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全面再现美国铁路华工生活的历史画卷

已有 3285 次阅读 2015-12-2 05:54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07-11)|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全面再现美国铁路华工生活的历史画卷

——读《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

 

受权发布黄燕生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12月2日发布

 

  (按: 黄燕生研究员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馆长,感谢黄燕生先生惠寄。)

不久前收到黄安年教授寄来新著《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展读之际,感觉这部书不仅是一部系统研究华工建设美国铁路的高水平的学术著作,也是全面再现美国铁路华工生活的历史画卷。

十九世纪后半叶,大量华工被招募到美国从事铁路建设等最为艰苦的工作,对连贯美国东西部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的建成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他们的工作状态和生活情形鲜为人知。尽管自上世纪初,一些旅美华人在其游记和回忆录中就有关于华工参与建设美国铁路的描述,梁启超还发表了《记华工禁约》等数篇文章,但在相当的长时间里,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尤其中美两国一度处于对立隔膜状态,那个年代要展开这一课题的探讨是没有客观条件的。一个明显的例子,著名方志学家朱士嘉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赴美编纂《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方志目录》,他注意到美国华工的巨大贡献,特意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的相关文献拍摄胶片带回国内,但始终没能公布,只是在1958年出版了一部《美国迫害华工史料》,节选部分资料发表。这些胶片后来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博物馆方面也曾想公之于众,七十年代后期已经完成了全部译稿,却因种种原因没能出版。1985年和1995年,海峡两岸分别出版了《华工出国史料汇编》和《清季华工出国史料》,使全面研究这一课题具备了条件。此后,围绕美国华工的各项专题研究陆续展开,新的资料不断被挖掘出来,赴美华工自招募到起程,从工作过程到生活状况,以及后来是还乡还是留美等等细节也逐渐清晰起来,而汇集百年来研究成果而成大观,系统介绍建设美国铁路华工的集大成之作,是黄安年教授2006年出版的《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2010年出版的《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和2015年与李炬先生合作编辑出版的这部《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李炬先生对华工建设美国铁路的贡献极为景仰,曾沿着当年的建设路线考察了四次,搜集到大量一手资料,拍摄了专业水准的图片。他的加入,不仅增添了新的遗迹遗物资料,也将华工建设美国铁路的情景再现得生动直观,让人感觉历历在目。

本书首要的一个特点是其资料搜集的广泛性。赴美华工的资料相当分散,既有两国政府的官方档案,也有当时人的回忆和后来人的追忆,更多的散见于纸媒报道,游记描述,还有以往被忽略的地方志、族谱、家谱中的零星记录。黄安年教授对后者尤为重视,他在本书中指出:“地方志、乡(村)志、族谱、家谱记载了地方和基层地区及家族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生活,是传统正史的重要补充,更是研究人口流通、移民变迁、社会生活的重要依据,了解美国铁路华工不能不注意从这些史料中寻找可信资源和线索。”本书叙述五邑农工,举列地方志有《新会县志》、《开平县志》、《恩平县志》、《台山县志》、《东莞县志》、《广东通志》等,引述族谱家谱有广东台山县山背村保存的《陈氏族谱》和台山县大江镇水楼村的《李文庄公家乘》等,与华工生活相关的一些契约、借据、家书、文书、石刻等珍贵文献也展现于书中。虽然这些文献记载的只是华工生活的片段记录,但就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赴美华工个人命运及家庭变迁,显得弥足珍贵。在信息时代,网络资源不可或缺,但网站登载的图片往往出自纸媒,相互转引,难以判定为一手材料,需要细致辨析。黄安年教授对此格外重视,曾有专文论述。本书确有部分资料源于网络,但都是查明原始出处并获取版权后刊载的,附录部分专门对图片来源做了注释说明,体现了使用资料的严谨。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其分析叙述的系统性。为全面说明华工建设美国铁路的背景、过程及影响,在编辑之初,黄安年教授就拟定了二十个题目,从美国为何要兴建太平洋铁路、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为何选择华工,到迄今发现了哪些涉及美国铁路华工的族谱、家谱和村志等等,将研究美国华工建设铁路的重点和难点一一列出,并以此作为考述的要点。全书分为修路缘由、开路先锋、探寻足迹、缅怀道钉四部分,除开路先锋主要是铁路沿线图片的对比,其余三部分均是对赴美华工参与铁路建设的历史过程的还原,包括工作状态,华工待遇,华工与当地人的交流和融合等等。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要对现存各类文献资料进行认真梳理和细心考辩,这是中国史家的传统,也就是清代章学诚所说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但要说明华工赴美及后来对中美两国的影响,则需要有更高的观察视野,以更多的时间跨度去考量,做出系统性的判断。部分华工后来留在了异乡,融入新的文化,但祖辈传承下来的儒家理念和生活方式仍然伴随终身乃至后裔;多数华工回到祖国,重返家乡,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不再是只会种田养家的普通农民,他们向往的世界也许更加开阔,更加自由,已然与这片故土上的体制和文化产生了某些不和谐,甚至冲突。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主张变法图强和通过革命走向共和的人士中,出现那样多的曾经盛产华工的广东人和福建人绝非偶然,在历次改革大潮中,沿海地区总是走在全中国的前列,也并非意外。历史进程经过放大,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制度、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交融,以及对各自传统的影响。本世纪以来,致力于华工赴美、赴日、赴欧以及华侨贡献探讨的专业和民间研究者愈来愈多,研究课题逐渐伸展到生活细节,说明对过往历史的叙述并不止于情景再现,历史家承担的使命还有一项是“通古今之变”,而要做到这一点,研究者需要展现出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叙述。当然,想要自成体系,成一家之言,不仅要有更高的眼界,也要对更多的文献进行梳理,还要有相应的口述史料和实地调查作为支撑。在《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的叙述中,我感觉到了这样的思考和体系,也领悟到传统史学与田野考古、社会调查在引证方式上的交融。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其图文并茂,可读性极强。既有学术探讨,又具通俗读物的特征。是写大众的历史,也是写给大众看的历史。全书以图片加说明的形式展现所要表达的主题,有文献书影,也有铁路施工的旧照,还有探访华工义冢、华工后裔以及相关研讨会的照片。冠于卷首的三幅新旧对照图片引人注目,旧照是1866年拍摄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开工时的情景,从距起始点萨克拉门托69英里的阿尔塔,到77英里的野马谷,再到西拉内华达山的唐纳关,而时间则从春到秋,华工的足迹渐行渐远;新照则为近年拍摄的原址图片,为了准确的再现原景,拍摄者尽量寻找到原角度拍照,以期与旧图片能有相同场景的比照。由李炬先生承担的第二部分“开路先锋”亦如此,历史图片是用美国国会图书馆保存的中央太平洋公司摄影师阿尔弗雷德·哈特拍摄的原作,而李炬先生沿路探访时拍摄的新照,大多是在原地点,以原角度拍摄的。两位摄影家的作品,相隔近一个半世纪,被编者放入同一画面,历史沧桑尽显眼前。我曾从事过历史陈列的内容设计,对使用各类形象资料再现历史场景格外关注,因为普通读者对于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产生兴趣并有所了解,正是通过观看这些一目了然的画面而感知的。读完这部由黄安年教授和李炬先生合作编写的《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我有参观同一主题的展览的感觉。我相信在广泛搜集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特别是有了黄安年教授和李炬先生这部书作为基本素材,关于赴美华工建设铁路的历史,是可以用展览或影片的形式更加清晰和生动地予以重现的。

黄安年教授是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的老师,已经相识三十六年了。从1980年开始带我们班(历史系77级),到同学们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他对我们的关怀始终如一。我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在他的极力推荐下在母校学报上发表的。令我尤为感动的是,他在耄耋之年,依然保持学术研究的激情,为查找线索不明资料,不辞劳苦,奔波于各图书馆、博物馆间。我祝愿他健康长寿,继续进行华工建设美国铁路的探索,并不断发掘新的史料,提出新的见解,奉献新的著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940378.html

上一篇:一位从事美国移民史研究的博士生感言
下一篇:头一回坐上了舒适的620加长公交车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1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