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山水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tou 亲而不密 远而不疏 将科网博客进行到底!

博文

暗线文化——鬼王的学术创新

已有 4105 次阅读 2011-1-25 07:50 |个人分类:道之我观|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诚实, 鬼王, 暗线文化

SG:我在想为什么捅了马蜂窝。后来明白,因为他们要正确,要(别人)谦恭地在他们心中的圣人面前表面友好,却同时要你不论高下。好吧,正确给你们,我只摆理,这就很有意思。

 

鬼王你的想清楚老蒋到底想要干啥?通过什么途径做?
老蒋其实还是很有代表性的,细节不同,但很多人还是和他类似。

 

SG:百家争鸣,我看在很多人那里无非是些表面堂皇的虚假谎言。作秀。

 

鬼王其实,这不总要,为什么你或靠直觉知道是作秀?
因为有一个问题大家都藏着不说,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
是孔子的三纲五常?
这东西其实本质上讲,没有任何特点,任何民族,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就是现在还是如此。
中国文化的真正的筋到底是啥?是虚伪。
这个虚伪是虚伪到死的虚伪,是包含了民族大义的虚伪。
我们说计谋,都是在一个时间空间范围内讲,时候,我会告诉你,让你明白你为啥死。
只有中国人可以虚伪到死,这个本质特征,谁都不说,也不是任何一个人,或学说带来的。

 

SG:有什么不对的拿出理来摆就是嘛,左一个孔子圣人,右一个孔子代表,扯这些大口号有意思吗?实事求是,以理服人不就得了嘛,这个多干净省事,而且也不会进入到构陷别人的境地中。有人爱占据道德制高点,拿大帽子扣人,只要不符合他们的观念。

 

鬼王孔子本身其实却是是无辜的,他的时代,中国人还没进化好,其实还是野蛮人,野蛮人其实永远是对的。
核心是孔子之后,中国文化为什么会从明显转入暗线,缺少了一个什么的核心,造成的?
这是问题的关键,到现在繁体字其实仍然是在发展暗线文化,表面上做的一切,都是假的,这才是个大问题。

 

SG:圣人之所以可以被称之为圣,其实,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指讲故事,不讲结论。
圣人讲故事讲得好,你爱怎么听是你自己的事,大家随便。
======================================
这才是真正的宽容精神。中国需要这样的文化,以我眼观。主流教义中,充斥了太多的说教成分,把人给当成焖罐鸡了。

 

鬼王:其实,孔子是到不了这个精神境界的。
孔子搞社会管理学,是世俗的。
孔子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社团,教人读书写字。
至于叫啥内人,选啥教材,本市上关系不大。
孔子自身是到不了圣的境界的,世俗本来就是这样的。

 

SG:还是那句话:在思想上已被阉成太监了还对天王老子歌功颂德,奴才我侍奉您老人家呢————我看是下贱到极点。

鬼王各取所需,本来是没有大错的。
但暗线文化的澎湃生命力,才是中国文化的真正的精髓。

 

SG:孔子仁厚之人。

鬼王:他那个时代,其实啥人都有,不怕死的多了去了,其实很平常。
为啥孔子在当时没有流行,就是因为他本来就不算啥。
后人为了发展暗线文化,把他抬出来,他也是无辜的。

 

SG:老子不欣赏孔子以及相伴的那种对世俗之学的倡导,这是有记载的。

鬼王老子是小国寡民,但也没啥办法。大家随便,我放牛去了。
谁能真的有啥办法么?

 

SG:你说啥是暗线文化?

 

鬼王:就是狡猾到家啊,打死也不说,到底要干啥。
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此,其他大家都差不多。
一个虚伪到家的民族,这个虚伪还常常以民族大义的面目出现,大家还认可,甚至称赞。
打个比方,三聚氰胺报到中央,中央说现在奥运,不能说。
现在不说也罢,中国是习惯一辈子不说,打死也不说。
虚伪到死。

 

SG:是既不讲故事,也不讲结论

 

鬼王:和这无关。
两个字:虚伪。
四个字:虚伪到家。
这一点世界上无人能敌。

 

SG:我看也只能匆匆放下五千言了,没辙。都伟光正着,干他何事。

 

鬼王:如果一个民族不是把诚实放在位的,其他啥都是泡影。

 

 

SG:有人就是愿意死撑着孔圣人到末日,随便。虚伪到极,连点儿基本思考力也没有,有什么好谈的。孔子在哭泣。

 

鬼王:这里面,利益的目标还是不一样的,但大家外表是一样的。

 

SG:暗线文化,就是为个人与集团达成其最大私利而扯虎皮拉大旗。把道义做成挡箭牌,是最好不过的一种装饰。而孔子之学,正是一件最好的布料,因为质地迷糊。老子的布料太透明,不合适!

 

鬼王:其实,任何学说都可以流氓化,中国的文化为啥走到这一步,也是历史原因造就的,不怪任何某一个人。


SG:嗯,不怪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009-407590.html

上一篇:中国整体人文思想的僵化与麻木——评天安门广场立起孔子像
下一篇:新年秀歌喉
收藏 IP: 123.233.170.*| 热度|

26 刘进平 李学宽 王号 鲍海飞 曾庆平 杨正瓴 丁甜 陈辉 丛远新 陈湘明 吉宗祥 刘立 刘艳红 武夷山 黄锦芳 苗元华 武京治 陈绥阳 朱志敏 梁进 李小文 刘洋 汪梦雅 yinglu xqhuang WC101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6: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