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真的文学

已有 2902 次阅读 2011-9-30 10:43 |个人分类:科学论剑|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文学, office, style, xml, justify

文学越来越似是而非了,促使我想到这样一个题目,仿佛背后还有一个假的文学,抑或什么虚的文学。

文字或许有纯的,而写它的人却未必。有许多非常著名的文学家,起初把写作当作实现人生抱负的一种手段,譬如李杜,写诗的目的不全是抒怀;大小仲马,写小说的目的不是为讲故事。托尔斯泰暮年出走,因为文字的虚无已经使他十分痛苦,他需要从肉体到精神的彻底解脱。

在有些人看来,文学犹如宗教,教义和仪式非常重要,至于作用,显而易见能够影响到人的精神。人们信仰一种宗教,心灵得到慰藉的同时,精神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文学似乎亦如此。

文学青年的含义,已然是“疯狂热爱文学”的代名词,其中包括精神的陷落。

文学的世界,永远有别于现实,这同网络世界一样。我们不能期望,文学能顶起现实,然而它却能深入其中,撕裂现实的浮躁与虚伪。

我们今天所见的,并非都是真实。我们现在能够理解的,皆基于现实的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迷惑或者说是迷茫的,这些也都因为现实。

文学也是一种现实,它有别于政治和宗教,尽管可以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所以说,文学并非没有功能,只是它更多的作用在于间接。

这又如同人的梦想,我们看不到它明确地在改变什么,却能时常感受到它对我们的影响,哪怕是走路时的姿态。

当下,文学已不再是热门话题,从事或与其沾边的人依然不少,甚至于成了某些人的“救命稻草”,因为他们需要这种精神安慰。

越来越多的人在玩文字,认为它能够表情达意,方便自己与他人、内心与外界两个世界的交流。当然,他们也希望从笔下流淌出来的语言,可以帮他们找到心心相戚的知音。人们确乎都很孤独,尤其生活在现在这个世界。

宗教告诉我们,现世之外有来生,凡间之上有天堂,我们的肉体虽然会死亡,但精神似乎能够得到永生。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无法窥觑死亡的究竟,而于文学之中尽可以去想像,哪怕是九死一生。

真的文学,不是少数人的专属,它是人类的创造,谁都可以拿起它去探索。鲁迅不能说明什么,韩寒更不能说明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也不能说明什么,这些都只是与文学有关而已,远非文学的全部或真谛。

我们不要仰望文学,更不要仰望所谓的文学家,现实的世界远比文学的世界更加丰富更为多彩。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文学,不需要有一个可以想像的空间。

真的文学,它不是宗教,没必要顶礼膜拜,它是可以走路且可以小跑的猪,只要拆除围栏,它便会自由地闯荡,开心地成长。

真的文学,不要再给它似是而非的定义,它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就是拿起笔,写自己的真实感受,真正的想法,或者期待与想像……

我想告诉鲁迅:不是你写的就是对的。你也可以这么来对我说,抑或其他人。

                           

                                         2011年9月30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8631-492012.html

上一篇:病中杂记——儿子的自白
下一篇:给孩子们的信
收藏 IP: 222.42.35.*| 热度|

2 鲍海飞 罗帆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