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惨重动车追尾伤亡的另类原因初析
热度 27 陈良尧 2011-8-2 08:14
在我国逐步转型为工业化社会的过程中,仍有待学习和积累更多的经验。相信无论是百姓还是相关职能部门都希望我国的铁路系统能被做得尽善尽美,不愿意也根本未想到会发生如此追尾灾难,但还是发生了。其实,不仅是铁路,即使是世界上已十分安全的民航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知有过多少次飞机爆炸,或从 ...
个人分类: 杂文|22483 次阅读|71 个评论 热度 27
本可避免的动车追尾灾难
热度 12 陈良尧 2011-7-28 09:06
在铁路边长大,不时看到呼啸而过的火车,有一种亲近感。童年也有坐火车出事的亲身经历。那也是个雨天,单身一人坐火车去苏州看奶奶。坐的是快车,小站都不停,眼看快到苏州了,却在过 “ 浒士关 ” 站时,整列车剧烈摇晃起来,只听到 “ 砰 ” 的一声, ...
个人分类: 杂文|15422 次阅读|24 个评论 热度 12
“最小化代价”的高昂代价
陈良尧 2009-12-8 08:51
人超越其它动物的优点是有一颗自以为聪明的脑袋,仍在不断进化中,吃进网络媒体的信息快餐,极快吐出新东西,而被当作经验传授并立马派上用场的当数那个最字,如最物美价廉,最便宜,最低成本,最高性价比等等,即使识字不多也能明白其中浅显的道理,就是以最小代价攫取最大的利益。 ...
个人分类: 杂文|7276 次阅读|2 个评论
复旦大学如何缩短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
陈良尧 2009-6-1 08:16
学校在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于随访中谈了一些自己不成熟的体会,仅供一孔之见的参考。( http://www.fudan.edu.cn/kxfz/article.php?cid=6aid=503 ) 复旦大学如何缩短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   复旦大学如何缩短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有很多 ...
个人分类: 杂文|10033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于改进基金评审方法的一孔之见
陈良尧 2008-8-3 15:43
在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科技资源高效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扮演了十分特殊的角色,这就是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管好和用好国家每年的几十亿科研经费。这主要是通过专家评审体系来实现,经历了项目指南酝酿,挑选小同行预审,进而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610 次阅读|47 个评论
谁主“实验室”沉浮?
陈良尧 2008-7-22 22:23
时至今日,若不是那些猴鼠类专家错把假虎鉴定成真虎,将断不会发酵出一连串周老虎后续的故事。在我国科技界,走得更远恐怕还有另一类极端的做法,就是借专家组之手,把真虎鉴别成假虎,断送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657 次阅读|15 个评论
消除英译重名的困惑 (APS主编的决定)
陈良尧 2008-1-5 20:13
当在国际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时,母语非英语作者的姓名经常以不同方式被译成英文。如中国大陆作者的姓名多以汉语拼音为基础,尤其对众多重音的单名(也包括双名)作者,将频繁发生英译重名的困扰,不要说是国外的读者,就是本国读者也常难识别这些重名的作者究竟是谁,搞错论文的作者,张冠李戴,甚至籍此弄虚作假的 ...
个人分类: 杂文|9787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研究的硬伤
陈良尧 2007-9-26 22:31
读张建武教授转载 仪器创新:实现原始创新的捷径 一文有感 买仪器容易,做仪器难,做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仪器更难,做出仪器并能用它来准确测量到他人测不到的数据,观察到自然界中从未被发现的新现象和新规律,更是难上加难,这样才能走在世人的前头。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511 次阅读|3 个评论
读郝柏林院士关于“宽容失败”一文有感
陈良尧 2007-9-23 14:59
对于受过严格科学和技术训练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说,都会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及其后果有合理的估计,而不是很盲目的。一些具有优良学术声誉的科学家们会有许多创新学术思想,也有一定的风险,但如不需化很多钱,尽可放心让他们去试,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有太大损失,多半成功的几率会远高于失败的几率。但对于一些需要动 ...
个人分类: 杂文|7805 次阅读|2 个评论
会呼吸的房子
陈良尧 2007-8-13 13:04
《会呼吸的房子》 上海的人均寿命已从解放前约40岁上升到如今可超80岁,除了机体老化等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外,主要不是靠打针吃药和吃补品,也与基因改良无关,而是得益于食品结构、水和空气质量、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善。要远离烟、酒和毒品。构成人体物质的各种基本和微量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179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