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科学解释来了!为什么表情包里的微笑这么渗人

已有 5528 次阅读 2018-9-24 21:58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本内容由【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GIF

全世界的文化范围内,微笑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嘴角微微上扬的简单动作,往往就能表现出彼此的友好和亲昵。

可生活中也有许多微笑会令我们感到不适,甚至是恐惧。

像互联网上常使用的微笑这种表情符号就显得相当微妙。

GIF

风靡全网的假笑男孩

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我们的微笑能产生如此大的差异?

比如“假笑男孩”的笑就完美地融合了尴尬与礼貌、恐惧和优雅,傲娇而不做作。

生活中,明明有人心里不爽,为何还能做出笑嘻嘻的表情?

要想寻根问底,还得对人类微笑的起源与进化展开一番探讨。

GIF

实际上,笑并非是我们人类的专利。

它跨越了物种的差异,与我们类似的猿类也会自发产生笑的行为。

达尔文很早就记载了类人猿的"笑":当人们挠黑猩猩、红毛猩猩痒痒时,它们会向后翘起嘴角,并发出咯咯的笑声。

但等到荷兰动物学家让·凡·霍夫的出现,才正式有了关于笑的起源假说。

GIF

他首先将"笑"细分为发出声音的大笑(laugh)和无声露齿的微笑(smile)两大类。

这当中,他认为大笑是当灵长类同伴一起玩耍、挠痒痒时,产生的表情和相应的声音。

但微笑则源自于当它们遇到比自己地位高的同类时所做出的恐惧反应。

比如处在地位低的黑猩猩就经常会表现出露齿的表情,用来暗示自身恐惧。

相应地,它也表达了一种顺从对方的意愿。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日本猕猴的身上。

酷似人类打哈欠的日本猕猴

在这基础上,霍夫推测我们露齿的微笑最初是用来表达处于劣势个体的畏惧和服从。

问题来了,为什么露齿会是服从的信号?它难道不该是侵略性的表现吗?

无论是类人猿还是我们人类本身都有一套防御机制。

当监测到危险来临时,会产生喊叫、躲避、退缩以及眯眼行为来保护自身。

就好比有人突然在我们背后拍一下时,我们就会下意识地大叫一声或进行躲闪。

类似的反应也会在黑猩猩等身上产生。

GIF

而当黑猩猩对同伴做出露齿表情时,它恰好也表现出了一些防御的表现。

像它的眼睛会顺势眯起来,不自觉地卷起上唇,使眼睛能受到皮肤的保护。

虽说露出了牙齿,但它们一般是上下紧紧地合在一起的,并不适于战斗。

这种情况反倒更像是表明自己无意撕咬对方。

试想一下,什么情况下黑猩猩会全身戒备,还急着证明自己无害呢?

在霍尔的看来,这是当黑猩猩遇到地位比它高的同伴时,它就感到有威胁,从而产生了恐惧。

反观我们人类,自古以来晚辈向长辈、下级向上级表示敬意时也往往更习惯于露出微笑这一表情。

这也不免让我们更认为人类微笑的起源与灵长类露齿的恐惧表情是有关联的。

看上去似乎合情合理,但不少研究者也发现雄性向雌性求爱等没有处在劣势的情况下,黑猩猩也会做出露齿表情。

所以,目前科学家关于微笑的起源还没有十分明确的结论,认为还需要日后通过与黑猩猩以外的类人猿更详尽的分析。

但可以明确的是,人类文明的进程也逐渐赋予了微笑不少独特的属性。

GIF

诚然,当我们的祖先构建较复杂的社会结构中时,越来越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好坏。

原本用来防御的微笑,也在建立和加强社会纽带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比如取悦或者劝慰对方时也开始使用露齿微笑的表情了,又或者是将它作为引发人类听众积极的情感回应等。

换句话说,当我们产生积极的反馈时会笑,这就好比我们悲伤时会哭,生气时就忍不住咆哮一样。

此外,这种欢愉的笑还产生了一定的传染性。

当我们看到别人笑时、抑或是饱含笑意的事物时也会忍俊不禁。

比如我们能看到嘴巴微张的狗、海豚,咧嘴的猫等这些动物的“笑”时会更加开心。

当然,不光是可爱的动物,我们甚至还会觉得将动物之外的事物也笑意满满。

像生活中的云彩、树木或是石头看成"笑脸"来逗趣的例子就不在少数。

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我们的微笑也逐渐为笑不露齿,所体现的更不止愉悦那么简单。

我们也学会模仿微笑、大笑或其他方式来为了更好地生存。

直白地说,我们发展出了一种欺骗性的方式来人为地增进和扩展社会关系。

这也就分化出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微笑和社交性微笑。

自然微笑被视为人类微笑的起源,指的是在浅睡眠中和外部刺激无关的嘴角上扬动作。

它通常是新生儿出生到 1 岁前后睡眠中无意识的笑容。

一般来说,自然微笑随着成长而消失,被展现情感的社交性微笑所取代。

当然,这种有社交属性的笑也体现在成年黑猩猩身上,即用模仿笑声回应其同伴自发的笑声。

虽说声音上有别于同伴自发的笑,但同样也能增进社会关系。

不论是自发的还是有意识的微笑在人类生活中都非常普遍。

微笑也不仅仅是示好的表现,它还可能意味着鄙视、愤怒、怀疑、不屑等。

甚至当我们在撒谎、惊慌、甚至是痛苦时都可能出现诡异的笑容了。

比如人们观看血腥电影或是经历痛苦时会不经意地露出一种笑。

此刻的微笑,则可能化身成了一种接受和表达痛苦或悲伤的方式。

GIF

我们不难发现,那些“非快乐”的微笑则和自己的内心感受没多大关系。

它更多地和自己想要向他人传递的信号有关。

那么,究竟衍生出了多少种不同的微笑表情呢?又该如何区分真笑和假笑呢?

早在19世纪,神经学家杜尼·德博洛研究面部肌肉如何收缩以产生微笑的表情。

研究的过程也相当粗暴,直接对被试者的面部进行电击,强迫其面部肌肉做出反应。

他通过用一系列被试者龇牙咧嘴的可怕照片记录下了近60种表情及其专属面部肌肉。

结果发现,一般冷淡的假笑往往局限于嘴部动作。而发自真心的友好笑容还包含眼部活动。

下面这位男子不露齿的微笑就被称为杜尼式微笑又或是真诚的微笑。

在杜尼看来,发自内心的笑不光要上唇上抬,露出牙齿,还得面颊向上隆起,眼周皮肤起皱等。

尤其应该多注意眼部活动,看是否发出标志性的“眨眼”动作。

就好比我们在电脑或者手机上会用一个平直的嘴巴上方画上两只眯起的眼睛^_^ ,来体现微笑的表情。

得益于杜尼的研究,不少人认为看对方的眼睛就可以轻松分辨出哪些是假笑。

也就是说,只有眼部肌肉会收缩,才可能说是发自内心地笑了。

比如微信表情中的「微笑」讲究的是笑不露齿。尽管它的嘴巴弯成一道月牙,但仍会让很多人感到不适。

问题就出在它的眼部肌肉没有出现任何收缩的迹象。因而,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这个笑容是假的。

此外,它还有一个特征是视线向下转移。

试想一下,我们处在愧疚、不同意、羞涩等情况时,眼睛是不是会往下看?

没错,视线向下时往往堆积的是较为负面的心态。

当一个人假笑且眼睛又往下看时,不免给人一种充满嘲讽和敌意的感觉了。

实际上,只要我们一笑,就会牵动两块肌肉,分别是嘴部肌肉和眼部肌肉。

牵动的嘴部肌肉是颧大肌,它控制着我们的嘴角。

这块肌肉一动,形成的并非是发自内心的微笑,科学家们也称它为”社交微笑”。

只有同时牵动眼轮匝肌这块肌肉,才是杜尼式的微笑。

是不是眼睛和嘴巴都要笑,就万事大吉了呢?

当然不是,如今研究发现大约71%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眼轮匝肌的内侧部分,使其收缩。

这也就意味,即便是杜尼式微笑,也容易进行伪造。

比如我们边招呼边微笑时,就能心无波澜地散发出礼貌性的微笑了。

那么为什么我们如此善于佯装笑容呢?原因并不全是负面的。

一些研究表明,就算是假笑也能够改善情绪,让你的心情变好。

GIF

1988年,德国维尔茨堡社会心理学家弗里茨·斯特拉克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不管是不是发自真心,微笑都是缓解压力的良药。相应地,整天板着脸会让人情绪陷入不佳状态。

虽说实验结果至今仍有争议,但也似乎验证了“笑一笑,十年少”的老话。

不过,另有研究发现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微笑还是像黑猩猩那样可能是让步和下级地位的象征。

所以,一些重要的场合下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庄严的面孔是较好的生存策略。

我们身边总有些人喜爱使用微笑那个表情。或许并无他意,只是单纯想塑造一个比较好的形象吧。

*参考资料

Duchenne de Boulogne.wikipedia. 2 August 2018, at 00:00 (UTC).

Gladstone, G. (2002). "When you're smiling, does the whole world smile for you?". Australasian Psychiatry.

BBC.Futrue.There are 19 types of smile only  six for happiers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laughter, smiles and tears | Aeon Essays

松阪崇久(2008):笑的起源和进化,《心理学评论》,51:431-446.

[美]保罗 · 艾克曼(2007). 情绪的解析. 南海出版公司.

查尔斯·达尔文(1872) 《关于人以及动物表情》,浜中浜太郎译,1931,岩波文库出版社

“猕之微笑”将有助于研究人类微笑起源,《灵长类》.2016

纪录片:《笑的科学观察》


225515l210dtdk6gdt1khk.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136771.html

上一篇:用科学的角度赏月:如果失去月球,地球会发生什么?
下一篇:打水漂也有其科学之道
收藏 IP: 119.129.87.*| 热度|

1 郑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