateau

Liang Guanghe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M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Email: lgh@mail.iggcas.ac.cn

 Abstract: Global Mountain plateau distribution has a very obvious feature. They mostly located on the edge of the plate convergence and show zonal distribution. About the causes of the mountain plateau has been to follow the interpretation of plate tectonics and seafloor spreading pattern, but this model cannot explain in many cases and even has contradictory. Combined with the model “source power for continental drifting” by author, a new genetic model was given in this paper, that is when the continental plates drift, mountains and plateaus were formed in front of the plate motion by Scratching accumulation and extrusion force. Deepsea  sediment formed in its rear. This model fits very well with the Rocky Mountains of North America, the Andes in South America, the highlands of East Africa, the South African plateau. The genetic model provides us a new way of to rethink the origin model of glob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Tethyan closure was given.

 Keywords: Continental drift; Mountains; plateau; causes; Rockies; Andes

 

1. 引言

        全球山脉高原分布具有极为明显的特征,大多分布在板块汇聚的边缘并呈带状分布,如图1所示。著名的高原有亚洲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伊朗高原、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等等。  

Fig.1 The topographic map of the world (from Baidu2013)

1 世界地形图(百度图片,2013

这些山脉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当前得到公认的观点是:可以通过当代的板块构造和海底扩张学说加以解释。也就是说似乎现代地质理论已经给出了答案,图2是传统的板块构造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给出的两种类型的板块汇聚边缘假说模型[1],它们分别说明了洋陆汇聚边缘和陆陆汇聚边缘山脉和高原的成因。陆陆汇聚以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引起的青藏高原整体隆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理论能够解释青藏高原的成因。在新元古代以来长期活动、多期造山及新生代最后隆升的基础上形成的青藏高原称为造山的高原(Orogenic Plateau) [2]

洋陆汇聚边缘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仔细分析图2的造山模式作者发现,情况远没有那么简单,以非洲为例,这些山脉和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大都分布在非洲的东部边缘,西部并没有明显的山脉和高原,这与图2给出的模型相悖,因为按照传统的板块构造理论,众所周知的大西洋裂解的结果,非洲西部正是一个典型的洋陆汇聚边缘,为什么却没有形成山脉和高原?难道这个模式只适用于非洲东侧,而不适用于西侧?比较牵强的解释是所谓的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

北美洲也存在同样的情况,落基山脉沿西部呈现近南北向分布,按照传统的板块构造理论,大西洋裂解的结果也应该在北美洲的东部出现类似落基山脉的山脉和高原。但事实上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南美洲西侧的安第斯山脉按照目前的理论可以解释,但东侧也没有类似规模的山脉,这些例子都说明当前的模型并不是普遍的真理。众多证据证明图2给出的模式是存在严重错误的[7]。本文将结合大陆漂移模式给出一个新的山脉高原成因模式,该模式可以解释传统的板块构造模型所无法解释的现象。

Fig.2 Upper: Cross section of earth illustrating an oceanic-continental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Lower: Cross section of earth illustrating an continental-continental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From Wikipedia & USGS,2013

2 上图:洋陆汇聚板块边缘剖面模型,下图:陆陆板块汇聚边缘剖面模型(From Wikipedia & USGS,2013

2. 山脉和高原简介

山脉是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因像脉状而称之为山脉[3]。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中的内应力作用,有明显的褶皱,从而区别于山地,而山地则是在一定的力的作用下,褶皱现象不明显。构成山脉主体的山岭称为主脉,从主脉延伸出去的山岭称为支脉。几个相邻山脉可以组成一个山系,如喜马拉雅山系等。

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4]。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称,它是在长期连续的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形成的。有的高原表面宽广平坦,地势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则山峦起伏,地势变化很大。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中国的青藏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原为南极冰雪高原。高原最本质的特征是︰地势相对高差低而海拔相当高。高原分布甚广,连同所包围的盆地一起,大约共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5%

国外主要高原有:南极高原巴西高原、伊朗高原、南非高原、拉布拉多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蒙古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圭亚那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等。

3. 大陆漂移与山脉高原的成因模型

3是基于作者提出的大陆漂移原动力模型基础上[6],以活动论的观点给出的一个大陆板块运动前和运动后的模型。上图(A)是大陆板块运动前的初始状态,下图(B)是大陆板块向左运动一段距离后的状态。由于大陆板块是漂浮在大洋板块之上的,因此陆块必然要切割一定深度的洋壳板块(浮力原理),当板块在岩熔热力不平衡驱动下漂移运动后,大陆板块前方会像推土机一样铲起来部分洋壳板块物质,同时由于挤压作用,陆块本身也将产生褶皱和隆升,这样在大陆板块前端(前进方向上)将形成山脉和高原,部分深部岩熔物质也会随之沿着褶皱构造形成的断裂带上涌引起火山爆发。而在大陆板块后面将形成盆地,这些盆地切割深度应该很深,但很快会被新的沉积物充填,形成巨厚的深海沉积(物源来自于大陆板块尾部的物质)。

通过简单的理解和基本推理,我们也可以这么认为,如果本文给出的模式是正确的,那么该模式在现实中必然会存在2个明显特征:

(1)        在大陆板块漂移的前方形成山脉和高原,并发生火山爆发。

(2)        在大陆板块漂移的后方形成巨厚的深海沉积。

特别注意:该模型不需要假定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也不需要板块俯冲下插。

Fig.3  (A) is the initial state before the continental plate movement, (B) is the state after the continental plates moving some distance to the left

3  上图(A)是大陆板块运动前的初始状态,下图(B)是大陆板块向左运动一段距离后的状态。

本模式也适用于陆陆碰撞的情况,道理很简单,板块运动的前方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都会产生类似的现象(不同点仅仅是存在一定深度的海水,这个海水深度相对于板块的深度非常小)。

4. 实际例证

4.1 美洲的例子

现代GPS测量已经证实,美洲(包括南美和北美)大陆板块整体是由东向西漂移的。如果本文给出的大陆板块漂移模式是正确的,那么其必然形成的2个特征应该在该板块上能得到体现。

图4是作者将新提出的山脉高原成因模型匹配到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形图上的结果。图中分别给出了两条剖面线,一条AB线横跨北美洲,另一条CD线横跨南美洲。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该模式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分别与模式中的造山带能够得到很好地匹配。这两条山脉也是火山活动带及地震带。这符合了本文模型的第1条特征。

图5显示的是全球现代海洋沉积物厚度分布图,作者也将这两条剖面线的位置投影到该图上。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北美洲东南部(靠近B点)区域有巨厚的海洋沉积物分布(红色部分),从色标可以估计沉积厚度可达万米,而靠近A端部分则没有巨厚的现代海洋沉积物。南美洲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南美洲东南部也存在巨厚的现代海洋沉积物。这符合了本文模型的第2条特征。

Fig.4 Topographic map of the Americas and Mountains genetic model by continental drifting (revised from Baidu2013)

4 美洲地形图与大陆漂移山脉成因模式(据百度,2013修编) 

Fig.5 Global Ocean sediment thickness distribution and Mountains genetic model by continental drifting(revised from NOAA, 2013)

5 全球海洋沉积物厚度分布图与大陆漂移山脉成因模式图(NOAA, 2013修编)

从该图中还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后,在其后面孟加拉湾边缘海沉积了地球上最厚的海洋沉积,最厚可达20000米,也就是20公里(图5中印度南边的红色区域所示)。这也完全符合本文给出的山脉高原成因模型,众所周知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就是印度板块向北挤压所形成的,也是著名的火山岩分布区和地震活动区。因此在亚洲的青藏高原也完全符合本文给出模型的2个特征。这说明本文给出的模式也符合陆陆碰撞造山带。

从细节看,南美洲的情况其实十分复杂,从图6可以明显看出,其实南美洲北部的加勒比海地区当前显示出向东漂移的特征。图中显示北美板块北段应该存在一个类似树枝状的板块外突部分,当北美板块北端向东滑动时带动该树枝状外突部分同时滑动(类似一个刮板),从而形成了加勒比海东部的岛弧,该岛弧切割后边形成了今天的加勒比海。

   这是否与我们开始描述的美洲大陆板块整体向西漂移相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巨型的大陆板块往往存在两端受力的不均匀(完全平衡均匀的状态是比较罕见的),大多在漂移过程中会存在旋转。图7给出了南美洲大陆板块整体的运动模式,南美洲大陆整体在向西漂移,同时伴随着右旋。这在南美洲两端的google-earth图像特征上体现的很明显(图7)。  

Fig.6 Island arc genetic model in Caribbean, northern part of South America (revised from Google-earth)

6 南美洲北部加勒比海地区岛弧成因模式(据google-earth修编) 

Fig.7 South America overall movement patterns(revised from Google-earth)

7 南美洲整体运动模式图(据Google-earth修编)

   图8显示在南美洲地形图上结合板块活动过程中所造成的地形地貌变化图像特征给出的运动模式,南美洲整体向西漂移,图中右侧的箭头所指。但与此同时南美洲南部显示出较快速地向西漂移,而南美洲北部显示出速率稍慢地向东漂移,其结果应该表现为整体向西漂移过程中存在右旋运动。由于南美洲南北两端的运动速率的差异,从而造成了板块中间受到类似掰开的作用力,亚马孙河也许就是这样被掰开的(事实上南美洲的旋转运动在13-3Ma左右的近期发生了变化,从右旋变为左旋,这造成了南极洲的受力变化,进而影响了南极冰川的溶化,该议题另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南美洲东南方向那个弧形顶端的痕迹特征,就好像在大西洋里有一根深深的“木桩子”插入海底(图中用一个钉子表示),起到一个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作用,本图也说明了南极板块在作左旋运动。该“钉子”所在的地区也是地震的多发地区,而且存在深源地震,说明其根基是很深的。从图8和图9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南极洲目前整体是左旋运动的。

这个区域还存在很多奇异的现象,比如该地区的电磁场异常是地球上最强的,当我国嫦娥号探月卫星返回时,卫星经过该地区上空,电子设备需要关闭,否则该地区强大的电磁场将有可能损坏卫星的电子器件。为什么如此,作者将会持续跟踪研究。

图9显示的在南美洲地区现代海洋沉积厚度分布图,南美洲板块整体向西漂移的结果使得板块的东部沿海整体出现了巨厚的沉积物。东北角的岛弧区域沿海沉积物尤其厚,推测可能是板块漂移后留下的深槽和刮蹭堆积双重因素的综合效应的结果。

   北美洲的情况类似,作者将另文详细讨论其更复杂多变的成因机理(诸如加拿大北部的破碎地块的成因机理)和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内奇特的间歇泉的成因机理。  

Fig.8 Topographic map of South America with movement pattern (revised from NOAA, 2013)

8 南美洲地形图与运动模式(NOAA, 2013修编) 

Fig.9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deep-sea sediment thickness in South America and movement patterns (revised from NOAA, 2013)

9 南美洲区域深海沉积物厚度分布图及运动模式(NOAA, 2013修编)

4.2 非洲的例子

大西洋裂解是得到地质界公认的地质事件。其结果是非洲总体向东漂移。本文提出模型的2个特征是否也能在该地区体现?

图10是作者将新提出的山脉高原成因模型匹配到非洲地形图上的结果。图中给出了一条横跨非洲的AB线。很清楚地显示,该模式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东非埃塞俄比亚高原和模式中的造山带很好地匹配。该高原也是火山活动带(广泛分布玄武岩和花岗岩)及地震带。这符合了本文模型的第1条特征。

图11显示的是全球现代海洋沉积物厚度分布图,作者也将这条剖面线的位置投影到该图上。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非洲西北部(靠近B点)区域有巨厚的海洋沉积物分布,从色标可以估计沉积厚度可达万米。这符合了本文模型的第2条特征。  

Fig.10 Topographic map in African and Mountains genetic model by continental drifting

10 非洲地形图与大陆漂移山脉成因模式图 

Fig.11 Global oceanic sediment thickness maps and Mountains genetic model by continental drifting (revised from NOAA, 2013)

11 全球海洋沉积物厚度分布图与大陆漂移山脉成因模式图(NOAA, 2013修编)

4.3 欧亚的例子

亚洲大陆逃逸构造的模式是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Paul Tapponnier教授提出的。1975-1976年他在美国MIT做博士后的时候,用胶泥模拟欧亚大陆在向北漂移的相对刚性的印度大陆板块挤压下,亚洲大陆逐渐裂解,分成断块向东或东南方依次逃逸[5]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碰于约50百万年(Ma)前。碰撞之后,力学强度较小的亚洲大陆挤压缩短了近1500公里,形成了厚度近乎是正常大陆地壳(35-40 公里)两倍的青藏高原增厚地壳。当青藏高原隆起到一定的海拔高度 (山峰7-8千米高) 后,此时地壳物质在差应力的作用向东(太平洋方向)侧向运动,离开青藏高原地壳以便在印度板块前进的道路上腾出空间。东南亚地块(中国滇西、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被挤出时间大约开始于24Ma之前[2]。东南亚地块以前呈近东西向,横在印度板块向北前进的道路上。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运移,整个东南亚地块像一个抽屉一样一边往外抽,一边还作顺时针旋转,最终到了现在我们所观察的这个位置。

这种逃逸构造不仅仅表现在青藏高原向东南角方向的逃逸和物质挤出,在青藏高原的西侧也存在这种逃逸和挤出。许志琴(2011)的研究表明[2](图12):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之后,板块之间汇聚收敛并未终止,印度板块仍以44-50mm/a的速率往北推进,俯冲到亚洲大陆之下。现在所见的印度板块要比陆-陆碰撞之前古印度板块的规模小得多。在大印度板块变成小印度板块的过程中,约有1500km的南北向缩短量由地壳增厚的过程来吸收,使青藏高原成为2倍于正常地壳厚度的巨厚陆壳体(平均厚度70km),并形成了印度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南北2000km、东西3000km巨大范围的新生代陆内变形域,导致了现今青藏高原南缘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北向缩短率为18mm/a。图12中左上角(向西方向)也很清楚地显示出被挤出的地块(包括HRTE和AFHT等等)。

图13给出了印度-亚洲碰撞动画图,说明印度板块(红色)向被漂移过程中挤出的东南亚地块的情况。

这些大量的物质不但在青藏高原的东南方向被挤出,而且还在青藏高原的西北角向西南方向被挤出,这在地形图上显示的特别清楚,图14是特提斯中西段的地形地貌图,图中作者将物质逃逸方向用一条白色的带箭头曲线示意性地勾勒出来。该图说明印度板块向北运动的强劲动力,甚至影响到了数千公里之外的构造运动。伊朗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应该就是该逃逸物质流出并挤压的结果。这种挤压碰撞必然会导致地震的发生,图15给出了从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的1900-2007年全球地震图上截取的该区域发生的地震情况。可以看出该区域同样显示出与地形图相似的呈近东西向的分布特征。图16显示的美国地质调查局所做的伊朗高原区域的GPS速度测量结果,说明这种逃逸活动现在仍在发生着。  

Fig.12 A map showing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tectonic units (Xu Zhiqin 2011)

12 印度-亚洲碰撞的大地构造单元图(许志琴等2011 

Fig.13 India - Asia collision animation graph(from Baidu)

13 印度-亚洲碰撞动画图(据百度图片) 

Fig.14 Topographic map in western and middle part of Tethys with movement pattern (revised from NOAA, 2013)

14 特提斯中西段地形图与运动模式(NOAA, 2013修编) 

Fig.15 Regional seismic zone along EW direction in western and middle part of Tethys.t (from UGSG1900-2007 global seismic map)

15 特提斯中西段地区近东西向的地震带(据UGSG1900-2007年全球地震图)

Fig.16 GPS observations of motion across a portion of the Africa-Arabia-Eurasia plate collision zone(from unavco.org,2013)

16非洲-阿拉伯-欧亚板块碰撞带部分GPS速度测量结果 (unavco.org2013)

非洲的宏观地貌特征和构造格局是怎样形成的?一直是作者思考的问题。图17是作者基于该地区边缘海沉积物和地形地貌图所做的推断:印度板块从南极边缘出发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碰撞并发生左旋,根据海洋沉积物分布特征可以看出,其受力方向应该是北西西向,该力传递到伊朗高原,对刚性的阿拉伯板块的北端产生一个作用力,阿拉伯板块好像一个跷跷板被掰开,连锁反应产生向北的拉涨力。非洲板块整体的作用力如图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刚果盆地是世界最大的克拉通盆地,面积达337万平方公里,好像一个大钉子,非洲板块实际是以该轴为中心发生旋转的。目前正在北漂的同时伴随着轻微的右旋。

Fig.17 Genetic model of Africa's macro geomorphic characteristics (revised from NOAA, 2013)

17 非洲的宏观地貌特征成因 (NOAA2013修编)

如果上面作者的推论是正确的,那么必然会在地质图上找到证据,图18是从世界地质图上截取的该区域地质图。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红海南北两侧地层基本上吻合,波斯湾南北两侧地层也基本上能拼合。而且马达加斯加和南非东部也基本上能对应起来,在图17的地形地貌图上,马达加斯加和南非东部基本上能拼合一起。

Fig.18 Geological map of the world (Western Hemisphere)

18 世界地质图(西半球)

4.3 澳洲的例子

澳大利亚是一个漂浮在大洋之上的大陆,其构造演化历史应该是伴随着印度板块从南极洲附近向北漂移一起运动的,其同样来源于南极附近(大规模漂移前应该处于印度板块的东侧),在印度板块快速向北漂移过程中,澳大利亚也向北漂移,但速度稍慢。与印度板块不同的是:印度板块向北漂移过程中是左旋的,而澳大利亚板块在向北漂移过程中是伴随着右旋的。当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并挤出东南亚众多地质体时候(向东南方向挤出),正好赶上速度稍慢的澳大利亚板块从南部漂移过来,与这些地质体相互作用产生力的转换(也就是撞了一下,让东南亚这些地质体改变了方向),从而引起了菲律宾等岛屿的向北运动,也改变了巴布亚新几内亚、新科里多尼亚、新西兰等岛屿的运动方向(图19)。澳大利亚整体呈现右旋的论点有很多论据,图19的山脉高原特征就是其中的一个依据,第二个依据是当前的GPS测量图,澳大利亚总体向北移动,但西侧移动速度比东部快,结果就是右旋。

Fig. 19 Australian regional topographic map

19 澳洲区域地形图

第三个依据是CODES2011年所做的澳大利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图(图20),如果澳大利亚不存在旋转(右旋),是难以解释图20中澳大利亚地表这种元素分布特征的,它们整体呈现环带状分布,推测是澳大利亚在旋转过程中,板块边界深切地壳产生深部流体的上涌,从而出现了环状分布的元素特征。澳大利亚板块在南极洲裂解中应该是2个陆块,在漂移过程中拼合黏贴在一起,由此造成了一条北西方向的元素异常带。

21是澳大利亚的地质图,从这个图上是无法解释图20的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特征的。图22从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的1900-2007年全球地震图上截取的澳洲区域地震情况,环绕澳大利亚的地震应该就是其板块的边界(边界往往在距离海岸数百公里之外),这是否也说明了新西兰西南部发生较多强震的原因?

Fig. 20 Australian geochemical element distribution maps (CODES, 2011)

20澳大利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图(据CODES2011

Fig. 21 the Australian geological map (Wang Side, 2013)

21澳大利亚地质图(据王思德,2013 

Fig.22 Regional seismic zone in Australia (from UGSG1900-2007 global seismic map)

22 澳洲的地震带(据UGSG1900-2007年全球地震图)

23、24显示了新西兰小板块运动的轨迹,新西兰分南北两部分。是后期组合在一起的。南半部的新西兰块体是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块体,其运动轨迹是其北部明显呈北北东向的一个拖尾。而其北半部的惠灵顿块体则呈现不规则的多边体,它是从其北西方向摇摆着漂移到现在位置的。 

Fig.23 Two small plate(North and south) movement trajectory of New Zealand

23新西兰南北两个小板块运动的轨迹

Fig.24 Two small plate(North and south) movement trajectory of New Zealand

24 新西兰南北两个小板块运动的轨迹

5. 结论

(1)   当板块在岩熔热力不平衡驱动下漂移运动后,大陆板块前方会像推土机一样铲起来部分洋壳板块物质,同时由于挤压作用,陆块本身也将产生褶皱和隆升,这样在大陆板块前端(前进方向上)将形成山脉和高原,部分深部岩熔物质也会随之沿着褶皱构造形成的断裂带上涌引起火山爆发。而在大陆板块后面将形成盆地,这些盆地切割深度应该很深,但很快会被新的沉积物充填,形成巨厚的边缘海深海沉积(物源来自于大陆板块尾部的物质)。

(2)   该模式在现实中必然会存在2个明显特征:第一、在大陆板块漂移的前方形成山脉和高原,并发生火山爆发。第二、在大陆板块漂移的后方形成巨厚的深海沉积。

(3)   该山脉高原成因模型在美洲、非洲和欧亚都得到了良好印证,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基本上能解释所有的山脉高原成因。同时也给出了特提斯闭合的动力机制。

(4)   本文说明过去关于山脉高原成因的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的所谓洋陆汇聚边缘假说是错误,因为该假说在实际对比中存在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6. 致谢

本文是祁凤茹老师在遥远的加拿大不断鼓励下写成的,特此对她表示真诚的感谢!感谢蔡新平教授给予的多方指导!感谢我的妻子华芳女士一直默默无闻的支持和奉献!感谢中国知网、美国google公司、中国百度网络公司提供的快速优质服务。感谢王思德先生提供的世界地质图资料。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Wikipedia. Convergent boundary [OL].[2013-03-07].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vergent_boundary

[2]  许志琴, 杨经绥, 李海兵, 嵇少丞, 张泽明, 刘焰. 印度- 亚洲碰撞大地构造[J]. 地质学报,2011,85(1):11-33.

[3]  404999971. 山脉[OL]. [2013-03-07]. http://baike.baidu.com/view/22361.htm

[4]  高压饭锅. 高原[OL]. [2013-03-07]: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33.htm

[5]  少丞,王茜,孙圣思等,亚洲大陆逃逸构造与现今中国地震活动,地质学报, 2008,82(12):1644-1667.

[6]  梁光河. 大陆漂移的源动力—板块自驱动模式[J]. 地球科学前沿, 2013, 3: 86-96.

[7]  梁光河.“海底扩张”—将地学引向歧途的错误假说[OL].[2013.05.22]:http://sea3000.net/liangguanghe/20130522222426.php

[8] 我们从哪里来-科学论证告诉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4480-730880.html

上一篇:海底扩张—将地学引向歧途的错误假说
下一篇:只需一张图片就可说明海底扩张并不存在
收藏 IP: 159.226.119.*| 热度|

3 吕洪波 孙强 高建国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