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童光东 夏章: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湿热疫”及一点看法

已有 5702 次阅读 2020-3-18 09:11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湿热疫, 病因学分类 |文章来源:转载

一、关于新冠肺炎病名与病因病机属性

(一)新冠肺炎属“瘟疫”

新冠肺炎“发病迅速,传染性极强”,无论患者男女老幼,临床表现均比较相似,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言:“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其病因,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种“异气”,又称为“疠气”,符合对新冠肺炎致病专一性,与现代传染病的认识一致。根据这一特点,本次新冠肺炎当命名为“疫”,为“疠气”所致,尚无争论。但是属于“寒疫”、“湿疫”、“寒湿疫”、还是“瘟疫”?目前争论比较大。

“疠气”或“戾气”最主要的特征是“非有其时而有其气”。“疠气”或“疫邪“,可分别兼有风、热、湿、燥之性。新冠肺炎以发热为主,恶寒轻,当属“温”,且有极强的传染性当属“疫”,综合起来,即为“温疫”,古“温疫”与“瘟疫”通用。

“瘟疫“的主要病机演变是病邪侵犯人体后,迅速充斥表里内外,弥漫三焦,造成多脏腑、多组织的广泛损害。一旦出现神志不清,出血,甚至正气外脱,则大多病势凶险,预后不良。可见”疠气“致病迅速且凶险是其基本特征,这一特征与新冠肺炎报道的临床特征相一致。

(二)“寒疫”、“寒湿疫”难以解释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

1. 难以解释发病季节与临床特征

“寒疫”最早见于王叔和《序例》:“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气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吴瑭《温病条辨》指出:“世多言寒疫者,究其病状,则憎寒壮热,头痛骨节烦疼,虽发热而不甚渴,时行则里巷之中,病俱相类,若役使者然,非若温病之不甚头痛骨痛而渴甚,故名寒疫耳”。所谓“寒疫”正如《医宗金鉴》所指出:“春应温而反寒,名日寒疫。” 由此可知,寒疫虽也有一定传染性,但发病季节起于春分止于秋分,而本次疫情发生在冬春之际;其次,春夏之际,气候当渐温,若气候不温反骤寒而发“疫病”是谓“寒疫“(即非有其时而有其气),与本次疫情不合。

所谓“湿疫”亦作“溼疫”,首见《史记·南越列传论》:“隆虑,离溼疫,佗,得以益骄。”字典解释为受暑热与湿气而引起的疾病。单一的湿邪为病,季节多在夏秋之季,且湿之家为脾胃。而冬春为病,一般认为是寒夹湿,或热夹湿,少有湿独为病。即便是夏季湿为病,也多夹热或寒,如霍乱,分为湿热与寒湿证,寒湿症以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突出吐泻交作,四肢清冷,苔白而浊腻。《温病条辨》亦有“寒湿“一节,明确指出“湿之入中焦,有寒湿,有热湿”,寒湿伤脾胃之阳为主,可是病在中焦而非上焦。而本病80%以上初起以发热为主,恶寒少或轻,伴干咳而无白痰,此当有热邪。而吐白痰多为用西药之后,出现变证。可见本病当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是为温而不为寒,不能以初起舌苔白腻而误认为“寒湿”。

(三)新冠肺炎“疫病”为“湿热”疫的证据

本次新冠肺炎初起以发热、乏力为主症,兼有恶寒等表现,所以本次疫病仍应当定为“温(瘟)疫”,病因属性当为“湿热疫”,即吴又可《温疫论》所论“湿热疫”。其依据为:

1. 非有其时而有其气

中医认为“疫“病发生的条件需有反常的气候作为外因,即非有其时而有其气。2019 年12 月份以来,武汉属于暖冬气候。时值冬至、三九之时,寒令当至而未至,应寒而未寒,反为热,是为温。武汉去年冬季阴霾冷雨缠绵16天,是为湿邪留连,当有湿。热与湿相搏是谓去年武汉的异常气候导致本次武汉疫情发生的外因。故本次疫情病因为“湿热”所致。

湿热疫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染道传染的温疫多发生于冬春季节,而通过肠道传染的温疫多发生于夏秋季。

2. 温疫多夹湿

吴塘是温病集大成者,著《温病条辨》,“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计有9 种之多,温疫是温病中1种病。吴鞠通自注曰:“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可见温疫以发热为主,且夹湿为患。发病急骤,且迅速导致大流行,是其最大的特点。

3. 温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温病学理论告诉我们,所谓温病最主要的特征是,病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即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而湿邪为病首先犯脾,是为中焦病。从本病的临床特征来看,症首见发热、咳嗽为主,病位首先在上焦肺,亦可出现腹泻为湿重而犯肺胃。病变逆症为神昏、出血,气喘促,符合温病的逆传心包与营血。而寒邪为病多从皮毛而入,湿邪虽也有从口而入,多直入脾胃,与本病传变不合。

4. 湿热疫的特点与演变

“湿热”为病,早期可有二种表现即湿重于热,或热重于湿,早期湿重可夹表寒,病在卫分,可出现恶寒,如在募原可出现憎寒。但恶寒时间很短,稍纵即逝,故《温病条辨》首方为桂枝汤。根据吴有可《温疫论》认识,疫疠之邪,由表及里,多遵九传或上中下三焦传变,所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若素弱脾虚,正不胜邪,邪毒入里化热,伤津耗液,甚至灼营动血,直传心包发为危证。所以温疫论的疫毒属性为湿热,病机演变过程为本虚,湿热毒邪入里,伤津耗液而成瘀。

二、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治的一点看法

(一)恶寒、身痛可出现在“湿热疫”的初起症状

吴又可《温疫论》“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虽有头疼身痛,此邪热浮于经,不可认为伤寒表证,辄投麻黄、桂枝之类强发其汗”。实际上,温病初起可有恶寒、身痛等表证。《伤寒温疫条辨》也指出:“若温病,杂气热郁三焦,表里阻隔,阴阳不通,身体痛,骨节痛,以及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恶风,目痛鼻干不眠,胁痛耳聋,寒热而呕”。“故温病凡见表证,皆里证郁滞浮越于外也。不知者,一见身痛头痛、发热恶寒等证,何以为伤寒,而用麻黄、青龙以发其汗,则坏病蜂起矣。”这次疫情中临床患者早期出现憎寒的现象也常有出现。

(二)白苔或白滑腻苔是湿热疫的初起舌苔特征

对舌苔的诊治,是温病学家一个创新。《温疫论》“间有感之轻者,舌上白胎亦薄,热亦不甚,而无数脉,其不传里者一二剂(达原饮)自解;稍重者,必从汗解,乃邪气盘踞于膜原”,“感之重者,舌上胎如积粉,满布无隙,服汤后不从汗解,而从内陷者,舌根先黄,渐至中央,邪渐入胃”,可见温疫初起,湿重于热,邪在募原或气分,舌苔白腻或积粉,若病情进展,渐从根部开始发黄。达原饮组方就是以化湿行气清热之品疏利宣透募原法。《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云:“温病,病在荣卫无苔,入气分舌苔全白,如满铺干粉,此肺气大热之苔”,可见温病邪在气分往往见有白苔。《医学课儿策》曰:“盖温病初起,岂无胸满夹痰。”若肺热兼夹痰浊则可见滑腻苔。

可见新冠肺炎,在武汉观察到一些患者表现为白厚腻苔,就认为“寒湿”或“湿”,是不全面的,没有结合整个疫情的传染性,流行性、传染途径、疾病传变,加以综合考虑。

(三)要注意当前西药用后,出现变证

温疫的传变有一定的规律,或三焦传变或卫气营血传变,初起在卫表,或伏募原,中期传之肺胃之别,危症逆传心包营血。这种传变在当今存在很大挑战,原因是当前我们观察到的病人大都集中在西医病房。这些入住西医病房的患者,初起西医治疗是给氧,抗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治疗,而此药最大的副作用是致腹泻、呕恶等消化道的症状,且有20%患者有肝损伤。当病人出现高热,肺部出现病变时常给予激素治疗3-5天,使高热的患者热退,从而给中医观察症状与舌苔带了很大挑战。据疾病传变规律,疫毒壅肺期患者舌苔应变黄,但用了西药之后,不黄反转为白厚,甚至出现痰湿的证候。因而此时是否可用麻黄汤或麻黄加术汤,甚至附子等,是需要辨证用药,因而不可拘泥于古法。我们认为对用过抗病毒药与激素等之后患者,病人热象不明显,使用麻、桂等药,在临床取得疗效,也是中医学者在本次抗疫中,对温病学一个新的发展。但不能因为临床的变证就去否认该病的归属,而认为本病为“寒湿”是不符合本次“疫”病的本质。

三、深圳市258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一)患者的基本特征

总数258例患者,男女比例1.064:1。平均年龄46.97±17.8岁。

接触史:72.87% 和10.08%患者发病前2周有前往武汉与湖北史。83.33%有发热,平均体温38.41±0.6617℃。

(二)分期界定(以影像学作为分期标准)

上感期:影像学未出现肺炎改变,28例;

肺炎期:影像学出现肺炎改变,76例;

喘憋期:重症肺炎患者,89例;

厥脱期:危重症肺炎患者,24例;

恢复期:符合出院标准, 41例。

 

(三)分期主要证型

上感期:湿重型80%,热重型20%;

肺炎期:肺热失宣19%,疫毒壅肺46%,痰湿阻滞35%;

喘憋期:疫毒壅肺58%,痰湿阻肺42%;

厥脱期:热入营血心包20%,外脱内虚80%;

恢复期:气阴二虚25%,肺脾虚湿70%。

 

(四)总结
  从深圳258例患者的证候分析来看,疾病的发展规律基本符合吴又可湿热疫的特点与传变规律,早期以湿重为主,也20%患者是热重于湿的,采用中药辨证治疗,正如吴又可所言一周即可愈而出院。进入中期肺炎与喘憋期,表现为疫毒与湿热,有一些患者用了抗病毒药物与激素之后,腹泻与痰湿之变证。危重期仍表现为热入营血心包,外脱内虚等证。总之中医应根据本次“疫“病新的临床特征,发展与丰富中医药治疗”疫“理论与经验,是中医不断创新的新要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24071.html

上一篇:[转载]乔迪·泰利(Jodie Tyley):鼠疫——史上最可怕的瘟疫
下一篇:[转载]我国古代的防疫抗疫思想
收藏 IP: 120.231.218.*| 热度|

1 苏保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9 2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