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liug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coliugy

博文

科学不应该是这样的

已有 7813 次阅读 2011-5-25 22:5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生, 新英格兰, styl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a Novel Bunyavirus in China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影响因子51.29)
 
转眼便六月,QQ、校内,到处充满了毕业的气息。
 
反思研究生三年,对科学的爱和失望充斥着头脑。 三年的研究生,我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能够理解“仰视常识、俯视理论、重视假设”这十二个字的深远与厚重。对此,时而高兴,时而沮丧。高兴的是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不同,能理解科学最本质的东西;沮丧的是科学的本质和中国文化相差太远,周边的人均无法理解自己。科学在这片土地上,有点像小三,或者青楼女子,随着兴子,大家玩玩罢了。 诸多的不确定性,或者说人生的迷茫,我还是选择了先工作。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谁先发现重要吗?》,里面讲述了中国科研界的一件大事。中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流行病毒,文章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a Novel Bunyavirus in China),而文章的作者之一,据说是主要的一线科学家之一Shou-Yin Zhang(张守印),他的名字后面却打了个星号,标示为:Deceased(已故)。 经过查询,才知原来张守印已跳楼自杀
 
这篇文章讲的就是2009年湖北、河南地区所传言的蜱螨叮咬之后,传播怪病的故事。死者大多发高烧,血小板急剧减少。这种致死的病症被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 SFTS致死率高达30%,病因被风传为蜱螨叮咬后,感染人粒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经过中国疾控中心调研发现后不是人粒细胞无形体,而是一种全新的传染病毒,新亚型布尼亚病毒。
 
 新亚型布尼亚病毒形态解剖图 A. 细胞病变图B.萤光染色图C.背景染色图 D. 电镜扫描图
 

遗传系谱图
 
文章结果分为两部分,一是新亚型布尼亚病毒形态解剖图,二是分子系谱图。形态解剖是发现新物种现的经典手段,通过形态特征鉴定新的物种,而新的手段则依据物种的遗传信息,通过分析遗传结构(DNA或RNA)确定新的物种。两种方法都被科学界认可。
 
按说,这应该是中国科学界的荣耀。中国的科学界发现了在国内的致死传染性疾病的治病病毒。这是医学家、科学界的义务,但也足以给作者带来荣耀和名誉。但张守印之死给新发现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在张的悼词里这样写道:
 
    2009年,张守印通过对湖北疫情的分析和研究,首次分离出“新型布尼亚病毒”,成为华人史上发现病毒的第一人,是中国乃至世界  病毒史上一次跨越性的飞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说,张守印研究组首先通过形态解剖,发现了新病毒。文章投到柳叶刀之后,另一位研究人员于学杰给编辑写信说他们是第一个发现新病毒的。由于归属不清,柳叶刀杂志将文章退了回来。据说,直道卫生部部长出面才平息了此事,成果大家共享,于是有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文章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a Novel Bunyavirus in China,和两种方法鉴别新病毒的图表。
 
 看了这个有些心酸的故事。第一反应是,科学不应该是这样的。
 
本来,研究本身就应该关注国家最需要,最迫切和最基础的问题,比如疾病、政治体制、环境、卫生、建筑、交通,经济、贫困等等,这些是中国科学家的责任。而现状是,不少地方有怪病了,没人在意;有问题了,也没有研究。更有甚者,SARS、甲流,这些本身又是科研上极好的资源,中国很多科学家都不给外人研究,自己蒙头搞。最后,于国家,于个人都没有意义。 更可怕的是,自己搞不出来,还不让别人搞,到最后苦了老百姓。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北宋哲学家张载的那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什么时候,我们的科学能有如此立意? 只期望别走得太远,太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0114-447990.html

上一篇:生物多样性:红消香断有谁怜?
下一篇:第一碗面
收藏 IP: 159.226.249.*| 热度|

3 赵金丽 魏玉保 孙尉翔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