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超学弟在Nature上发文点评国内科研制度
我是09年进复旦遗传系,12年就毕业了,传超学弟今年毕业,他应该是硕博连读的。我12年也去了吴瑞奖学金面试,传超拿到了,我被刷了。我于12年7月去了美国,还没一年就回国了,至今在同济工作。
刚才把这篇文章打印出来,通读了一篇,确实点出了当今现状,年轻毕业的博士出路少,不容易,特别是在国内发展;出去做博士后,为人做嫁衣。
在国内做博士后,待遇和发展都不好,只有两年,不是缓冲地方,再个独立性不好。你没看到,大家都是说你在“读”博士后呀,每次听到这个,我就要去解释,博士后是工作,不是“读”。体制和环境使国内博士后成为鸡肋,所以就没多少人愿意在国内做博士后。
不做博士后,去当青椒,待遇不好;一般去课题组,没发展,沦为老二,给老大干活,打工。这个是国内最啃爹的地方。老大也是做科研的,为国家服务,但是传统里,老二就是属于老大,结果就自然好不了。我觉得这个是当今科研现状里最怪的地方。为啥呢?因为大部分老大不是“太好”的东西,大部分是闷声发大财,如鸿飞博士说的,国内90%的博导都不合格一样的。当然有不少开放老板,鼓励和引导下属发展,希望这种越来越多,这个成为主流,但是现状不容乐观。
老大们不能这么干,这样干不是可持续发展,对大家都不好,应该与学生,博士们是平等的,至少按贡献来分配成果,甚至可以照顾学生和青椒他们等。这个看起来不明智,其实是最明智的。钱,文章只是暂时的,得人心才得天下,何况自己的子弟发展起来,是共赢,这比得人心更得势。
做科研,要讲究平等和自由,大家才会自由讨论,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课题搞不好才怪。一旦是老大说了算,搞一言堂,必须听老大,这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到时大家一起死翘翘。你看苹果的iPhone 干掉诺基亚,Apple watch马上要干掉瑞士手表。长江后浪推前浪才会一波又一波,要不然就是死水了。
传超学弟好好干,不要去了德国就不回来了,科研做的像你们大组的张峰看齐,回来发“NEJM”。等发展起来,要为年轻人打开大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搞科研不仅仅是科研,还有人才培养,先学会自己学,再带领大家一起发展,再共同发展。玩的人多了,自然市场大,会产生集聚效应。
原文的附件:
吴瑞先生 介绍: http://baike.baidu.com/view/531380.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1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