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进入公众视野的道钉》谈李炬的美国华工铁路摄影

已有 3066 次阅读 2017-9-18 11:1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进入公众视野的道钉》谈李炬的美国华工铁路摄影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7918发布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最近举办的《跨域时空的回响纪念150年前美国铁路建设中的华工》展,引发观众强烈反响。

我在95开幕式发言时说:“据我了解,这是一次高水平的集中反映华工参与建设美国第一条太平洋铁路,推动美国近代崛起伟大工程的影展。所以说它是高水平。这是由于:

第一,影展依托的学术含量高。依据我数十年来对于美国铁路华工的关注和研究,影展作品言之有据,不仅反映了我国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水平,也不亚于美国当今学术界的研究水准,美国的主要研究成果在展品中有反映,美国没有注意到的课题在展品中也有体现。同时展品严格遵守知识产权保护,并具有我国自主的知识产权展品。这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第二,展品具有很高的摄影水准。影展绝大多数在美国的照片是我国著名历史摄影师李炬先生亲历现场拍摄或提供的,其中特别是华工建设中央太平洋铁路沿线进程今昔对比的照片既借鉴了当年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专职摄影师阿尔弗雷德. 哈特的珍贵历史照片,又借助定位系统在一个半世纪后尽可能复原当年现场景并反映当今情景,这一点可谓举世无双。

第三,展出的作品是摄影者多次成果的展示,李炬先生自2012至今六去中央太平洋铁路沿线考察摄影,影展包含着他的巨大艰辛和风险,没有他的敬业和奉献,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真实画面的再现。”

    下面是笔者编著的《进入公众视野的道钉从沉默的道钉到沉默道钉的足迹》一书(20172月北京华艺出版社)中各界评论专栏中对于李炬摄影的部分评论:

*************

1,

最新的一部《沉默道钉的足迹》的图片比第一部多出两倍。这些图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黄安年教授精挑细选的历史图片,另一类是新近拍摄的实地照片,作者李炬摄影师曾四次探寻太平洋铁路沿线,比照历史老照片的原址再次拍摄,对华工的足迹进行今昔对比。大量的图片直观展示了华工的工作生活场景、铁路及沿线风光,堪称对这段历史的鲜活再现。黄安年沉默道钉系列著作笔谈  (韩宇,厦门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本文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站开辟黄安年沉默道钉系列著作笔谈专栏而写的序,并是20151129举行的《沉默道钉的足迹》座谈会上的贺信内容。)

**********************8

2,袁清

这本书是黄安年教授之前出版的两本著作的高潮 :《沉默的道钉: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 (2006) 以及《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 (2010)。这两本书的研究都很透彻,但其中的图片 都是黑白的,不是像这本新书中的图片很多是彩色的。对于这本书,自由职业摄影人李炬先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2012年10月开始,他和他的妻子沿着中央太平洋铁路驱车考察,在随后的三年间,直到2015年5月, 他们还探索了这条铁路的其它部分 。他们采访了当地居民,访问了博物馆,还沿途在各区的历史协会进行调查研究,让我们读者轻易的, 贴近地体会150年前华工的经历 。

愿《沉默道钉的足迹》尽快出英文版,袁清先生,自幼随父亲袁同礼赴美定居,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俄亥俄州州立莱特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为《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黄安年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版的英文版进行了审定。本文作者提供英文稿,张聚国博士翻译成中文并经袁清审定。见2015年12月4日黄安年的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940943.html

3,郭宇

  为出版此书,三年前我们就开始寻找作者,我们联系到了黄安年教授,进行了一次很长时间的面谈。我们介绍了中国铁道出版社的情况,希望请黄教授写一本反映150年前华工参与美国太平洋铁路建设的大型画册。几经讨论黄教授又向我们介绍了自由摄影师李矩老师。与李矩老师见面沟通了情况之后,我们提出能否请黄安年教授和李炬老师合作编写一部反映150年前华工参与美国太平洋铁路建设的大型画册。后来,我们又两次来到黄教授家里,又两次与李老师协商,最后确定由他们二人合作编著《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一书。这部书的约稿对于出版社可谓是“三顾茅庐”。我们为什么要请黄安年教授和李炬老师合作编著这样一本画册?这是基于他们二位多年对华工修筑美国太平洋铁路的研究、寻访和考证,而且他们二位在创作手法上又有相当大的互补性。我们现在看到了这本书,就会发现无论从学者角度还是大众角度,这本书都是一部雅熟共赏的佳作,或者说是一部学术力作。

(好书是“磨”出来的郭宇,中国铁道出版社副总编辑、《沉默道钉的足迹》责任编辑,20151129在《沉默道钉的足迹》座谈会上的发言,2015121黄安年的博客发布受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940218);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同步联接。)

4,容 晶

2012年李炬已经完成美国克拉克探险队《穿越陕甘》一书中新老照片对比的拍摄后,开始沿着美国太平洋铁路行走,期间他搜集了不少有关太平洋铁路修建中的老照片,其中发现了华工的身影,于是萌生了再做一次太平洋铁路新老照片拍摄的想法。回来后,李炬开始查找华工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的有关资料,当时国内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他能够查到相对详细的资料是黄安年教授《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2006)、《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2010)的两本书。一次小聚,李炬与我说起这个想法,结果便有了该书P224页的那张两位作者初见的合影。李炬在《沉默道钉的足迹》书中“开路先锋”篇中的一段话:“一条铁路,一段150年前的往事,用新老图片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传播中美交往的历史佳话,是为两个大国的民众增进相互了解的生动素材。150年前华工能在太平洋铁路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今天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水平令世界瞩目,也一定能为世界各国的高速铁路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他以一位纪事摄影师的角度,用大量复拍原现场地现貌的新老照片对比的形式生动的再现那段历史,摄影图片具有说服力。至此,我由衷的感谢黄叔叔和李炬,给我提供了梳理家族史及因此寻系亲人的机会,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

  读《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随感,容晶,北京世家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财务总监。奔文首发在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11月14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935085.html 博主按语写道:容晶是一个半世纪前铁路华工的后裔,著名的长城风光艺术摄影专家。由于容晶的牵线,我和李炬结识,进而合作探寻华工建设美国铁路,于是才有了《沉默道钉的足迹》面世。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联结发布)

5,安然

由专业历史学者与非专业史学爱好者合作,各扬所长、互补所短,共同书写“大众史学”。专业学者与社会志愿者之间的良性合作,是《足迹》一书的一大特色,也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书作者之一李炬是自由摄影师和历史影像爱好者,对北美铁路华工问题怀有高度的兴趣和热情。他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四次深入实地进行探寻、考察,开创了新旧历史图片对比研究的新思路,并对书中图片进行反复对比和修整。他的加盟不但有效地充实了研究内容、确保了技术质量,更使“道钉”系列具备了真正“大众史学”的属性;而本书主要作者黄安年教授,作为美国史研究的资深专家,负责书中各类历史遗存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多数章节的撰写,以及全书的统稿工作,确保专业质量。比如,为了避免破坏画册的整体感,正文中并未安排大量文字,但篇幅较长的背景介绍、资料梳理,以及学理性较强的史实分析都被安排在附录三的注释中,最长的注释至千余字,相对于一篇小论文。这样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在当前的大众史学作品中,是极少见的。

公众史学领域的一枚闪亮“道钉”——评黄安年、李炬著《沉默道钉的足迹》,安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世界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博士,本文原载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20151110http://www.ahrac.com/xsdt/xsxz/3591.html黄安年的博客20151112日受权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934700),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同步联接。)

6,李爱丽

本书在方法上最引人注目的跨界,是新旧照片的参照对比。考察和鉴定历史照片的拍摄地点,再到该地点的拍摄位置,相同景观重新拍摄,是近年来一些历史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热衷的活动,其成果大多在论坛、博客或微博等网络自媒体平台发布,目的是确认老照片摄影师的足迹,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表达对故乡历史和故乡风光的热爱。他们的老照片,大多来自国内外各种资料网站。笔者视野所及,本书是第一次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历史著作中,这也体现了本书公共史学的特色。李炬在四次重走铁路线的行程中,努力寻找哈特照片的拍摄地点,然后重新拍摄。新旧照片对比,有的铁路设施仍完整地保存,有的已经变成高速公路。我们不但能从中感受到100多年来美国的发展,而且能够体会当年铁路路线规划的科学性,更能感受到华工修建铁路的艰辛与伟大,他们在荒芜人烟、地势险峻、白雪皑皑的环境中,开山铺路,锯木为枕。铁路完成了,他们没有留下姓名,只留下一串串简单的营地,甚至是一片小小的坟冢。通过这种方式,本书将新旧照片对比的方法从网友表达个人感受上升为一种历史观照,与广大读者一道缅怀华工先辈,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

以往的历史著作,图片只是文字的补充说明,本书做到了让图片自己来说话,是一个可喜的进步。这种确认老照片拍摄地点的方法,有时甚至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结合本书李炬和哈特的新旧照片对比,我们相信,图像和照片在历史书写中的作用一定会越来越大。

共享的历史  跨界的著作  ——读黄安年、李炬著《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

李爱丽,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师、博士。本文原载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20151118http://www.ahrac.com/yjhxx/3597.html ;同日,黄安年的博客受权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936243

7,李红梅

对铁路沿线的实地考察,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田野调查。这类性质的图片,归功于李炬先生的杰出贡献。李炬先生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看到一批19世纪60年代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摄影师沿着太平洋铁路拍摄的照片,开始关注太平洋铁路和在美华工的历史,他先后四次前往美国,沿着太平洋铁路,进入山川河谷、荒漠丘陵,寻得老照片的相同地点,拍摄了对比照片。有些地点,可以比较容易的拍到相同的场景;有些需要历尽艰辛,爬到很危险的地方去拍摄;还有些地方,经历了一定的地理变迁,无法再看到完全一样的画面,李炬先生也力求能够尽量与原照片一致。这些照片,不仅有太平洋铁路标志性路段的景象,还有很多当年华工修筑铁路时的历史遗迹。李炬先生的照片中,有当年的工棚,当年为了施工修筑的辅助工程,铁路沿线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历变迁。看到美国西部的崇山峻岭,看到当年原始的施工条件和粗糙的工具,我们不得不感叹华工的坚韧与辛劳。这样的田野调查,可以让读者切实了解150年前的那段历史,了解华工对美国历史的贡献。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华工筑路的历史贡献,李炬先生自制了若干幅图,比如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地形和进程图、加州太平洋铁路局部图、内华达州太平洋铁路局部图、犹他州太平洋铁路局部图、奥格登到奥马哈太平洋铁路局部图。这些图,帮助读者很容易了解到中央太平洋铁路是在如何艰险的地理环境中推进,工程的进度如何,为理解华工和美国铁路建设历史提供了便利。

 追寻历史的足迹——评黄安年教授《沉默道钉的足迹》,李红梅,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副教授,本文原载2015111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 http://www.ahrac.com/yjhxx/3584.html,同日黄安年的博客受权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932543.html

8,黄燕生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其图文并茂,可读性极强。既有学术探讨,又具通俗读物的特征。是写大众的历史,也是写给大众看的历史。全书以图片加说明的形式展现所要表达的主题,有文献书影,也有铁路施工的旧照,还有探访华工义冢、华工后裔以及相关研讨会的照片。冠于卷首的三幅新旧对照的图片引人注目,旧照是1866年拍摄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开工时的情景,从距起始点萨克拉门托69英里的阿尔塔,到77英里的野马谷,再到西拉内华达山的唐纳关,而时间则从春到秋,华工的足迹渐行渐远;新照则为近年拍摄的原址图片,为了准确的再现原景,拍摄者尽量寻找到原角度拍照,以期与旧图片能有相同场景的比照。由李炬先生承担的第二部分“开路先锋”亦如此,历史图片是用美国国会图书馆保存的中央太平洋公司摄影师阿尔弗雷德·哈特拍摄的原作,而李炬先生沿路探访时拍摄的新照,大多是在原地点,以原角度拍摄的。两位摄影家的作品,相隔近一个半世纪,被编者放入同一画面,历史沧桑尽显眼前。我曾从事过历史陈列的内容设计,对使用各类形象资料再现历史场景格外关注,因为普通读者对于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产生兴趣并有所了解,正是通过观看这些一目了然的画面而感知的。读完这部由黄安年教授和李炬先生编写的《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我又参观了同一主题的展览的感觉。我相信在广泛搜集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特别是有了黄安年教授和李炬先生这部书作为基本素材,关于赴美华工建设铁路的历史,是可以用展览或影片的形式更加清晰和生动地予以重现的。

(全面再现美国铁路华工生活的历史画卷——读《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

黄燕生,时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馆长、研究员。2015年12月2日黄安年的博客受权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940378.htmlZ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同步联接。)

9,张志华

正文四个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开路先锋”通过大量新旧照片的对比,再现了太平洋铁路150年前的往事,也展示了沿途优美的湖光山色,如同一部旅游手册,对开展沿太平洋铁路足迹的历史文化之旅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探寻足迹”是“开路先锋”的拓展,黄安年教授通过发掘当年的照片、遗物、文献、档案、族谱、家谱、报刊、绘画,以及走访华工营地遗址和华工墓地、调查和采访华工后裔等等,对美国铁路华工研究的重点、疑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探寻。如果说“开路先锋”就像纵向的编年体,着眼于广度、外延;“探寻足迹”就如同横向的纪传体,着眼于深度、内涵。两者一纵一横,相得益彰。而“修路缘由”与“缅怀道钉”一首一尾,相互呼应,恰似华工建设美国铁路多角度、全方位的纪事本末。

书中的图片包括当时的老照片、李炬先生拍摄的对比照、铁路示意图、各种文献的书影、旧画作、华工遗物照片、纪念碑堂和博物馆照片、华工墓地照片等等,是黄安年教授从近万张图片中甄别、精选出来的,颇具史料和科学价值。黄安年教授不顾年事已高,走访了京城多家高校,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科研机构,并数次前往广东五邑侨乡地区实地考察。期间他查阅了国内相关历史文献,拍摄了大量图片和文献书影。此外,他还极力收集和研究了美方资料。

在566幅图片中,摄影师阿尔弗雷德·哈特拍摄的89幅历史照片和李炬拍摄的66幅对比照片格外引人注目。哈特是太平洋铁路建设期间,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聘请的专业摄影师,他沿着太平洋铁路拍摄了一批照片,为人们留下了关于铁路建设的珍贵资料。本书作者之一、自由摄影师、历史影像研究爱好者李炬先生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看到这批照片后,深受启发。他先后四次沿太平洋铁路进行探寻,在那些老照片的相同地点和机位复拍了对比照片,以这种特有方式展现了一个半世纪以来太平洋铁路的变迁,给人以穿越时空之感,进而开创了通过新旧历史图片定位对比来研究这一课题的新方法。

筚路蓝缕启山林——读《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张志华,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采编部主任(按:现为图书馆副馆长),本文授权发布在2015年11月23日黄安年的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937672.html,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联结发布,这里发表的是12月3日的修改稿。)

10,刘进

黄安年先生是国内研究北美铁路华工的先驱,著有《沉默的道钉》《道钉不再沉默》,为国人了解铁路华工历史打开了一扇窗口。令人欣喜的是,在铁路华工参与建设美国太平铁路150年之际,黄安年先生与著名摄影家李炬先生合著了又一力作——《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甫一捧读,不忍释手。

最打动我心的是,尘封的历史旧照与当下新貌的对照贯穿全书始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沧海桑田般的历史记忆唤醒、掩卷后久久的沉思。跟随作者的笔触和画面,一种物是人非的苍凉感悠然而生。在苍茫壮丽的隔壁沙漠之上,零落散布着铁路华工先辈的遗冢,想当年赴美国谋生的这些先民的多数都要在死后由乡亲将遗骸运回原籍安葬,客死他乡、不能回乡的这些先辈是如何在九泉之下不能瞑目?看到铁路华工修筑的大动脉上仍然奔驰的列车,我们感到历史并非如烟,铁路华工仍在活在世人的心中。

最好的纪念——读《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刘进,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常务副主任,教授。本文首发在2015年11月15日黄安年的博客;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联结发布。)

11,陈熙中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觉得《沉默道钉的足迹》最大特点或优点是做到了学术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的有机统一和完美结合。

先说可读性或趣味性。人们通常所谓的图文并茂,往往是指书中配有若干插图,这些插图只是起到点缀的作用。本书与此不同,其中刊出的近600幅具有历史价值的图片,是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与文字叙事部分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也可以说,这些精美的图片本身就是一种形象的叙事。文字叙事和形象叙事的结合,使本书具有独特的引人入胜的魅力。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摄影家李炬先生不避艰辛,先后四次沿着太平洋铁路寻访当年修路华工的足迹,拍摄了大量反映太平洋铁路的历史和现状的照片。在本书《修路先锋》部分,他把自己所摄照片与19世纪60年代美国摄影师哈特当年所摄照片放在一起,新旧对照,使人产生强烈的历史感。如1867年夏天哈特在唐纳关8号隧道口拍摄了一名华工肩挑水桶送水的照片,照片中的山上直立着一颗松树。李炬先生费尽周折,找到哈特当年的拍摄地点,发现山上的松树犹在,只是已经变为横卧在半空中。他为新旧照片写下了这样的说明:“150年来这棵松树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见证了多少华工英雄顽强的形象,150年后这棵松树好像是低下头向沉默的道钉们致敬。”笔者看到这里,不禁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一部有特色的精品图书——《沉默道钉的足迹》读后,陈熙中先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安年的博客20151124受权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937949.html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同步发布。)

12,李 沣

这本书的创新之处就是多处用今昔的影像对比,来述说历史,述说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历史。有意识地、系统地用今昔影像对比的方法来述说历史,是历史影像研究爱好者李炬先生的创意、追求。这种表现历史的方法,比在图书馆里查阅文献资料要复杂、困难、艰险的多,但这种方法对表述某些历史问题,却具有惊人的视觉效果和独一无二的表现功能。李炬先生编辑的“开路先锋“这一章的很多场景,阅后让人浮想联翩,心灵震憾,同一场景150年,记载着一代人对大自然的征战。

1、布鲁诺深槽

布鲁诺深槽的三组照片,让我们想到当年像蚂蚁啃骨头似的华工们用铁锹辟山。我们不知道那些留着辨子的华工来自哪个村庄,他们魂归何方?但深槽入口处的那块异国石碑上的文字,仍给后人精神上以巨大安慰,碑文为:

“这项艰巨的工程由一群勤勉耐劳的华工完成,他们用凿子、铁锹和黑炸药,一寸一寸地挖开┄┄,布鲁诺深槽被公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2、唐纳关“中国墙”

本书《唐纳关》这一节,选了十几组珍贵的对比照片,今昔唐纳关,在人工改造和大自然的蕴育下,昔也壮观,今更灿烂,那堵“中国墙”,是血汗的凝聚,力量的象征;那乱石穿空的隧道象地狱,那黑洞洞的隧道入口象地狱之门,开凿隧道的3000多华工就象鼠一样日以继业地在黑暗的隧道里工作,因为当时华工地位“卑贱”也无安全生产之管理,因此很多华工死于非命,“发现在铁道工程在凿山洞时,每天有二、三十人伤亡。”(黄安年:《道钉不再沉默》第131页,华艺学术出版社2014年版。)

B71  唐纳关8号隧道东口外送水的华工形象,是当年摄影师哈特留下的仅有的几张华工特写照片,拍摄于1867年夏季。据记载,来自广东五邑地区的华工们组成一个个班组,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惯,自己作饭和供水,当时他们用开水泡荼喝,很少生病。而爱尔兰劳工喝凉水和威士忌,有了戏称太平洋铁路是用荼和威士忌造就的。”不仅如此,挑水工身后的山上有一棵孤松。李炬先生将这棵孤松的今昔照片(B73)做了特写对比,然后说:“150年来这棵松树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见证了多少华工英勇顽强的形象。150年后这棵松树好像是低下头向沉默的道钉们致敬。”照片是场景的真实写照,内涵着历史活动的全部内容,所以你怎么观看、理解、想象,都不能复原当时的全部内容。这是历史影相比较法的特殊魅力,也是文本历史无法企及之处。

3、瞭望家园的印地安人

在诸多生动的帕里塞兹峡谷的今昔对比照片中,B174特别有震憾力。李先生如是说:“高山峡谷里,一条铁路与清澈的溪流并行,这片土地曾经的主人———印第安人正在俯视着不再安宁的山河,不再属于自己的家园。”夸张一点说,这张照片能引申出一大本书。这里原本是印第安人千百年来捕鱼狩猎的生命场,一条铁路的贯通,工业化、城市化的跟进,这里迅及改变了模样,不再属于印第安人的天下,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印第安人走向了何方?他们还有未来吗?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了美国印第安人整部历史。所以李先生说这张“照片非常具有震憾力,内涵极其丰富。”

综上所述,今昔影像对比的历史叙事,是史学研究和史学论述的一个崭新的具有独特功能的方法,是本书作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档案查寻和野外寻觅后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今昔影像比较的历史叙事法,对表现一些特殊的历史领域,例如中国知青史、“三农”史、“文革”史,用这种方法能取得独一无二的功效,因此这种方法应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一个分支,应该有组织的去开发利用。

史实、评说、缅怀与祭奠-----读黄安年教授的《道钉》系列.李沣,1958年入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99年退休。大校军衔、教授。本文提交11月29日于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沉默道钉的足迹》座谈会上的书面发言,黄安年的博客/20151128首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quickforward=1&id=939351。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同步联接。

13,王佳欣

李炬是一位退休的信息技术行业的工程师,十岁起便由父亲指导学习摄影,“酷爱研究系统性历史照片”,“从2012年起,曾4次沿横贯美国东西两岸的中央太平洋铁路自驾游,一路寻览当年铁路老照片的拍摄机位,然后进行对比拍摄”。他与妻子多次自费往返于中美之间,所付诸的努力与辛劳无需多言。两位学者由同一主题引发的创作热忱不仅使沉默的“道钉”不再沉默,也使个人的生命体验在作品中得以延展,呈现于读者眼前的不仅是华工在美的沉浮命运,也是作者在其中赋予的深切的现实关怀。

强烈的历史呈现力。全书近600幅照片均经过作者反复对比、考察,在文字介绍与照片排列上面彰显历史的叙事性。在照片拍摄过程中,李炬先生就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查阅、翻拍了数量众多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官方摄影师阿尔弗雷德·哈特(Alfred A· Hart)当年所摄的图片,并依据提示寻得先辈摄影师拍摄的原机位,进行对比拍摄。与此同时,他寻访了华工曾工作的土地以及重大事件与灾难的发生地,在“冻得手都掏不出来”气候下切身体会到施工的艰难。在见证“火车从75度角的山崖上通过”时感受到“华工在悬崖上打眼放炮的危险”。这些创作体验尽数呈现于书籍内以图叙史的结构中,其中以书籍第三部分“探寻足迹”一章体现最为明显。在这一章中,于档案内被“寥寥数笔”粗疏勾勒的华工身影,于历时的建构中呈现丰富的面相,不管是照片显示的华工后裔举办的纪念活动,还是肖像背后蕴藏的人生故事,均从记忆的角度展现着早期赴美华工对整个华人世界的广泛影响。与此同时,作者深入侨乡对其族谱、家谱和村志的收集拍摄也使得这部著作成为一部难得的为职业史家提供索引的原始资料汇编。

   评《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王佳欣,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博士生,本文原载20151018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http://www.ahrac.com/xsdt/3582.html1021黄安年的博客受权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930002.html

14,  

《沉默道钉的足迹》一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黄安年教授和自由摄影师、历史影像研究爱好者李钜先生合著。这部厚重的画册,装帧之精美、印刷之精细、排版之精致让人叹为观止,足可见作者与出版方工作之细致、用心之良苦。黄安年教授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美国铁路华工的研究,曾于2006年编著《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中英文版同时出版)一书,以历史图片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了100多年前华工在北美的历史;2010年编著《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白山出版社),集合了对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的文字研究成果和资料,并辅以必要的图片,主要以文字形式深入探讨这一课题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沉默道钉的足迹》一书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不仅扩充了书本内容、将图片数量由200余幅增至将近600幅,还对历史老照片的原址进行了再拍摄,使用新旧历史图片对比的方法来研究美国铁路华工史,这是本书的一大亮点。黑白图片与彩色照片的强烈对比,昔日荒凉轨迹与今时景象的鲜明对照,让人倍感前人艰辛。如书中有关布鲁诺深槽的图片(第46-47页),拍摄角度极为相似,生动地展示了这一段景观百年间的变化。这些图片不仅具有研究价值,单从摄影角度来看,也让人赞叹。

本书收入的图片包括历史图片、老照片、相关的地图、历史报刊漫画、相关文献资料等,范围非常广泛。作者在图片的选用上非常用心,在保存所选图片原始性的同时还进行了必要的品质修补,有的还进行了重拍。这些图片按照主题和时间编排,组成了画册正文的四个部分,不仅展现了华工参与修建铁路的缘由、铁路修建的场景,还包括华工修路时的生活以及美国排华和后人纪念的内容。这些资料,对于研究华裔美国人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必要、严谨的文字注解使得这些图片不是流于表面,而是穿插成颇具时空感的史学资料,其学术价值不容小觑。

(重走华工足迹,探寻“道钉”历史——读《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

董俊,厦门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本文原载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20151110http://www.ahrac.com/xsdt/xsxz/3592.html; 黄安年的博客20151112受权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9347012015127修改)

15,王之伦

李炬先生在2010年开始准备,在201210月,20139月,20145月,和20155月,四次驾车沿着太平洋铁路行驶,从各方面采集150年前华工的足迹,并寻找到近百处历史照片的拍摄地点,在这里再拍摄了当前的景象,以做今昔对比,而黄安年教授也多次到广东新会、新宁、台山、开平、恩平等华工的主要来源地的五邑地区,查阅包括地方志等各种资料,并走访当年华工的后裔,务必使采集到的资料有详实可靠的依据。在经历了如此种种的艰苦努力之后,才得以完成这部历史论著,这在目前这种功利为先,金钱至上,物欲横流,欺世盗名之风盛行的今天,像黄安年教授和李炬先生这样不为功利,潜心治学的严谨精神,就更显得难能可贵。幸而他们多年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国铁道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他们两位多年来的呕心沥血之作才得以问世,我们才有机会获知150年前数万华工在美国创下的丰功伟绩。

一位科技界高工的《沉默道钉的足迹》读后感,王之伦,文革前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研究生,就职三机部的高级工程师,现已退休。2015122黄安年的博客受权发布,

16,张胜利

本书的整体特色首先是开创了影像为历史服务,影像资料与历史研究有机结合的新典范。《沉默道钉的足迹》,则在影像资料与历史研究的相互结合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开创了当代的新典范——不同年代、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大量图片融会贯通、协同作战、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影像资料为历史研究服务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为红学,也因为历史,2011年开始拜读黄安年老师的博客,追随黄老师畅想历史的时空变幻;因为摄影,2012年开始拜读李炬老师的博客,网随李炬老师周游美洲与铁路遗迹。一位是著名美国史研究者,一位是人文历史摄影师。短短几年的时间,二人强强联手完美合作的成果便呈现在公众面前。作为一部图文并茂的大型历史画册,收录图片近600幅,图片数量之浩瀚为笔者所罕见。如此浩瀚的影像图片集中于一部大型画册中,必然应形成一个整体的基调与艺术特色。笔者通读本书后,特别是重点反复读了主要的图片资料后,对本书影像的整体特色产生以下初步的感悟:真实、厚重、精准、贯通。

真实,是本书所要表现的历史内涵,也是本书影像的重要特色。不仅一个半世纪之前美国摄影师哈特所拍摄的历史资料片真实、感人,全方位地再现了当年华工“道钉”的劳作、生活实景,以及铁路修建中的重大事件和场面,而且李炬先生探寻“道钉”的寻迹拍摄,也最大限度地真实再现了当年的场景、位置与角度。新旧照片的对比与映照,更加重了本书的历史内涵和资料的真实性,其中特别真实感人的首推B71B72两幅对比照片。该说明文字记叙:“为了找到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费了不少周折。……山上的那棵松树虽已倒伏,却依然顽强地活着”,摄影师在后一幅的说明中将这棵松树喻为华工当年经历的见证人。笔者却认为那棵“虽已倒伏,却依然顽强地活着”的松树,正是百多年来华工精神的真实象征。翻拍照片中质感特别强的经典片子——C145,几乎就像实物放在面前,触手可摸,特别是那幅华工后裔的证件照,书后的注释中对这幅图片的文字说明同样真实感人。

厚重,从摄影艺术上表现在图片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与整体密度方面。近600幅图片基本没有出现过欠、高光的现象,此种现象是当代图书画册影像的通病,也可谓影像整体质量的当代退化。而这本画册终于返璞归真,保持了多数图片基本一致的密度与反差。该书影像的厚重特色,正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跨越一个半世纪的一段特定的厚重历史。以TB部分为例,图片调子具厚重特色的大片幅图片有:T03T07B27B81B117B173 B192 B199以及B216的翻拍和B240B241等,都是笔者比较欣赏的。其中B27B81均为利用落日后晚霞的天光拍摄的,在整体密度的保证下,准确表现了霞光云天,同时又不失暗部的层次。B173是一幅质感很强的经典片子,虽然用光基本为顺光,但是明暗处理得非常恰当,在近似对角线构图的表现下,暗部被处理为整体色块,铁轨大致处于明暗交界的对角线位置;而亮部的层次细节清晰饱和,相当准确。B240B241两幅城市风光均完美地再现了低照度和暖色调的艺术特色。

精准,不仅表现在照片色调的准确曝光与恰当处理,而且表现在照片构图的完美与拍摄点角度选取的准确,特别是与老照片对比的新拍照片。现仅以与T08对比的T09图片为例:虽然T09所用的镜头比T08稍微广了一点,但拍摄角度、高度和距离已经基本上还原了T08当年的位置,这是相当不容易的。T09的照片说明:“冒险爬上8号隧道西口上的山顶,向西拍摄了6号、7号隧道的全景照片”,记载了拍摄者为了找到准确的位置与高度付出的努力。但由于两幅照片拍摄时的季节、光照条件的不同,观看时需要细心辨别。另,T09后期处理时如能再加大一些密度,效果也许会更好。书中大量的与老照片对比的新拍照片,无不精准、恰当,蕴含着摄影师高超历练的拍摄技术与艰辛的付出。

融汇贯通,集中表现在整部画册的编辑、排版方面,也是这部大型画册的特色之一。从总体编排来看,序言后面的铁路进程图和紧接着的两幅通版大照片,以及后面的数幅整版对比照片,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了本书的主题。目录的设计亦有序贯通,从缘由到开路先锋,再到探寻足迹,终至缅怀。后记、附录与参考书目无不详实确切。每一部分中内容的编排亦互为关联、循序渐进、一气哈成。特别是多幅图片排于一个版面上时,体现出图片编排的协调性与完整性。读者读完全书能自然而然地得到一个清晰完整、连贯一体的印象,在感受大型画册历史感、真实感的同时又不失赏心悦目的视觉接受。

该书影像的另一贯通特色还表现在摄影史方面。书中拍摄最早的照片应为A20:“淘金热”时代中国工人的一张老照片,说明为“这张照片是用所谓达盖尔银版法拍摄的”。法国达盖尔发明银版法摄影术是1839年;美国“淘金热”发生在1849年之后,而该书的华工淘金图片拍摄于“19世纪五六十年代”,距银版摄影术的发明20年左右。书中由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摄影师哈特所拍摄的历史资料片约在1863~1869年之间,很可能同样是用银版法拍摄的。至李炬先生追寻“道钉”拍摄时,使用的已是专业数码相机,之前的资料翻拍也不排除传统相机与胶卷。一部华工建设北美铁路的历史,基本上贯穿了银版摄影术发明的初期至当今数码相机广泛应用的摄影史。

摄影者李炬老师是笔者非常敬仰的人文历史摄影师,从2012年拜读其博客起,几年来已网随李炬老师“周游”“考察”了大半个美洲,受益匪浅,特别是在通过摄影手段反映历史变迁方面。书上的照片之前大部分已在网上欣赏过,现经过精心的编排与精美的印刷,照片的反差、层次、质感更有所提高,与那批黑白老照片一起相得益彰,成为历史与现实的见证。李炬老师以一种历史文化的博大情怀,同时在黄安年老师与媒体的促成下,多次穿越美洲大陆追寻“道钉”的足迹,令人钦佩,更令人羡慕。特别是近期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成功举办了《华工与铁路》图片展,在媒体和华人社会引起广泛反响和高度重视。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人文历史摄影家,能在摄影生涯的黄金时段为自己有兴趣的一段特定历史拍摄如此大量、重要的照片,可谓不虚此生,无愧于摄影艺术了。

(影像与历史的完美结合——略谈《沉默道钉的足迹》一书的影像特色

张胜利,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学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76433.html

上一篇:重视太平洋铁路华工小镇温尼马卡文献资料研究
下一篇:感受科学网技术系统升级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1 王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