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制定须知的三个维度 精选

已有 4496 次阅读 2010-10-23 09:00 |个人分类:大学之道|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战略规划, 大学逻辑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各大学面临的一个紧迫的任务就是依此制定各自发展战略规划。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直接关系着一所大学在“十二五”期间和今后10年的科学发展态势问题。在我看来,制定适切的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应该在三个维度上下好功夫。

第一维度:大学历史—大学现实—大学未来维度。

在这个维度上,大学要分析的是自己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即分析大学自身传统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技术设备优势等。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对照现实,认真检查自己的学科优势图谱是否有变化,人才队伍、结构是否有变化,技术设备是否有优势。然后分析10年或20年后,自身学科的图谱变化。这个维度要解决的主要是大学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认识问题,这是一个知己过程。这是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的前提。

知己过程很重要,但它往往被忽视。我们很多大学基本不做院校研究,对大学自身的发展史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自身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也没有系统总结。经常是跟风发展,结果若干年后,自身的优势学科没有了,自己的特色没有了,最后自身立足之本也就没有了。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必须是建立在对自身有准确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有了这个认识,才能找到自身特色所在,自身发展的道路所在。经常的情况是,很多大学在制定科学发展战略规划时,只是拷贝名牌大学的规划,然后稍做修改而完成。结果让人不知其所云,甚至出现让人贻笑大方的规划。如明明是一所地方学院,却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目标规划;明明连博士授予权都没有,却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目标规划;明明是一个行业类大学,却提出建设“综合型大学”的目标规划。这样的规划,于其说是规划,不如说是“乱划”,最后只能是纸上谈兵,对大学发展的实践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第二维度:外国大学—中国大学—自身大学维度。

在这个维度上,大学要把自身放在整个中国大学图谱中去分析自身,对211工程大学,则在放在国内大学图谱的同时,还要放到世界大学图谱中去认识自身。这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是把自身与国内大学、国外大学横向比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要解决的是在一个更大的大学体系中,对自身学科与其它大学学科的比较问题,这是一个知彼过程。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学规划同样需要知己知彼。大学规划的制定者必须对国内外大学有一个基本了解,了解各个大学的基本情况、优势学科、拔尖人才等。不知彼,更会闹出笑话。比如有些学校把自己的某一学科定位在国内一流,甚至国际一流上,可如果简单看下其学科发展情况,就会发现他们所谓的优势最多是省内优势。不知彼,就不知差距,也不知努力方向,也就找不到自身“错位发展”的道路。

第三维度: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学校优势维度。

在这个维度上,大学要把自身放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去来认识自身发展的问题。这个环境包括国内国际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制度环境等。大学离不开其生存的环境,大学必须与其生存的环境进行科学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能保持大学自身的科学平衡和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大学要解决的是大学与社会关系的问题。大学要把自身放在社会大环境中去思考大学的发展问题,这是一个知势的过程。

大学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三大职能最终的归属是服务社会。大学必须解决“服务面向”问题。即你培养的人才是为谁服务的,为那类行业、企业服务的,你的人才是不是你所服务的社会所需要的等。其它二项职能也有这个问题。在20世纪初,在威斯康星大学走出象牙塔之后,服务社会,建立和谐的大学与社会关系成为大学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可当下中国大学却在不自觉地忽视这个规律。大学大部分在闭门办学,虽然其名曰“开门、开放办学”,但其却忽视对其所服务面向的研究,也不注意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是,地方大学基本不能解决地方上的问题,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只是停留在学科层面,没有进入到社会服务层面。

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也就是大学知己、知彼、知势的过程。只有真切地做到了知己、知彼、知势发展战略规划才是有根基的规划,才是对大学今后发展有指导意义的规划,也才是可以落实的规划。



一流大学之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376136.html

上一篇:“奥运精神”“世博精神”不可能被移植克隆为大学精神
下一篇:应该警惕大学内部改革中的“企业化”倾向
收藏 IP: .*| 热度|

7 惠小强 赫英 刘立 孙根年 吉宗祥 袁贤讯 柏舟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