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个周末陪女儿去孟菲斯参加跳舞比赛,她跳舞十多年,几乎每天都去跳几个小时,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是准专业水平了,在孟菲斯的比赛她的独舞(learning to walk) 也得了同年龄组的最高奖,这是她跳舞的一个镜头:
得奖后请她去附近一家台湾人开的中餐馆吃牛肉面,她问我对她的舞蹈有什么感想。我说我很喜欢,因为她表达得很好,不象其他人的编舞,很快,没有停顿,把想象空间都填满了。
我跟她讲一个故事:我刚学小提琴没多久去上海探亲,在我大伯家给他演奏《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毛主席》,那首曲子很难,很快,我很得意能拉完它。可是我大伯的评论却是:“小提琴应该是优美的,你的表演怎么一股火药味?”
我跟女儿讲“敢于把表演的速度放慢是需要信心的。刚刚学舞蹈的人很注重拷贝他人的姿势,没有自己的内容;中等水平的人掌握了姿势,可是还是没有信心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一定要等到水平达到一个高度,对技术已经不担心了,才有表达的机会。你就已经到了那个水平了。”
其实,多和少的辩证法到处都是,并不是多多益善,多不代表好。相反,有的时候多就是多余的,是低级的表现。越是高级的越知道空间的重要性,把空间全占有了恰恰是没有信心的标志。看看下面几张照片:
同样是卖衣服的,一个是纽约 Armani 专卖店,一个是中国的服装铺,多和少带来的质的差别多么明显!
这里面的哲理就是:有目的的少是自信的体现,无目的的多却可能是心虚的结果。
这个道理对艺术适用,对生活,对科研,对创业也都适用。我们生活在物质社会,所以很习惯用拥有的多少来衡量成绩,这在一定水平上是适用的。可是到了更高层次的时候,衡量的标准可能就是我们放弃了多少了。放弃的越多,越放松,才越能发挥潜能,达到升华的地步。
所以,我看古典绘画艺术,就会注意画中有什么;而看现代艺术的时候,就要更注意画中没有什么。
越是空白多的地方,创新的余地越大,也越需要我们有勇气去探求。明摆着的都不是我的,空无的,才是我们创新的理想境界。
相关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4: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