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张西林 2009-10-1 22:41
毋庸赘言,水法是管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最为重要的依据和重要法律武器之一。大力推行和普及水法必将为我国节约和保护水资源起到极其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以下为我国水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
个人分类: 水体知识|275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冰雪景观概述
张西林 2009-9-30 23:52
冰雪景观概述 冰川是地表上长期存在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由大气固体降水经多年积累而成,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冰川是由多年积累起来的大气固体降水在重力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变质成冰过程形成的,主要经历粒雪化和冰川冰两个阶段。它不同于冬季河湖冻结的水冻冰, ...
个人分类: 水体知识|4907 次阅读|1 个评论
河口和海洋景观概述
张西林 2009-9-30 23:41
河口和海洋景观 河口即河流的终段,是河流和受水体的结合地段。受水体可能是海洋、湖泊、水库和河流等,因而河口可分为入海河口、入湖河口、入库河口和支流河口等。入海河口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岸水体,与海洋自由沟通,海水在其中被陆域来水所冲淡。根据动力条件和地貌形态差异,一般把河口分为河 ...
个人分类: 水体知识|409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泉水景观概述
张西林 2009-9-30 23:33
泉水景观概述 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集中出露。在适宜的地形、地质条件下,潜水和承压水集中排出地面成泉。泉水多出露在山区沟谷、河流两岸、洪积扇的边缘和断层带附近。泉水常常是河流的水源。在山区如沟谷深切,排泄地下水,许多清泉汇合成为溪流。在石灰岩地区,许多岩溶大泉本身就是河流的源头。 ...
个人分类: 水体知识|5273 次阅读|没有评论
瀑布景观概述
张西林 2009-9-30 23:20
瀑布景观概述 瀑布,在地质学上有时也叫作跌水,从河床纵剖面陡坡悬崖处倾泻下来的水流。瀑布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如断层、凹陷等地质构造运动和火山喷发等造成地表变化,流动的河水突然地、近于垂直地跌落,这样的地区就构成了瀑布。瀑布表明河流的重大中断。这种瀑布主要是以内力 ...
个人分类: 水体知识|10724 次阅读|没有评论
沼泽湿地景观概述
张西林 2009-9-30 23:12
沼泽湿地景观概述 沼泽可因江、河、海的边缘或浅水部分淤塞而成;也可在森林地带、高山草甸、洼地和冻土中因地下水聚集而形成;有的沼泽是由于湖泊淤积变浅而成。沼泽的形成和发展与冷湿的气候、排水不畅的低平地形等诸多因素有关。由江、河、湖、海的边缘或浅水部分泥沙淤塞、水草丛生,逐渐演 ...
个人分类: 水体知识|3814 次阅读|没有评论
湖泊景观概述
张西林 2009-9-30 23:03
湖泊景观概述 湖泊是指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缓慢的水体。在地壳构造运动﹑冰川作用﹑河流冲淤等地质作用下,地表形成许多凹地,积水成湖。露天采矿场凹地积水和拦河筑坝形成的水库也属湖泊之列,称人工湖。根据湖泊成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 ...
个人分类: 水体知识|594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河流景观概述
张西林 2009-9-30 22:54
河流景观概述 河流是陆地表面上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线形天然水道。河流在我国的称谓很多,较大的称江、河、川、水,较小的称溪、涧、沟、曲等。藏语称藏布,蒙古语称郭勒。此外,为沟通不同河流、水系与海洋,发展水上交通运输而开挖的人工河道称为运河,也称渠。为分泄河流洪水,人工开挖的 ...
个人分类: 水体知识|563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水体的景观价值概述
张西林 2009-9-30 22:40
水的景观价值概述 水分子的特性和在地球的温度变化使得水可以以三种不同的形态在地球上出现,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冰(固体),水(液体)和水蒸气( 气体)。水的三态在大自然中经常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如冰是水的固态、山间的瀑步是水的液态、山间的雾则是蒸气水。同时,结合水资源 ...
个人分类: 水体知识|304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敢问“TAXT”是啥?原来是“偷工减料”的英语单词
张西林 2009-9-30 18:43
近日在广东肇庆奥威斯酒店(一家号称六星级的酒店,硬件设施倒是超级好)入口处被彻底雷到了。入口道路一个车道地面上赫然刷有黄颜色的TAXT字样,挠头想了半天,终于明白了这个车道是供出租车进出的。唉,偷工减料的事情看的多了,这个居然连一个英语字母也不放过,不就是多刷一下短横的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0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