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寒门出学子(女)之后

已有 2722 次阅读 2020-5-29 17:09 |个人分类:科学论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ecee3ae8ced64d5f8822dfefab55d24d_th.jpg

 

穷苦的人总希望孩子读书,将来可出人头地,好不像自己一样老实的生活。这几乎成了中国的一个传统,应该说自有科举制以来。

那么,读书学了什么?这个一般的父母不知道,只知道孩子识字,学了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曾几何时,这话成了亘古不变的真理。

从古至今,读过书的人应该不少,特别是那些出自寒门的学子(女),在历史上确乎也有过作为。可是,除了一人得道,还有什么?

写《史记》的司马迁不是穷苦人家的,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也不是,李白杜甫都不是,倒是朱元璋乞丐出身,没读过书,竟也当了皇帝。

那么,问题就来了:寒门的学子(女)都到哪儿去了?

其实,他们学有所成后,大都过上了安逸的生活,算是告别了“寒门”,虽谈不上鱼跃“龙门”,倒也有了自家的“门第”——即便如此,也只是部分这样。

父母把孩子培养大,当然希望能帮他(她)找个好的活法,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这是寒门所说的有出息,志不在王侯将相——并非都如此。曾经看过一段警示片,忘了当事者姓名,只说是他官高爵厚,每次回到农村家中,其母都要叮嘱,意思不要贪,可他没听进去,结果出事了。

说这件事是想说,学知识并非最终能改变命运。一些寒门出来的学子(女),有机会出国深造,去了就不回来,留下父母独自守候——这时候,得想想:有出息有什么用?

这不是反对学有所成,也不是要父母把孩子拴在身边,而是想说除了知识,孩子们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譬如做一个有良知的人,懂得情义的人,明白取舍的人,能够想想他人的人。

投之以李,报之以桃。李子和桃子都是水果,没有什么高贵之分,只是口味不同而已——有李子便给李子,有桃子便给桃子,关键在学会给予,而非总是索取。

父母和孩子是如此,人生亦是如此。寒门可以寒酸一点,不可以寒冷,出来的学子不应只学会冷漠,不光是对待自己的父母——这个冷漠说白了,就是不关心社会与人,只在意自己。

另外,不要总盯在“学子(女)”身上,他们没有那么多优秀品质——有些品质在于劳动者,有些品质在于无知有识(见识)者,有些品质还在于愚笨者。

家穷不是罪,养子(女)为患另当别论——孩子是无辜的,父母要循循善诱,用心带孩子,帮其走好人生路,特别是学会人生的取舍。

这里,只有寒冷的门,没有寒酸的门。

 

 

2020年5月29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8631-1235550.html

上一篇:好景总不长——看连环画《活着》
下一篇:我一个人翻修一座房
收藏 IP: 111.47.62.*| 热度|

2 武夷山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