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解读“饶毅怎么没有当选美国的院士啊?”

已有 10714 次阅读 2013-5-1 21:10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院士, 美国, 饶毅

解读“饶毅怎么没有当选美国的院士啊?”
作者: mirror (*)
日期: 05/01/2013 01:43:50

有人拿“院士”来说事儿,问《饶毅怎么没有当选美国的院士啊?》这个做法很不厚道。但是,镜某把事情说开了,也就可以把“坏事”变好事了。

凭什么京戏就要比河北梆子、评戏要出角呢?一个理由可以说是欣赏的人口多些,架势大些。但在艺术上,就不好论说谁优谁劣了。比如说换个地方,大约河南人喜欢豫剧胜过喜欢京戏。搞研究,也有流行不流行的问题。如果说施老师的领域对应着京戏的话,饶老师的领域也许能够个秦腔五的,或者是更低一层,皮影戏。

演戏是架势大了好。奥运开幕式的场面就可以看出来,大架势出美感。但是搞研究则是倒过来,研究的对象越小,则档次越高。因为科学的一个“信念”就是还原论。知道了“小的”之后,知道大的就不困难了。虽然这类思考并不是“正确”,但是架不住“直观”,听起来“顺溜”。施老师的研究领域是原子、分子层面的现象,而饶老师的是神经元的层面。在尺度上,能相差大约一千倍。这就带来了思维模式和研究道具上的差别。

对原子、分子层面的结构现象,只要是看清楚了,写个论文五的不很困难。由于是基于原子的结构,事情说得很清楚。而对神经元层面的东西,要看清楚、解释清楚,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这个层面的尺度距离原子、分子的尺度过大,很多事情看不清楚。看不清楚就好比是黑灯下干活,效率自然很低。因此,比较施饶的优劣,是个很无聊的事情。因为两个领域不具有“可约性”。

施老师的研究领域相当于“在大白天里干活”的大好局面并不是施老师这一代人的功劳。正经的功勋人员,是在这个领域还没有红起来的时候建立过功勋的人。经过这些人几十年的不断努力,才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当然也借助了半导体技术的发达。观察技术的发达距离能看清饶老师的领域中的事情还差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因为需要链接两个不同层面的事情。这样“跨层次”的成功事例并不多。基本粒子物理可算是一个领域,从基本粒子到核子、再到原子核和原子,有三个层次,在空间尺度上至少跨越了6个量级吧。从原子的尺度到蛋白质分子的尺度,恐怕还没有3个量级的超越。从原子的0.1nm到100nm才是三个量级。

作为一个物理法则,尺度大了强度就很难上去。比如说压强就是个好例子:1mm2上施加1千克的力不困难,但可得到压强约100个大气压。如果在1m2的尺度上要获得同样的压强,力量需要有一千吨。这就很困难了。1mm2上施加1千克的力不困难,可以让人们投钱,促进研究的发展。比如对施老师的研究领域投几十亿,他们能不打磕巴地花出去。同样给饶老师的领域投入一亿,恐怕会愁死他们。因为在规定的时间内花不出去。

不少人总是以为研究不能有进展是因为没有经费。从个人的角度看,的确是如此。但是从宏观上看,往往就不是这样了。在宏观上,逻辑往往是“倒置”的:有发展的苗头了、甚至是抽了穗儿了,可以看到成果了,这时就会有大量的钱投进来了。这一点研究与炒股是同样的思考。施老师的研究领域就赶上了,就好比是赶上了IT泡沫那样。

这个领域,自然会出现红人、角儿、腕儿。因此施老师能当“美国的院士”,而饶老师不能。也不能说因此施老师就比饶老师要“牛”。不宜这样单纯地做比较。在今天,施老师的意义不是在于他发现了什么,而是在于他能拉起一支队伍、建立一个山头。钱烧完了,好歹应该能落几粒“舍利”。然后就是人们对这几粒“舍利”膜拜。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685733.html

上一篇:回应“科学网是按什么标准精选博文?”
下一篇:13岁开始,一切发生逆转
收藏 IP: 99.90.69.*| 热度|

44 王德华 吕喆 刘全慧 赵明 罗德海 李学宽 庄世宇 吴国胜 曹聪 翟自洋 肖重发 徐晓 贺乐 张雪峰 戴德昌 蔣勁松 贾伟 吴明火 李天成 陈冬生 孙根年 王善勇 陈致铠 彭思龙 李庆祥 孙平 李世春 欧阳峰 王涛 石锋 刘钢 吉宗祥 耿小昭 秦逸人 牛登科 覃伟 徐耀 冯珞 韦玉程 刘洪 秧茂盛 fumingxu zhoulangxiucai liangqi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