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杭州之行,除却赏观湖景、感慨苏白两堤之外,还在俞楼购得两本书。其一名约《苏轼与西湖》。作者乃朱宏达,朱磊。书中所引诸西湖景色图片细腻,意境高雅,文字优美,印刷精良。兹将书中部分章节摘录如下:
引子:东坡原是西湖长
最爱灵隐飞来狐
游踪遍吴山
孤山访诗僧
元宵赏华灯
月夜泛西湖
钱江观秋潮
……
……
与西湖诗僧参寥结交
西湖楹联中的苏诗
魂牵梦系西子湖
晨起读来《与西湖诗僧参寥结交》一章,感触尤深。此书至此文所写之日,并未读完。然此书之妙在于诸章节均相对独立,故可得闲时单择一章品味。
参寥名道潜,於潜浮溪村人。本姓何,参寥是他的字。他不但精通佛道,而且善写文章,尤喜作诗。有《参寥子集》传于世。苏东坡有这样的词句评价参寥:
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
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
读之不禁慨叹,“无逃形”三字所用之妙之绝,突显了苏东坡对参寥道行高深的评价。世人于万象起灭间常作粘粘滞滞、脱泥带水状,甚或将緾绵悱恻作为一种人生状态,其言行必定拖沓之痕层层叠叠,繁乱如麻,绝难做得万象起灭无逃形之妙。所谓精进勇猛是也。如参寥于凡俗之事中这般的果敢与坚毅、是非之明了,常人难以岂及。
纵夜景,亦可起意于疏朗(网络图片)
书中又云:
一天,东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欢宴群僚,乘着酒兴对应邀入席的诸宾客说: “参寥是我邀来的客人。恕我无礼,要他动点脑筋。”随即命令官妓拿来纸笔,要参寥当众献诗。参寥拿起笔,稍加思索,一挥而就。其中有诗句如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读来怎不让人折服参寥用喻之巧妙:柳絮本是不能持重、随风起扬的风尘之物。风起则飞,无有定所,飘扬不定。然一旦沾泥,则轻浮不再,笃定守一。乃禅心使然。
书中又载:
又一日,他们同在徐州虚白斋闲坐。有客送来一尾鲜鱼。东坡一看是条活鱼,立即令人放生;并以此题命参寥作诗。参寥应命立就:
彼客殷勤赠使君,愿向中厨荐醪醴。
使君事道不事腹,杞菊终年食甘美。
苏东坡写成《参寥子真赞》,概括地写出了参寥的五大特点:
1 身处贫寒而得道宏富
2 善为诗文却口讷于言
3 外表柔和而内则刚健
4 与世无争地,喜讥友之过
5 枯形灰心但不忘触情
此次杭州之行,感景物之美好,叹梅雨季节湿汽之粘身。余以为行文当如参寥之境界—— 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北方有句俚语叫做“腻歪”,意指粘粘乎乎,指东道西,欲得之物不得而起意于悱恻緾绵,实如粘身之湿汽,教人受用不得。
日下微信盛行,撷来片段与诸君共享。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是该委屈成全,还是奋起反搏?
佛曰:放下。
凡事做得拾得起,放得下,当可做得“无逃形”了。
有幸得庄世宇兄长赠诗:
可怜心蒙百劫尘,万象不清亦无形。
今世但求悔略少,风雨过后听落英。
遂成和诗一首:
谁人生就菩提身?七情六欲是凡人。
沾泥柳絮笃心起,清泉涤净百劫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